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三轮车内置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83536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三轮车内置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三轮车零部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三轮车内置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三轮车是学前儿童普遍喜爱的玩具,选购要注意其表面涂层中有害元素含量应符合安全要求。在儿童三轮车规定区域内不得有突出物。因此市场有一种推骑两用的三轮车,在供小孩骑车时,推把必须折下后方可供孩子骑用。三轮车不得有任何可能伤害的挤夹点,任何可能触及的活动部位,两者之间的孔隙均应小于5mm或大于12mm,以防小孩夹伤手指。供三岁以下儿童使用的三轮车,如有可触及的小零件,其体积应该大于直径31.75mm×51,75mm的斜截正圆筒,以防儿童不慎将其吞下或呛入气管,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

现有的儿童三轮车转向装置往往没有加装辅助转向功能,儿童的力气比较小,很难转动转向盘,有的带有儿童三轮车转向辅助装置,但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三轮车内置转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三轮车内置转向装置,包括安装板、套筒、主动转轴、转向盘、驱动转轴、第一主动绕线槽、第二主动绕线槽、第一从动绕线槽、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拉力传感器、第二拉力传感器、牵引线、从动齿轮、电动机、主动齿轮、PLC控制器、限位凸起、限位槽、第二从动绕线槽、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中心通过螺栓固定有套筒,所述主动转轴通过轴承与套筒内壁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的一端固定有转向盘,所述主动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板暴露在空气中,且主动转轴与安装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主动转轴远离转向盘的一端开设有第一主动绕线槽和第二主动绕线槽,所述主动转轴一侧安装有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转轴的侧面开设有第一从动绕线槽,所述第一从动绕线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主动绕线槽,所述主动转轴和驱动转轴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一拉力传感器,所述第一拉力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牵引线与第一主动绕线槽连接,所述第一拉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线与第一从动绕线槽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拉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拉力传感器的一端通过牵引线与第二主动绕线槽连接,所述第二拉力传感器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线与第二从动绕线槽连接,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键固定在驱动转轴的外侧,所述电动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底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端部通过键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顶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一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一侧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通过导线与第二压力传感连接,所述转向盘顶部中心嵌入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第一拉力传感器和第二拉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转轴的侧壁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所述套筒内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安装在限位槽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主动绕线槽内的牵引线和第二主动绕线槽内的牵引线缠绕方向相反,所述第一从动绕线槽内的牵引线和第二从动绕线槽内的牵引线缠绕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主动绕线槽内的牵引线和第一从动绕线槽内的牵引线缠绕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PLC控制器采用CQM1控制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与安装板通过焊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牵引线的弹力系数很大,打开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儿童通过转动转向盘,使主动转轴转动,进而使牵引线绕着第一从动绕线槽收放线,进而使第一拉力传感器产生变化,当压力值产生变化时第一拉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使电动机开始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转轴转动,第一主动绕线槽内的牵引线和第一从动绕线槽内的牵引线缠绕方向相反,保证主动转轴与驱动转轴同向转动,通过电动机辅助转向节省了儿童体力,实用性强;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损坏时,打开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不需要拆卸更换,同样能完成工作,节省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动转轴和驱动转轴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套筒;3、主动转轴;4、转向盘;5、驱动转轴;6、第一主动绕线槽;7、第二主动绕线槽;8、第一从动绕线槽;9、第一支撑板;10、第二支撑板;11、第一拉力传感器;12、第二拉力传感器;13、牵引线;14、从动齿轮;15、电动机;16、主动齿轮;17、PLC控制器;18、限位凸起;19、限位槽;20、第二从动绕线槽;21、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2、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儿童三轮车内置转向装置,包括安装板1、套筒2、主动转轴3、转向盘4、驱动转轴5、第一主动绕线槽6、第二主动绕线槽7、第一从动绕线槽8、第一支撑板9、第二支撑板10、第一拉力传感器11、第二拉力传感器12、牵引线13、从动齿轮14、电动机15、主动齿轮16、PLC控制器17、限位凸起18、限位槽19、第二从动绕线槽20、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1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2,安装板1的顶部中心通过螺栓固定有套筒2,主动转轴3通过轴承与套筒2内壁转动连接,主动转轴3的一端固定有转向盘4,主动转轴3的另一端穿过安装板1暴露在空气中,且主动转轴3与安装板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主动转轴3远离转向盘4的一端开设有第一主动绕线槽6和第二主动绕线槽7,主动转轴3一侧安装有驱动转轴5,驱动转轴5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安装板1转动连接,驱动转轴5的侧面开设有第一从动绕线槽8,第一从动绕线槽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主动绕线槽7,主动转轴3和驱动转轴5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9,第一支撑板9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板10,第一支撑板9的顶部放置有第一拉力传感器11,第一拉力传感器11的一端通过牵引线13与第一主动绕线槽6连接,第一拉力传感器11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线13与第一从动绕线槽8连接,第二支撑板10的顶部放置有第二拉力传感器12,第二拉力传感器12的一端通过牵引线13与第二主动绕线槽7连接,第二拉力传感器12的另一端通过牵引线13与第二从动绕线槽20连接,从动齿轮14通过键固定在驱动转轴5的外侧,电动机15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1底部,电动机15的输出轴端部通过键与主动齿轮16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顶部安装有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1,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1通过导线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1连接,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1一侧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2,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2通过导线与第二压力传感器12连接,转向盘4顶部中心嵌入安装有PLC控制器17,第一拉力传感器11和第二拉力传感器12的输出端均与PLC控制器1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PLC控制器17的输出端电性连接电动机15。

进一步的,主动转轴3的侧壁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18,套筒2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9,限位凸起18安装在限位槽19内部。

进一步的,第一主动绕线槽6内的牵引线13和第二主动绕线槽7内的牵引线13缠绕方向相反,第一从动绕线槽8内的牵引线13和第二从动绕线槽20内的牵引线13缠绕方向相反,且第一主动绕线槽6内的牵引线13和第一从动绕线槽8内的牵引线13缠绕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PLC控制器17采用CQM1控制器。

进一步的,第一支撑板9和第二支撑板10与安装板1通过焊接固定。

工作原理:牵引线13的弹力系数很大,打开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1,儿童通过转动转向盘4,使主动转轴3转动,进而使牵引线13绕着第一从动绕线槽8收放线,进而使第一拉力传感器11产生变化,当压力值产生变化时第一拉力传感器11将信号传递给PLC控制器17,使电动机15开始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转轴5转动,第一主动绕线槽6内的牵引线13和第一从动绕线槽8内的牵引线13缠绕方向相反,保证主动转轴3与驱动转轴5同向转动,通过电动机15辅助转向节省了儿童体力,实用性强;当第一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1损坏时,打开第二压力传感器控制开关22,不需要拆卸更换,同样能完成工作,节省了维修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