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0832阅读:725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推车车架上设置布套,中间形成座位,供幼儿乘坐、大人在后推行。通常在座位的正前方设置有前扶手架,供幼儿扶持用,并可起到防止幼儿从座位上向前下方跌落的作用。目前,市面上的婴儿车的前扶手架固定方式有两种:一、固定式,即前扶手架是固定在推车车架上,不可拆卸。使用时当成年人将幼儿抱进或抱出座位时,不太方便。二、可拆卸式前扶手架,当使用婴儿车时可以将前扶手架拆下,再将婴儿抱进或抱出,越来越多的人青睐这种带有可拆卸前扶手架的婴儿推车。上述带有可拆卸式前扶手架的婴儿车,因为车架结构限制,一般在婴儿车折叠时,其体积不够紧凑,不太方便携带和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婴儿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前部的前轮组件、设置于所述推车车架底后部的后轮组件,所述推车车架包括位于两侧部的前支架、位于两侧部且下端部与相应所述前支架的上端部绕第一轴转动连接的推杆架、位于两侧部用于拆卸连接前扶手或前托盘的前扶手架,每侧所述前扶手架后端部与相应所述前支架上端部转动连接,所述前扶手架的后端部具有定位件,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所述前支架与所述推杆架相对展开,所述定位件被夹设于所述前支架上端部与所述推杆架下端部之间,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下,所述前支架与所述推杆架相靠拢,并且所述前支架上端部与所述推杆架下端部之间形成允许所述前扶手架向前支架靠拢的定位件移动空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件位于以所述第一轴为圆心的圆周内。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所述前支架与所述推杆架相对展开构成一直线或者一向前上方微凸弧线的刚性杆体。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所述推杆架的下端部与所述前支架上端部相抵触,所述第一轴位于该抵触处的前上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当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所述推杆架的下端部与/或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前支架上端部相抵触,所述第一轴位于该抵触处的前上方。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架的下端部、所述前支架的上端部、所述前扶手架的后端部通过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杆架包括推杆、套设固定于所述推杆下端部的推杆座,所述推杆座向前上方延伸形成推杆转动连接头,所述前支架的上端部、所述前扶手架的后端部与所述推杆转动连接头绕所述第一轴转动连接,所述推杆座上形成台阶,当所述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所述定位件固定于被夹设于所述台阶与所述前支架之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推车车架还包括位于两侧部上端部与相应推杆架转动连接的后支架、位于两侧部并且前后两端部分别与相应前支架及后支架转动连接的座位杆、能够横向收拢折叠位于所述推杆架与后支架之间的后撑架、能够横向收拢折叠位于所述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的底撑架。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前支架与相应推杆架转动关系,前扶手架与相应前支架转动关系,前扶手架的后端部具有定位件,前支架相对推杆架展开,前支架与推杆架将定位件正好夹紧,从而将前扶手架位置固定;所述前支架相对推杆架靠拢,两者角度相对变化出现定位件移动空间,从而形成允许所述前扶手架向前支架靠拢,整个推车车架折叠后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方便于携带和运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立体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侧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推车车架处于折叠位置下侧视图;

附图4为附图2的A处剖面示意图;

附图5为附图4结构对应的折叠示意图;

其中: 1、推车车架;11、前支架;12、推杆架;121、推杆;122、推杆座;123、推杆转动连接头;1221、台阶;1222、定位件移动空间;13、前扶手架;131、定位件;14、后支架;15、座位杆;16、第一轴;17、后撑架;18、底撑架;2、前轮组件;3、后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各附图所示,一种婴儿车,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设置于推车车架1底前部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推车车架1底后部的后轮组件3,推车车架1包括位于两侧部的前支架11、位于两侧部且下端部与相应前支架11的上端部绕第一轴16转动连接的推杆架12、位于两侧部用于拆卸连接前扶手或前托盘的前扶手架13。

每侧前扶手架13后端部与相应前支架11上端部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推杆架12的下端部、前支架11的上端部、前扶手架13的后端部三者共用一个转点,通过第一轴16转动连接,从而便于安装,折叠体积更小。前扶手架13的后端部具有定位件131,定位件位于以第一轴16为圆心的圆周内。

当推车车架1处于展开位置下,前支架11与推杆架12相对展开,如附图2所示,两根杆件给合构成一大致沿着点划线方向延伸的刚性杆体,如附图4所示,定位件131被夹设于前支架11上端部与推杆架12下端部之间,定位件131与前支架11上端部相抵触,第一轴16位于该抵触处的前上方。

当推车车架1处于折叠位置下,前支架11与推杆架12相靠拢,并且前支架11上端部与推杆架12下端部之间形成允许前扶手架13向前支架11靠拢的定位件移动空间1222。

如附图4、5所示,推杆架12包括推杆121、套设固定于推杆121下端部的推杆座122,推杆座122向前上方延伸形成推杆转动连接头123。前支架11的上端部、前扶手架13的后端部与推杆转动连接头123绕第一轴16转动连接,推杆座122上形成台阶1221,当推车车架1处于展开位置下,定位件131固定于被夹设于台阶1221与前支架11之间。推杆座122、推杆转动连接头123以及前扶手架13都为塑料件。

本实施例中,所示推车车架为简易型推车,俗称伞把车,这种车型在推车车架处于展开位置下,前支架与推杆架能够构成一大致沿着线性方向延伸的刚性杆体。该推车车架1还包括位于两侧部上端部与相应推杆架12转动连接的后支架14、位于两侧部并且前后两端部分别与相应前支架11及后支架14转动连接的座位杆15、能够横向收拢折叠位于推杆架12与后支架14之间的十字型后撑架17、能够横向收拢折叠位于前支架11与后支架14之间的十字型底撑架18。

前支架与相应推杆架转动关系,前扶手架与相应前支架转动关系,前扶手架的后端部具有定位件,前支架相对推杆架展开,前支架与推杆架将定位件正好夹紧,从而将前扶手架位置固定;前支架相对推杆架靠拢,两者角度相对变化出现定位件移动空间,从而形成允许前扶手架向前支架靠拢,整个推车车架折叠后结构紧凑、体积小巧,方便于携带和运输。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