双连接板结构的柔性车架及采用该柔性车架的矿用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05886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双连接板结构的柔性车架及采用该柔性车架的矿用自卸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连接板结构的柔性车架,特别适用于矿用自卸车,特别适用于作为宽体矿用自卸车用的柔性车架。



背景技术:

随着宽体矿用自卸车向更大吨位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车辆载质量的增大。导致上装部分与车架主体的连接可靠性降低;同时,车架主体与悬架部分的连接可靠性降低。本实用新型包括一种双连接板形式柔性车架,在普通宽体矿用车车架的基础上增加了双连接结构,来解决车架与上装部分和悬架部分连接不可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双连接板形式柔性车架及采用该柔性车架的矿用自卸车,以解决车架本体与上装部分和悬架部分连接不可靠问题。具体来说是通过双连接板结构加强车架主体与上装部分和车架主体与悬架部分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双连接板结构的柔性车架,其采用双连接板结构,柔性车架包括车架主体(1)、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

第一连接板(2)与上装部分(4)连接,第二连接板(3)分别与上装部分(4)和悬架部分(5)连接;

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是L型结构,钻有与车架主体(1)相匹配的连接孔;

所述的第二连接板(3)是平板割型结构,钻有与车架主体(1)相匹配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的L型结构的第一面为梯形结构,其第一面上端与上装部分(4)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的L型结构的第二面与车架主体(1)下翼面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的L型结构的第二面与车架主体(1)下翼面形成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连接板(3)将上装部分(4)和悬架部分(5)连接成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连接板(3)主体面为矩形,上端面为梯形结构,下端面突出设有梯形连接板,所述梯形连接板连接悬架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连接板(3)的主体面贴合在车架主体上。

优选地,第二连接板与后悬架铆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矿用自卸车,其采用上述的双连接板结构的柔性车架。

本柔性车架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

2.连接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车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板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连接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板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如图给出的是一种双连接板结构的柔性车架,其主要特点在于,采用双连接板结构。该双连接板柔性车架主要包括:车架主体(1)、第一连接板(2)和第二连接板(3)。第一连接板(2)与上装部分连接,板二(3)分别与上装部分(4)和悬架部分(5)连接。第一连接板(2)是L型结构,即断面呈L型,钻有与车架主体(1)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的第二连接板(3)是平板割型结构,钻有与车架主体(1)相匹配的连接孔。

综上一种双连接板结构的柔性车架,在车架主体(1)部分设计有第一连接板(2)与上装部分(4)连接;第二连接板(3)分别连接上装部分(4)和悬架部分(5)。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2)的L型结构的第一面为梯形结构,其第一面上端与上装部分(4)通过连接件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连接板(2)的L型结构的第二面与车架主体(1)下翼面连接,优选地形成整体。第二连接板(3)将上装部分(4)和悬架部分(5)连接成一个整体。第二连接板(3)主体面为矩形,上端面为梯形结构,下端面突出设有梯形连接板,梯形连接板连接悬架部分,梯形连接板的底边小于矩形的底边,第二连接板(3)的主体面贴合固定在车架主体上。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案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案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案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案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