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0676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保险杠实验用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



背景技术: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产量连续七年稳居世界第一。汽车保险杠作为汽车重要的外观零件,也是车身结构里线条最复杂的系统。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工程高分子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大量应用,汽车保险杠作为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也走向了革新的道路。如国际IS02985、欧洲ECEN042、美国PART581、日本JASOBl02~87等,都明确规定了保险杠的设计标准和性能指标,目前我国绝大部分主机厂对保险杠的性能验证及实验方法都处在模仿、探索阶段。而保险杠在车身外部安装,受到外力作用、温度、湿度、光照等多重因素的考验,使其能否在长期复杂严苛的气候交变环境下满足设计指标及安全性要求,成为当下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便于保证汽车前保险杠的测量精度,制造成本低,能满足气候交变实验需要,又能适应多种车型前保险杠的实验,降低产品开发成本,也减轻实验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包括台架、侧导向支架和基准块,所述台架包括底盘、中部支撑杆和顶盘,所述底盘包括田字形上框架,至少三根的所述中部支撑杆下端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连接,上端与所述顶盘连接,所述顶盘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六根连接杆,其中一根连接杆位于前侧边,一根连接杆位于后侧边,一根连接杆位于左侧边,一根连接杆位于右侧边,一根连接杆倾斜设置在左前角落,一根连接杆倾斜设置在右前角落,所述顶盘的宽度小于所述底盘的宽度;所述侧导向支架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盘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侧导向支架分别与前保险杠上端的左右侧边连接;所述基准块的数量为多个,分布在所述顶盘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侧导向支架包括L形固定板和固定基座,所述L形固定板的上端与所述顶盘的位于左侧边或者右侧边的连接杆连接,下端与所述固定基座连接,所述固定基座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基座上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外形为矩形,所述安装槽的一个侧边设有与固定基座的侧面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安装槽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基准块的外形呈圆柱形,所述基准块上设有与螺钉配合的第一沉头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格栅竖向支撑块,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的外形为立方体,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上设有与螺钉配合的第二沉头孔,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顶盘的位于前侧边的连接杆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板侧固定块,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的后端固定在所述中部支撑杆上,前端向前延伸,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有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与前保险杠的侧边导流板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板中固定块,所述导流板中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的中部上表面,所述导流板中固定块与前保险杠的中部导流板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固定条支撑块,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固定在所述顶盘的位于前侧边的连接杆的下表面,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与前保险杠的中固定条滑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台架还包括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的数量与所述中部支撑杆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均与相邻的两个中部支撑杆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杆依次排列形成封闭框架;所述台架的顶盘还包括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形状为十字形,位于由首尾依次相连的六根连接杆围成的框架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台架的底盘还包括两个U形框架和四根斜向支撑,所述U形框架的宽度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的宽度相同,两个所述U形框架分别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的左侧边和右侧边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斜向支撑形成倒V形,对称设置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前侧边的下方,且分别与一个U形框架的前侧面底边相连,另外两个所述斜向支撑形成倒V形,对称设置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后侧边的下方,且分别与一个U形框架的后侧面底边相连。

进一步的,还包括车轮,所述车轮的数量为四个,固定在所述底盘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台架的底盘起到底部支撑的作用,顶盘通过中部支撑杆与底盘连接,顶盘的宽度小于底盘的宽度,顶盘上的六根首尾依次相连的连接杆的前侧外形与前保险杠内侧面的外形适配,前保险杠的两侧边分别固定在一个侧导向支架上,基准块固定在顶盘的上表面,提供多个对前保险杠进行测量的基准,进行气候交变实验前后在不拆卸的情况下对前保险杠进行测量,便于提高前保险杠的实验测量精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导向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准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格栅竖向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台架;2、侧导向支架;3、基准块;4、格栅竖向支撑块;5、导流板侧固定块;6、导流板中固定块;7、中固定条支撑块;8、车轮;

11、底盘;12、中部支撑杆;13、顶盘;14、第一加强杆;

111、田字形上框架;112、U形框架;113、斜向支撑;

131、连接杆;132、第二加强杆;

21、L形固定板;22、固定基座;221、安装槽;

31、第一沉头孔;

41、第二沉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通过固定在台架上的侧导向支架对前保险杠进行定位,通过固定在台架上的基准块提供测量前保险杠的基准,提高前保险杠进行气候交变实验的精度和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包括台架1、侧导向支架2和基准块3,所述台架1包括底盘11、中部支撑杆12和顶盘13,所述底盘11包括田字形上框架111,至少三根的所述中部支撑杆12下端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连接,上端与所述顶盘13连接,所述顶盘13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六根连接杆131,其中一根连接杆131位于前侧边,一根连接杆131位于后侧边,一根连接杆131位于左侧边,一根连接杆131位于右侧边,一根连接杆131倾斜设置在左前角落,一根连接杆131倾斜设置在右前角落,所述顶盘13的宽度小于所述底盘11的宽度;所述侧导向支架2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盘13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侧导向支架2分别与前保险杠上端的左右侧边连接;所述基准块3的数量为多个,分布在所述顶盘13的上表面。

优选地,顶盘13的位于后侧边的连接杆131与顶盘13的后侧边平齐,则底盘11的前侧部提供了对前保险杠支撑的空间,防止前保险杠滑落至地面。

优选地,所述基准块3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盘13的位于前侧边的连接杆131的两端,以及安装在所述顶盘13的位于后侧边的连接杆131的两端,便于对前保险杠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所述侧导向支架2包括L形固定板21和固定基座22,所述L形固定板21的上端与所述顶盘13的位于左侧边或者右侧边的连接杆131连接,下端与所述固定基座22连接,所述固定基座22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基座22上设有多个安装槽221,所述安装槽221的外形为矩形,所述安装槽221的一个侧边设有与固定基座22的侧面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安装槽221的宽度。

由上述描述可知,中空的固定基座22上设置安装槽221,便于与前保险杠上端的左右侧边连接;一个固定基座22通过一个L形固定板21与顶盘13的位于左侧边的连接杆131连接,另一个固定基座22通过另一个L形固定板21与顶盘13的位于右侧边的连接杆131连接,使台架1的顶盘13位于前保险杠的内侧,结构合理,安装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基准块3的外形呈圆柱形,所述基准块3上设有与螺钉配合的第一沉头孔31。

由上述描述可知,螺钉穿过第一沉头孔31将圆柱形的基准块3锁紧在顶盘13上,结构合理,安装便捷,保持基准块3外表的光滑性,不影响测量工具的使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格栅竖向支撑块4,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4的外形为立方体,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4上设有与螺钉配合的第二沉头孔41,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顶盘13的位于前侧边的连接杆131的上表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螺钉穿过第二沉头孔41将立方体形的格栅竖向支撑块4锁紧在顶盘13上,格栅竖向支撑块4对前保险杠上的散热格栅进行支撑,加强对前保险杠的定位支撑。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板侧固定块5,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5的后端固定在所述中部支撑杆12上,前端向前延伸,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5有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5与前保险杠的侧边导流板滑动配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两个导流板侧固定块5与前保险杠的侧边导流板滑动配合,进一步加强对前保险杠的定位支撑。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板中固定块6,所述导流板中固定块6固定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的中部上表面,所述导流板中固定块6与前保险杠的中部导流板滑动配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导流板中固定块6与前保险杠的中部导流板滑动配合,进一步加强对前保险杠的定位支撑。

进一步的,还包括中固定条支撑块7,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7固定在所述顶盘13的位于前侧边的连接杆131的下表面,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7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7与前保险杠的中固定条滑动配合。

由上述描述可知,固定在顶盘13下表面的中固定条支撑块7与前保险杠的中固定条滑动配合,进一步加强对前保险杠的定位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台架1还包括第一加强杆14,所述第一加强杆14的数量与所述中部支撑杆12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杆14的两端均与相邻的两个中部支撑杆12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杆14依次排列形成封闭框架;所述台架1的顶盘13还包括第二加强杆132,所述第二加强杆132的形状为十字形,位于由首尾依次相连的六根连接杆131围成的框架之间。

由上述描述可知,相邻的第一加强杆14的相对的端部与同一根中部支撑杆12的侧面连接,多个第一加强杆14将多个中部支撑杆12连接起来,加强台架1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提高台架1的承载能力;十字形的第二加强杆132位于顶盘13的中部,进一步提高顶盘13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台架1的底盘11还包括两个U形框架112和四根斜向支撑113,所述U形框架112的宽度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的宽度相同,两个所述U形框架112分别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斜向支撑113形成倒V形,对称设置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前侧边的下方,且分别与一个U形框架112的前侧面底边相连,另外两个所述斜向支撑113形成倒V形,对称设置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后侧边的下方,且分别与一个U形框架112的后侧面底边相连。

由上述描述可知,一个田字形上框架111、两个U形框架112和四根斜向支撑113焊接组成台架1的底盘11,使底盘11结构稳固,不易变形。

进一步的,还包括车轮8,所述车轮8的数量为四个,固定在所述底盘11的下表面。

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车轮8使台架1便于移动,节省人力物力。

进一步的,台架1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具有较好的承受气候交变的能力,还具有防锈能力,使台架1本身变形较小,保证前保险杠的测量精度。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包括台架1、侧导向支架2和基准块3,所述台架1包括底盘11、中部支撑杆12和顶盘13,所述底盘11包括田字形上框架111,至少三根的所述中部支撑杆12下端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连接,上端与所述顶盘13连接,所述顶盘13包括首尾依次相连的六根连接杆131,其中一根连接杆131位于前侧边,一根连接杆131位于后侧边,一根连接杆131位于左侧边,一根连接杆131位于右侧边,一根连接杆131倾斜设置在左前角落,一根连接杆131倾斜设置在右前角落,所述顶盘13的宽度小于所述底盘11的宽度;所述侧导向支架2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所述顶盘13的左侧和右侧,两个所述侧导向支架2分别与前保险杠上端的左右侧边连接;所述基准块3的数量为多个,分布在所述顶盘13的上表面。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具体的,所述侧导向支架2包括L形固定板21和固定基座22,所述L形固定板21的上端与所述顶盘13的位于左侧边或者右侧边的连接杆131连接,下端与所述固定基座22连接,所述固定基座22为中空结构,所述固定基座22上设有多个安装槽221,所述安装槽221的外形为矩形,所述安装槽221的一个侧边设有与固定基座22的侧面连通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宽度小于所述安装槽221的宽度;所述基准块3的外形呈圆柱形,所述基准块3上设有与螺钉配合的第一沉头孔31。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为: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格栅竖向支撑块4、导流板侧固定块5、导流板中固定块6、中固定条支撑块7,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4的外形为立方体,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4上设有与螺钉配合的第二沉头孔41,所述格栅竖向支撑块4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固定在所述顶盘13的位于前侧边的连接杆131的上表面;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5的后端固定在所述中部支撑杆12上,前端向前延伸,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5有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导流板侧固定块5与前保险杠的侧边导流板滑动配合;所述导流板中固定块6固定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的中部上表面,所述导流板中固定块6与前保险杠的中部导流板滑动配合;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7固定在所述顶盘13的位于前侧边的连接杆131的下表面,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7的数量为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中固定条支撑块7与前保险杠的中固定条滑动配合。

请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为: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台架1还包括第一加强杆14,所述第一加强杆14的数量与所述中部支撑杆12的数量一致,每个所述第一加强杆14的两端均与相邻的两个中部支撑杆12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加强杆14依次排列形成封闭框架;所述台架1的顶盘13还包括第二加强杆132,所述第二加强杆132的形状为十字形,位于由首尾依次相连的六根连接杆131围成的框架之间;所述台架1的底盘11还包括两个U形框架112和四根斜向支撑113,所述U形框架112的宽度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的宽度相同,两个所述U形框架112分别与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的左侧边和右侧边连接,其中两个所述斜向支撑113形成倒V形,对称设置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前侧边的下方,且分别与一个U形框架112的前侧面底边相连,另外两个所述斜向支撑113形成倒V形,对称设置在所述田字形上框架111后侧边的下方,且分别与一个U形框架112的后侧面底边相连;还包括车轮8,所述车轮8的数量为四个,固定在所述底盘11的下表面。

将前保险杠安装在实验器具上的过程为,将前保险杠的侧边导流板滑动至导流侧固定块上,将前保险杠的中部导流板滑动至导流板中固定块6上,将前保险杠的中固定条滑动至导流板中固定条支撑块7上,将前保险杠上端的散热格栅置于格栅竖向支撑块4上,然后将前保险杠的左右两侧边固定在侧导向支架2上。

实验前,先将固定在台架1上的前保险杠在常温下静置六小时;以基准块3为基准,测量前保险杠的尺寸;然后将固定在台架1上的前保险杠置于高低温实验箱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将台架1从高低温实验箱中取出,连同前保险杠恢复至常温状态后,再次以基准块3为基准测量前保险杠的尺寸;实验结束后,将前保险杠从台架1上拆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前保险杠高低温实验器具,通过台架1来固定前保险杠,通过侧导向支架2、格栅竖向支撑块4、导流板侧固定块5、导流板中固定块6、中固定条支撑块7对前保险杠进行定位支撑,通过基准块3提供前保险杠测量的基准,台架1结构稳固,便于前保险杠的加工,测量精度高,便于安装、拆卸,减轻实验人员劳动强度,通过更换固定在台架1上的侧导向支架2、格栅竖向支撑块4、导流板侧固定块5、导流板中固定块6、中固定条支撑块7即可将实验器具应用于其他形状的前保险杠,降低开发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