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0056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机动车领域,具体涉及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为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等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车、部分三轮车或电瓶车等。目前,很多非机动车都停放在露天条件下,灰尘容易堆积到坐垫上,遇到下雨或者暴晒天气,坐垫很容易由于淋雨或暴晒而损坏,故需要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露天环境下,非机动车坐垫不能防晒、防尘、防雨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包括连接组件、支撑组件和遮挡组件,连接组件一端与非机动车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组件相连,遮挡组件与支撑组件相连,支撑组件能够驱动遮挡组件打开,将坐垫包覆在内,将非机动车停放在露天环境时,打开遮挡组件,将坐垫包覆在内即可,而要骑车时,将遮挡组件收回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支撑杆,支撑杆均与所述连接组件相连接,且均能够绕其与连接组件的连接处转动,所述遮挡组件与支撑杆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端相连接,使用时,转动支撑杆,使连接在其上的遮挡组件打开,将坐垫包覆在内,在非使用状态下,转动支撑杆使各个支撑杆重叠在一起,节约空间,避免影响骑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遮挡组件之间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一端与支撑杆相连,另一端与遮挡组件相连,且调节杆能够绕其与支撑杆的连接处转动,调节杆绕其与支撑杆的连接处转动,便于调整遮挡组件打开之后的尺寸,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坐垫。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的数量为若干个,且依次铰接,所述遮挡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依次铰接的调节杆的首尾两端相连接,增加调节杆的数量,可以增大遮挡组件的尺寸调节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和转动部,连接部与非机动车相连接,转动部设置在坐垫的两侧,且转动部一端与连接部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组件相连接,且转动部均能够绕其与连接部的连接处转动,支撑组件能够绕其与连接部的连接处转动,转动部绕其与连接部的连接处转动,可以调节转动部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遮挡组件的尺寸调节范围,在非使用状态下,减小转动部之间的夹角,避免影响骑行。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与坐垫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固定环穿过坐垫下方的车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坐垫下方,移动固定环可以调整连接组件的连接部在非机动车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为抱箍或卡扣,便于调整固定环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固定环上,或连接部与所述固定环焊接为一体。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组件为防雨布。

进一步地,所述遮挡组件与支撑组件通过魔术贴或按扣连接,便于遮挡组件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遮挡组件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将非机动车停放在露天环境之后,通过支撑组件带动遮挡组件打开,将坐垫包覆在内,可以起到防尘、防雨、防晒的作用,骑车时,通过支撑组件带动遮挡组件收回,并收纳与坐垫后下方,节约空间,避免影响骑行。

2、本实用新型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支撑组件可采用多个依次铰接的支撑杆,支撑组件的大小和长度均可调整,适用于尺寸不同的非机动车坐垫,适用范围更广。

3、本实用新型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连接组件可以设置为包括连接部和转动部,连接部与非机动车相连接,转动部设置在坐垫的两侧,且转动部之间的夹角可调,进而调节遮挡组件的尺寸调节范围,在非使用状态下,减小转动部之间的夹角,避免影响骑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连接组件和支撑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连接组件,2-支撑杆,3-遮挡组件,4-坐垫,5-调节杆,6-连接部,7-转动部,8-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包括连接组件1、支撑组件和遮挡组件3,连接组件1一端与非机动车相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组件相连,遮挡组件3与支撑组件相连,支撑组件能够驱动遮挡组件3打开,将坐垫4包覆在内,将非机动车停放在露天环境时,打开遮挡组件3,将坐垫4包覆在内即可,而要骑车时,将遮挡组件3收回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支撑组件包括若干个支撑杆2,支撑杆2均与连接组件1相连接,且均能够绕其与连接组件1的连接处转动,遮挡组件3与支撑杆2远离连接组件1的一端相连接,使用时,转动支撑杆2,使连接在其上的遮挡组件3打开,将坐垫4包覆在内,在非使用状态下,转动支撑杆2使各个支撑杆2重叠在一起,节约空间,避免影响骑行,支撑杆采用锡合金制成,具有耐大气腐蚀、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优良的减摩性能等优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支撑杆2与遮挡组件3之间设置有调节杆5,调节杆5一端与支撑杆2相连,另一端与遮挡组件3相连,且调节杆5能够绕其与支撑杆2的连接处转动,调节杆5绕其与支撑杆2的连接处转动,便于调整遮挡组件3打开之后的尺寸,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坐垫,调节杆5的数量可以设置为若干个,且依次铰接,遮挡组件3的两端分别与依次铰接的调节杆5的首尾两端相连接,增加调节杆5的数量,可以增大遮挡组件3的尺寸调节范围。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非机动车坐垫保护装置,连接组件1包括连接部6和转动部7,连接部6与非机动车相连接,转动部7设置在坐垫4的两侧,且转动部7一端与连接部6活动连接,另一端与支撑组件相连接,且转动部7均能够绕其与连接部6的连接处转动,支撑组件能够绕其与连接部6的连接处转动,转动部7绕其与连接部6的连接处转动,可以调节转动部7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遮挡组件3的尺寸调节范围,在非使用状态下,减小转动部7之间的夹角,避免影响骑行。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6与坐垫4相连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环8,固定环8穿过坐垫4下方的车架,且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坐垫4下方,移动固定环8可以调整连接组件1的连接部6在非机动车上的位置,固定环8为抱箍或卡扣,便于调整固定环8的位置,连接部6通过螺纹紧固件固定在固定环8上,或连接部6与固定环8焊接为一体,遮挡组件3为防雨布,遮挡组件3与支撑组件通过魔术贴或按扣连接,便于遮挡组件3的安装和拆卸,便于对遮挡组件3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