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43538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因各车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的位置不一致,存在纵梁表面无法布置悬置安装点的情况,这样就造成悬置需要通过悬置支架上的安装点安装。通常悬置支架只能通过增加料厚、改善材料来提高刚度和强度,这具有一定的限制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辆,不需要改变悬置支架的结构,便可以提高悬置支架的刚度和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纵梁;悬置支架;支架加强件,所述支架加强件连接在所述悬置支架与所述纵梁之间,且所述支架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固定相连,所述第一加强件与所述悬置支架固定,所述第二加强件与所述纵梁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支架加强件,增加了悬置支架处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悬置支架在不同车型上的通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加强件为套筒,所述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套筒法兰,所述套筒法兰的直径大于所述套筒本体的直径,所述套筒法兰与所述悬置支架固定,所述套筒本体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法兰位于所述套筒本体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为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至少部分地包围所述套筒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件的包围所述套筒本体的部分与所述套筒本体焊接固定。

具体地,所述第二加强件位于所述纵梁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套筒的上端向上延伸穿过所述纵梁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纵梁包括:两个“U”形梁,两个所述“U”形梁以开口朝向彼此的方式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加强件的至少一个侧边缘设置有焊接翻边,所述焊接翻边与所述内部空腔的对应壁面焊接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悬置支架与所述纵梁间隔开。

可选地,所述纵梁为车辆的前纵梁。

附图说明

图1是纵梁、悬置支架和支架加强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支架加强件的立体图;

图3是悬置支架和支架加强件的焊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纵梁1、悬置支架2、支架加强件3、第一加强件(套筒)31、套筒本体311、套筒法兰312、第二加强件(加强板)32、焊接翻边321、上翻边3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图1-图3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可以包括纵梁1、悬置支架2和支架加强件3。

支架加强件3连接在悬置支架2与纵梁1之间,使悬置支架2与纵梁1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支架加强件3可以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并且能够显著增加悬置支架2处的刚度和强度。

进一步地,结合图2所示,支架加强件3可以包括第一加强件31和第二加强件32,第一加强件31与第二加强件32固定相连,第一加强件31与悬置支架2固定,第二加强件32与纵梁1固定,由此便将悬置支架2与纵梁1固定在一起。具体地,悬置支架2设置偏离纵梁1设置,第一加强件31可以穿设纵梁1,并与悬置支架2固定,而第二加强件32可以设置在纵梁1内部,第二加强件32同时与第一加强件31和纵梁1固定。支架加强件3沿纵梁1的高度方向布置(即沿图1中的竖直方向布置),由此有利于增加纵梁1的刚度和强度。

在具体实施例中,同一个纵梁1上可以设置多个支架加强件3,并且支架加强件3与悬置支架2的数量一一对应,例如在图1的具体示例中,支架加强件3与悬置支架2的数量均为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支架加强件3,增加了悬置支架2处的刚度和强度,也增加了纵梁1的刚度和强度,同时也可以提高悬置支架2在不同车型上的通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加强件31为套筒31,套筒31为空心结构,由此有利于减轻套筒31的重量。具体地,参照图2-图3所示,套筒31可以包括套筒本体311和套筒法兰312,套筒法兰312的直径大于套筒本体311的直径,套筒法兰312与悬置支架2固定,由此可以增大套筒31与悬置支架2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套筒31与悬置支架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牢靠。进一步地,套筒本体311与第二加强件32固定。

在具体实施例中,套筒法兰312位于套筒本体311的一端,例如在图2中,套筒法兰312位于套筒本体311的上端。

可选地,第二加强件32为加强板32,加强板32至少部分地包围套筒本体311。加强板32上形成有包围套筒本体311的凹部,套筒本体311适于放置在该凹部内,由此便于套筒本体311与加强板32的固定,并且增大了套筒本体311与加强板32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第二加强件32的包围套筒本体311的部分与套筒本体311焊接固定。具体地,可以采用CO2焊将包围套筒本体311的加强板部分与套筒本体311焊接固定。

具体地,加强板32位于纵梁1的内部空腔中,套筒31的上端向上延伸穿过纵梁1的顶面。结合图1来讲,套筒法兰312设置在纵梁1顶面的上方,套筒本体311穿过纵梁1的顶面,换言之,套筒本体311的上端面位于纵梁1顶面的上方,套筒本体311的下端面位于纵梁1顶面的下方。

可选地,纵梁1可以包括两个“U”形梁,两个“U”形梁以开口朝向彼此的方式焊接固定。两个“U”形梁的内部形成上面所说的内部空腔。

可选地,加强板32的至少一个侧边缘设置有焊接翻边321,焊接翻边321与内部空腔的对应壁面焊接固定。

具体来讲,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板32的左侧边缘设置有左侧焊接翻边,左侧焊接翻边与内部空腔的对应左侧壁面焊接固定。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加强板32的右侧边缘设置有右侧焊接翻边321,右侧焊接翻边321与内部空腔的对应右侧壁面焊接固定。又或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加强板32的两个侧边缘(即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分别设置有焊接翻边321,每个焊接翻边321与内部空腔的对应壁面焊接固定,由此有利于提高加强板32与纵梁1之间连接的牢固程度。

可选地,加强板32上还设置有上翻边322,上翻边322适于与纵梁1的内顶壁面焊接固定,由此使得加强板32与纵梁1的固定更加牢固,从而提升了支架加强件3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悬置支架2与纵梁1间隔开,二者之间依靠支架加强件3相固定。

可选地,纵梁1可以是车辆的前纵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纵梁1也可以是车辆的其它纵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