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快拆车轮的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0693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快拆车轮的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推车,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快拆车轮的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为婴幼儿主要运输工具,极大方便地家长带婴幼儿外出运动、游玩,因此广受人们的欢迎。

现有婴儿推车形式、功能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车架、推手和车轮,车架具有折叠功能。婴儿推车折叠后,结构小巧、方便携带,但是由于车轮的滑动作用,折叠的婴儿推车不能斜靠于墙壁或平放于地板等,给运输带来极大地不便。

公开号为CN20287956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儿推车的车轮快拆机构,包括轮座、车轮及轮轴,轮座的轴孔内插设有弹性轴套,轴套原料车轮的一端呈喇叭口状且该段伸出于轮座,轴套于该端内壁上设有一圈凸筋,且轴套于该端设有轴向延伸的开口缝,轮轴的内端部具有一圈凸筋容置的卡槽并于轮轴的内端头形成卡接头,卡接头的端面为倾斜的第一导向面,卡接头与卡槽之间形成由第一台阶面,所述凸筋具有与第一导向面配合的第二导向面、与第一台阶面配合的第二台阶面。通过向轴套的喇叭口状部施加一个向外的张力,再外力车轮而完成车轮的拆卸。上述专利虽然实现快速拆卸车轮,但是轴套的喇叭口状部多次张开,容易发生变形,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更加稳定可靠的具有快拆车轮的婴儿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具有快拆车轮的婴儿推车,包括车架本体、两个前轮和两个后轮,前轮通过前轮座安装于车架本体的前脚杆,后轮通过后轮座安装于车架本体的后脚杆;前脚杆向下延伸有一主轴,主轴下部具有缩颈部,缩颈部较其上下方径向收缩从而构成环形凹槽;前轮座具有相互交叉的主轴孔和快拆铁片孔,主轴孔呈竖直设置且用于容纳主轴,快拆铁片孔呈水平设置且用于容纳快拆铁片,主轴孔与快拆铁片孔于缩颈部交叉;快拆铁片于快拆铁片孔水平位移,快拆铁片设置有供主轴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具有仅能供缩颈部通过的卡接部和能供主轴任意段通过的脱离部,通过一弹簧作用使缩颈部常位于卡接部;后脚杆内部安装有弹片,弹片具有内外收缩的卡点,卡点常穿过后脚杆的第二通孔和后轮座的第三通孔。

优选的,第一通孔呈腰孔状,弹片呈V状。

优选的,前轮座设置有容纳弹簧的柱孔,柱孔包括位于快拆铁片孔上下方的上下柱孔;弹簧的上下端分别套于上下柱孔,中部穿过快拆铁片的限位孔;缩颈部位于脱离部时,弹簧被拉伸。

优选的,快拆铁片的端部安装有一露于外表面的按键。

优选的,前脚杆底端内具有凸起的第一卡部;前轮座上部具有一安装槽,安装槽两侧具有轨道,一定位扣的两侧滑动连接于轨道;定位扣内侧设有与第一卡部配合实现定位的第二卡部。

优选的,第二卡部位于定位扣内的弹性卡片,弹性卡片只有底部与定位扣固定连接;定位扣的外侧设有供手指施力的施力部;前脚杆具有一定位口,第一卡部通过定位口露出;定位扣的下部具有防脱凸部。

优选的,车架本体还包括椅框、推架、支撑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后脚杆固定于一T型关节的中间端,前脚杆和支撑杆则分别铰接于T型关节的两端;支撑杆的另一端固定于一收车固定座,收车固定座的另一端与一收车卡座铰接;收车卡座的另一端固定于推架的端部,收车卡座通过锁定机构不可旋转地贴合收车固定座,锁定机构解锁后,收车卡座能相对收车固定座旋转;第一连杆一端铰接于收车卡座远离推架的一端,另一端铰接于后脚杆;椅框的中部铰接于前脚杆中部,后端与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向上铰接于支撑杆下部,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则向下铰接于后脚杆中部。

优选的,椅框的前端铰接有一小脚靠,小脚靠可多级旋转。

优选的,还包括有用于固定遮阳棚的上下遮阳杆,下遮阳杆可多级旋转。

优选的,还包括有扶手,扶手的两端通过插销可拆卸固定于T型关节。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隐藏于前轮座内的快拆铁片将前车轮可拆卸地固定于车架本体下方,常态下,弹簧作用,使缩颈部被限于卡接部实现固定,外力按压使快拆铁片位移,缩颈部位于脱离部,向下拉动前轮及前轮座,可实现车轮拆卸,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性高。后轮组与后脚杆通过带有卡点的弹片实现拆装定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同时有利于减轻生产和制造成本。前轮组设置有定位扣,向上移动定位扣,使其第一卡部和第二卡部配合实现定位,有利于笔直向前推动婴儿推车,推动更加顺畅、省力。收车合计的联动设计,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且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右前方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的右视图;

图3为前轮可拆卸结构的爆炸图;

图4为前脚杆下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前轮座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6为快拆铁片与主轴、弹簧处于卡装状态下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快拆铁片与主轴、弹簧处于快拆状态下的位置示意图;

图8为定位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后轮可拆卸结构的爆炸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前脚杆;10、支承台、101、支承面;11、主轴;111、缩颈部;12、前轮;13、前轮座;131、主轴孔;132、快拆铁块孔;133、上柱孔;134、下柱孔;14、快拆铁块;1411、卡接部;1412、脱离部;142、限位孔;15、弹簧;16、第一卡部;161、定位口;17、第一安装槽;171、轨道;18、定位扣;181、第二卡部;182、弹性卡片;183、施力部;184、防脱部;19、按键;2、后脚杆;21、弹片;211、卡点;22、后轮;23、后轮座;231、第三通孔;24、第二通孔;3、支撑杆;4、推架;41、锁定机构;5、椅框;51、小脚靠;61、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3、第三连杆;71、T型关节;72、收车固定座;73、收车卡座;81、上遮阳杆;82、下遮阳杆;9、扶手;91、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针对说明书附图1的位置状态而言,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及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另外,权利要求1提及的“常”具体指常态下。

如图1和2所示,一种具有快拆车轮的婴儿推车,包括车架本体、两个前轮12和两个后轮22,前轮12通过前轮座13可拆卸安装于车架本体的前脚杆1,后轮22通过后轮座23安装于车架本体的后脚杆2。

如图1和2所示,车架本体的结构与现有婴儿推车一致,为方便了解,在此处详细介绍一款可折叠婴儿推车,并不限于此款婴儿推车。

车架本体包括两根前脚杆1、两根后脚杆2、长方形的椅框5、具有两个端部的推架4、两根支撑杆3、两根第一连杆61、两根第二连杆62和两根第三连杆63,以及若干螺栓连接件(未具体描述)和关节连接件。上述部件为对称的两套机构且分列于左右两侧,机构的相互连接关系在下方具体介绍。

前脚杆1、后脚杆2、支撑杆3通过一T型关节71呈倒y型连接在一起,后脚杆2固定于一T型关节71的中间端,前脚杆1和支撑杆3则分别铰接于T型关节71的两端。

支撑杆3的另一端固定于一收车固定座72,收车固定座72的另一端与一收车卡座73铰接;收车卡座73的另一端固定于推架4的端部,推架4中部安装有锁定机构41的控制按键,通过锁定机构41使收车固定座72与收车卡座73不可相对旋转,该锁定机构41与现有婴儿推车的的锁定机构一致,在此不再详细赘述。第一连杆61一端铰接于收车卡座73远离推架4的一端,另一端铰接于后脚杆2,由于收车卡座73被锁定,因此第一连杆61能够起到固定支撑杆3与后脚杆2的相对位置。

椅框5则是通过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共同作用固定。椅框5的中部铰接于前脚杆1中部,后端则与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铰接,第二连杆62上端铰接于支撑杆3下部,第三连杆63的下端则铰接于后脚杆2中部。

上述折叠婴儿推车的折叠方式:解锁锁定机构41,收车卡座72可相对收车卡座73旋转,推架4向支撑杆3上表面旋转,带动收车卡座72进行180°翻转,第一连杆61的后端部就随之翻转,并拉动后脚杆2向支撑杆3下表面贴合,将前脚杆1推向后脚杆2,椅框5以及第二连杆62和第三连杆63将收折在一起。展开过程与上述折叠方式相反。折叠过程简单、方便,稳定性高,零部件少,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为优化婴儿推车的功能,椅框5的前端铰接有一小脚靠51,小脚靠51可多级旋转,即小脚靠51通过带有调节齿的连接件(未示出)铰接于椅框5。另外,还包括有用于固定遮阳棚的上下遮阳杆(81、82),上遮阳杆81固定于推架4,下遮阳82则也是通过带有调节齿的连接件铰接于收车固定座72。这里的调节齿的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同,不做详细描述,另外下遮阳82的连接件可以与固定座72一体成型。本实用新型还带有可拆卸的扶手9,扶手9的两端通过插销91可拆卸固定于T型关节71。后轮22带有刹车机构(未示出)。

以下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前后轮(12、22)的可拆卸结构、以及前轮12的定位结构。

如图3-5所示,前脚杆1的下方有一支承台10,支承台10向下延伸有一主轴11,主轴11下部具有缩颈部111(缩颈部111较其上下方径向收缩从而构成环形凹槽)。前轮座13具有一支承面101,还具有相互交叉的竖直的主轴孔131和水平的快拆铁片孔132。前脚杆1套装于前轮座13时,支承台10位于支承面101上方,由支承面101承受婴儿推车架的作用力,快拆定位结构无需承受车架本体的重量,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主轴1套装于主轴孔131,快拆铁片14套装于快拆铁片孔132,主轴11穿过快拆铁片14的第一通孔且刚好缩颈部111位于第一通孔内。第一通孔由仅能供缩颈部111通过的卡接部1411和能够供主轴11任意段通过的脱离部1412构成,具体的,第一通孔可设计为腰孔状,两端卡接部1411,中间为脱离部1412。另外还有一竖直设置的弹簧15,穿过快拆铁片14的限位孔142,弹簧15上下端收容于上下柱孔(133、134), 上下柱孔(133、134)位于快拆铁片孔132的上下方。为方便操作,快拆铁片14的端部安装有一露于外表面的按键19。

如图6所示,常态下,弹簧15正常伸张,缩颈部111位于卡接部1411,主轴11的其余部位被卡接部1411的侧壁阻挡从而限制上下位移,因此前轮不可拆卸。

如图7所示,拆卸状态下,向内按压按键19,缩颈部111位于脱离部1412,脱离部1412的侧壁不对主轴11任何部位的上下位移造成阻碍,因此可以快速拆解下前轮12及前轮座13。此状态下,弹簧15被拉伸,撤去外力后,弹簧自动复位,快拆铁片14在弹簧作用下复位至初始位置。

如图4和8所示,前脚杆1开有一定位口161,与定位口161对应的内具有凸起的第一卡部16,定位口161有利于快速确定第一卡部16的位置。前轮座13上部具有一安装槽17,安装槽17两侧具有轨道171,一定位扣18的两侧滑动连接于轨道171。定位扣18内侧设有与第一卡部16配合实现定位的第二卡部181。进一步的,第二卡部181位于定位扣18的弹性卡片182,该弹性卡片182只有底部与定位扣181固定连接,其余部位悬空,提高其移动的便捷性。定位扣18的外侧设有供手指施力的施力部183,内侧下部具有一防脱凸部184,无间隙地装于安装槽17的空槽(未示出),外力作用定位扣18才可上下位移,有效防止脱落。

如图9所示,后脚杆2内部安装有弹片21,弹片2具有内外收缩的卡点211,卡点211常穿过后脚杆2的第二通孔24和后轮座23的第三通孔231,原理与多折伞的中棒类似。为提高弹性,弹片21由铁制成,呈V状。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限定本实用实施的范围,凡是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装饰,皆应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