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型越野汽车用前组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068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型越野汽车用前组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底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型越野汽车用前组合支架。



背景技术:

对于中型越野车辆,为提高转向轻便性,并减小路面不平对方向盘的冲击,几乎都标配液压转向系统,为此需布置转向机及立轴总成;为了提高操纵稳定性,也都标配横向稳定杆;另外,为了方便对驾驶室下方总成,包括发动机总成进行维修,要求驾驶室具有翻转功能,因此需布置相应的液压机构,为了提高车辆机动性,减小转弯半径,越野车辆前轮转角都较大。而由于空间紧凑,传统设计中或者悬架系统采用扭杆弹簧,或者舍弃以上部分总成,如取消横向稳定杆总成,或取消驾驶室翻转机构,再或者分别采用不同支架连接上述总成,导致零件数量多、拆装维护困难、相互间隙不容易保证以及重量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型越野汽车用前组合支架,是一种新型的铸造支架,解决了前悬架在采用螺旋弹簧或油气弹簧时,布置转向机托板、横向稳定杆、驾驶室翻转机构及其他相关零部件或总成困难的问题,空间利用率高、且便于拆装维护、降低了重量和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中型越野汽车用前组合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铸造支架,车架左右两侧对称布置该支架,前组合支架包括支架主体1,该支架主体1顶部设有一个竖直的顶面,所述顶面上开有用于与车架腹面连接的长圆形通孔2,所述的通孔2呈“一”字型排开,垂直于支架主体1中间位置向内侧延伸出连接平面3,连接平面3为梨形,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向机托板的接口31,其中一个接口31布置在连接平面3较宽一端,另外三个接口31设置在连接平面3较窄一端;在顶面与连接平面3之间的支架主体1外侧延伸出垂直于支架主体1的平面4,平面4上分布有螺栓凸台,螺栓凸台上设置有四个螺纹盲孔41,其中两个螺纹盲孔41设置在同一个矩形的螺栓凸台上,另外两个螺纹盲孔41分别设置在两个单独的矩形螺栓凸台上;支架外侧的平面4下方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向角传动箱的支架螺栓孔组 5和用于连接驾驶室翻转机构和翻转锁止机构的支架螺栓孔组6,所述的支架螺栓孔组6为凸台结构,在凸台上开有通孔61,所述的支架螺栓孔组5也为凸台结构,凸台上开有螺纹盲孔51;支架主体1底部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横向稳定杆的接口7,接口7上设置有与稳定杆下盖上的半圆孔配对的半圆孔72和连接稳定杆下盖的螺纹盲孔71;支架主体1底部另一侧在支架螺栓孔组6的下方设置有两个凸台,该凸台上设有三个用于连接防护板的螺纹盲孔8,其中有两个螺纹盲孔8并列设置在同一个矩形的凸台上,另外一个螺纹盲孔8设置在一个单独的矩形凸台上。

所述的顶面与平面4间采用曲面9过度,平面4与支架螺栓孔组5之间采用曲面10和曲面11过度,平面4和支架螺栓孔组6之间采用曲面10过度,在支架外侧围绕着曲面10和曲面11的周边设置加强筋12和加强筋13,在支架内侧围绕着曲面10周边设置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上设有一个凸台,该凸台上设有用于连接发动机冷却水管固定支架的螺纹盲孔141,该凸台的端面为台阶状。

所述的曲面9、曲面10和曲面11上均设置有不规则形状的孔15,孔15的设置便于拆装时扭力扳手等通过,同时用于线束管路和转向下传动轴布置,还能显著减重。

所述的前组合支架的材料为等温淬火球墨铸铁QTD9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在前悬架系统采用螺旋弹簧或者油气弹簧时,可以同时连接转向机托板、横向稳定杆、驾驶室翻转机构及其他相关零部件或总成,空间利用率高,布置紧凑,同时保证了其他重要零部件或总成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如角传动箱和转向机都安装在该支架上,所以两者之间的相对关系很稳定),同时便于拆装维护(如转向机、转向立轴、转向机托板、该支架、横向稳定杆、角传动箱及角传动机构可分装后再装配到整车),同时降重降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轴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其他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其他部件连接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与其他部件连接侧视图。

其中:1支架主体;2通孔;3连接平面;31接口;4平面;41螺纹盲孔;5 支架螺栓孔组;51螺纹盲孔;6支架螺栓孔组;61通孔;7接口;71螺纹盲孔; 72半圆孔;8螺纹盲孔;9曲面;10曲面;11曲面;12加强筋;13加强筋;14 加强筋;15孔;16左侧车架;17右侧车架;18左侧加强梁;19右侧加强梁; 20转向机托板;21防护板;22横向稳定杆;23驾驶室左侧翻转液压缸;24驾驶室右侧翻转液压缸;25转向角传动箱;26驾驶室翻转保护机构;27发动机冷却水管;28左侧横向稳定杆下盖;29左侧横向稳定杆衬套;30右侧横向稳定杆下盖;31右侧横向稳定杆衬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种中型越野汽车用前组合支架,为一体成型的铸造支架,车架左右两侧对称布置该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支架主体1,该支架主体1顶部设有一个竖直的顶面,所述顶面上开有用于与车架腹面连接的长圆形通孔2,所述的通孔2呈“一”字型排开,垂直于支架主体1中间位置向内侧延伸出连接平面3,连接平面3为梨形,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向机托板20的接口31,其中一个接口31 布置在连接平面3较宽一端,另外三个接口31设置在连接平面3较窄一端;在顶面与连接平面3之间的支架主体1外侧延伸出垂直于支架主体1的平面4,平面4上分布有螺栓凸台,螺栓凸台上设置有四个螺纹盲孔41,其中两个螺纹盲孔41设置在同一个矩形的螺栓凸台上,另外两个螺纹盲孔41分别设置在两个单独的矩形螺栓凸台上;支架外侧的平面4下方设置有用于连接转向角传动箱的支架螺栓孔组5和用于连接驾驶室翻转机构和翻转锁止机构的支架螺栓孔组6,所述的支架螺栓孔组5为凸台结构,四个凸台上分别开有一个螺纹盲孔51,所述的支架螺栓孔组6为凸台结构,两个凸台之间为加强筋13,且两个凸台上分别开有一个通孔61;支架主体1底部一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横向稳定杆的接口7,接口7上设置有与稳定杆下盖上的半圆孔配对的半圆孔72和连接横向稳定杆下盖的螺纹盲孔71;支架主体1底部另一侧在支架螺栓孔组6的下端设置有两个凸台,该凸台上设有三个用于连接防护板21的螺纹盲孔8,其中有两个螺纹盲孔8 并列设置在同一个矩形的凸台上,另外一个螺纹盲孔8设置在一个单独的矩形凸台上。

如图2所示,所述的顶面与平面4间采用曲面9过度,平面4与支架螺栓孔组5之间采用曲面10和曲面11过度,平面4和支架螺栓孔组6之间采用曲面 10过度,在支架外侧围绕着曲面10和曲面11的周边设置加强筋12和加强筋13,如图4所示,在支架内侧围绕着曲面10周边设置有加强筋14,加强筋14上设有一个凸台,该凸台上设有用于连接发动机冷却水管27固定支架的螺纹盲孔141,该凸台的端面为台阶状。

如图4所示,所述的曲面9、曲面10和曲面11上均设置有不规则形状的孔 15,孔15的设置便于拆装时扭力扳手等通过,同时用于线束管路和转向下传动轴布置,还能显著减重。

所述的前组合支架的材料为等温淬火球墨铸铁QTD900-8,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所述的长圆形通孔2设置成长圆形是为了避免螺纹盲孔41处与支架加强梁装配时出现间隙或装配干涉,加强筋14的凸台端面加工成台阶状,是为了防止发动机冷却水管27的固定支架转动。

使用时是这样安装的: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前组合支架沿车架对称分布,左侧前组合支架固定在左侧车架16和左侧加强梁18上,右侧前组合支架固定在右侧车架17和右侧加强梁19上,转向机托板20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前组合支架的连接平面 3下方,用来安装转向机和转向立柱;如图7、图8所示,防护板21左右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个前组合支架的螺纹孔8处,左侧横向稳定杆下盖28、右侧横向稳定杆下盖30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两个组合支架的螺纹孔71处,左侧横向稳定杆下盖28上的半圆孔与左侧组合支架上的半圆孔72组合成一个整圆,整圆内部安装横向稳定杆衬套29,右侧横向稳定杆下盖30上的半圆孔与右侧组合支架的半圆孔72组合成一个整圆,整圆内部安装横向稳定杆衬套31,横向稳定杆22安装在横向稳定杆衬套29和横向稳定杆衬套31之间;如图7所示,在左侧前组合支架上,驾驶室左侧翻转液压缸23一端固定在支架螺栓孔组6上的通孔61 上,另一端固定在驾驶室上,转向角传动箱25固定在支架螺栓孔组5上,如图 8所示,在右侧前组合支架上,驾驶室右侧翻转液压缸24一端固定在右侧组合支架上的支架螺栓孔组6上的通孔61上,另一端固定在驾驶室上,驾驶室翻转保护机构26一端固定在右侧组合支架螺栓孔组6上的通孔61上,另一端固定在驾驶室上;如图6所示,发动机冷却水管27固定于与驾驶室右侧翻转液压缸24 同侧的前组合支架上的螺纹盲孔141上。

两个前组合支架受到的载荷主要来自于横向稳定杆22、驾驶室翻转液压缸 23、驾驶室翻转液压缸24、转向机托板20,这些载荷沿垂直方向的分力通过两个前组合支架传递到加强梁18和加强梁19,沿车辆侧向方向的分力通过两个前组合支架传递到车架16和车架17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