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隐形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2354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隐形减震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自行车或自行车等的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健康、绿色生活意识的不断加强及自行车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创新,电动自行车及自行车已经成为全世界最为简单、最为实用和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已经逐步形成一种文化而被更多的人认可。减震结构是多数自行车上必不可少的结构,一般包括前架、后架和减震机构。减震机构主要包括减震弹簧,前架和后架通过轴铰接,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前架和后架铰接,减震弹簧的安装位置和减震自身性能决定自行车的减震性能,在现有技术中鞍座套管与中轴套管固定连接,使得自行车架整体上无法形变和吸收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在骑行中震动很大,在路面条件不好时,容易造成使用者过早的疲劳,影响安全行驶。

卡邦动力有限公司在专利号为200780032187.1中描述了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减震结构,其包括:活塞、筒和位于所述筒内的弹性元件。所述活塞从所述筒的一端延伸,所述筒的另一端通过由两个半壳构成的壳体封闭。安装衬套分别在半壳中和活塞端上一体形成,用于将减震器固定到自行车架。所述活塞在不需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可通过简单的拉伸从所述筒缩回。该减震结构使用在如图1的自行车结构中,该自行车包 括主框架1、承载前轮3的前叉形组件2安装到主框架1.前叉形组件2通过转向杆5连接到车把4.后摆臂6被枢转地安装到主框架1并承载后轮7.减震结构8在主框架1上的上安装部位9与摆臂6的下安装部件之间延伸。车座10通过座杆11被安装到主框架1.

天津锦绣明阳自行车有限公司在201410398795.6中提供了一种可减震的自行车架,包括前叉套筒,鞍座套管,中轴套管,后车架,前叉套筒和鞍座套管之间通过上梁连接,中轴套管和前叉套筒之间通过斜梁连接,后车架与中轴套管铰接,在所述鞍座套管和中轴套管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减震器,在所述中轴套管和上梁之间铰接有第二弹簧减震器;在所述上梁上设有若干定位通孔,所述第二弹簧减震器端部通过安装在所述定位通孔上的紧固件连接所述上梁,该结构理论上可整体形变吸收震动的自行车架。

从上述公开的技术资料中可知,现有的可减震的自行车架减震装置通常需要在车架上安装额外的减震支座。整个行业存在一些技术偏差,总认为自行车车架是整体自行车的框架,需要承重整台车及基本组装单元,因此,行业内的人都是需要额外增设减震支座的这种设计思路,不仅使得减震效果很差,而且也非常不利于自行车的整体简约设计,使得现有的自行车设计美观度不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隐形减震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减震的自行车架通常需要安装额外的减震支座,存在自行车不能整体进行简约设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结构的电动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行车架减震装置通常需要安装额外的减震支座,存在自行车不能整体进行简约设计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隐形减震机构,涉及部件包括车架前部、后叉勾组件和减震装置,后叉勾组件被减震装置连接到车架前部并承载后轮。也就是说,把减震装置设置在车架的框架结构上,不仅可以使得这个自行车可进行整体设计,减少成本增加美观度,而且特别是减震装置直接设置在后叉勾组件上,使得减震直接作于后轮,提升整体减震效果。

减震装置可以通过以下结构连接至车架前部:带有内孔的减震弹簧上支点置入车架端减震支座内腔,对锁螺钉通过衬套和弹簧上支点内孔,紧固后形成铰接点A,同样,减震装置也可以通过以下结构连接至后叉勾组件上:带有内孔的减震弹簧下支点置入后平差端减震支座内腔,对锁螺钉通过衬套和弹簧上支点内孔,紧固后形成铰接点B。车架通过减震弹簧与铰接点A,B形成完整的隐形减震机构。上述的结构不仅节省安装部件,而且装备简单,看上去简洁美观,并且连接牢固。

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隐形减震机构的设计,使车架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可将减震器与车架进行整体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自行车结构示例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隐形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后叉勾组件的一种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4,一种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进一步包括车架前部21、后叉勾组件22和减震装置23,后叉勾组件22被连接到车架前部21并承载后轮24。换句话来说,车架前端21的一端部向后延伸通过减震装置23与后叉勾组件22连接,车架前端21的另一端部向上延伸并承载车座。

请参阅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后叉勾组件的一种实现结构。后叉勾组件22包括第一套筒41、筒状后叉勾31。第一套筒41连接于筒状后叉勾31上,第一套筒41和筒状后叉勾31主体部分呈中空的筒状结构,第一套筒41的一端的端部与筒状后叉勾31的外周面固定连接。第一套筒41和筒状后叉勾23可以为一体式结构,并采用铸钢件。使用时,第一套筒41与减震装置23连接,减震装置23通过连接件直接安装在第一套筒41的对穿孔内。筒状后叉勾31与后轮轴(当后轮驱动时也称为电机轴)35配合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用隐形减震机构,该隐形减震机构包括车架(本实例以第一套筒41、筒状后叉钩31为例,但并非用于限定车架,车架主要是指减震支座连接的车架管材部分)、减震支座和减震弹簧。减震支座进一步包括垂直于管材中心线并相交于中心线的通孔、左右衬套、对锁螺丝。减震支座主体为中空管状,管端通孔用于固定衬套,衬套内孔用于减震弹簧通过对锁螺钉装配后形成铰接。在组装状态,带有内孔的减震弹簧上支点置入车架端减震支座内腔,对锁螺钉通过衬 套和弹簧上支点内孔,紧固后形成铰接点A,同理:带有内孔的减震弹簧下支点置入后平差端减震支座内腔,对锁螺钉通过衬套和弹簧上支点内孔,紧固后形成铰接点B。车架通过减震弹簧与铰接点A,B形成完整的隐形减震机构。本隐形减震机构具有零件少、成本低、整体性强的特点,简约美观。

从图上可清楚可知,上对锁螺母51依次穿过车架前部21的车管上的衬套53和减震装置上设置的通孔,并用上对锁螺丝紧固。下对锁螺母52依次穿过后叉勾组件的第一套筒41上的衬套54和减震装置上设置的通孔,并用下对锁螺丝紧固。

减震结构23如何分别与第一套筒41、车架前部21连接,以上仅是一种实施例,该实施例并非用来局限本实用新型,现有可实现连接结构的,都应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后叉勾组件与车架前端通过减震结构连接。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