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驾驶室与底盘合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3733阅读:1174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驾驶室与底盘合装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驾驶室与底盘合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现在物流行业发展非常快速,尤其是短距离运输,越来越多的物流公司关注物流配送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因此通常都会在城市设置物流配送中心,每个物流配送中心都会配置物流车,一公里末端配送的交通工具种类非常多,常见的有摩托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等,这些车辆在路上行驶、配送货物,无论从公共安全、能源、环境等方面考虑,都会存在诸多不足和安全隐患,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问题,现在越来越普及新能源汽车用于物流最后一公里的投递。电动汽车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将驾驶室与底盘合装,目前通常是采用吊具直接勾住驾驶室的车门位置,从而将驾驶室提升,将底盘移至驾驶室正下方, 然而吊具将驾驶室下降至底盘上,然而不同型号的驾驶室,车门的位置存在差异,驾驶室的重心位置也存在差异,驾驶室用吊具起吊后整体会倾斜,不利于后续合装,安装时费时费力、装配效率会降低;而且不同型号的驾驶证重心位置存在差异,吊具与车门边框连接起吊后会损坏驾驶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驾驶室与底盘合装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驾驶室与底盘合装生产线,用该生产线装配驾驶室与底盘,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装配效率,驾驶室起吊搬运过程中不会损坏车门边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驾驶室与底盘合装生产线,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盘输送带,所述底盘输送带的末端设有前支架、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后支架的上端之间设有电动葫芦行走轨道,所述电动葫芦行走轨道上设有两个电动葫芦,两个电动葫芦之间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下侧面上设有平行四边形升降支架,平行四边形升降支架的下端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下侧设有吊具,所述的吊具包括吊具框架,吊具框架下端两侧均设有用于驾驶室提升限位的限位臂,两个电动葫芦上的挂钩分别于吊具框架的上端两侧连接;所述底盘输送带的末端还设有台车轨道,所述的台车轨道与底盘输送带垂直分布,所述的台车轨道上设有台车。

驾驶室置于台车上,台车沿着台车轨道移动到底盘输送带末端的前支架的下方,底盘从上一道工位处沿着底盘输送带移动到后支架的下方,电动葫芦带动吊具下降,吊具下端两侧的限位臂插入驾驶室的两侧底部,电动葫芦带动吊具提升,驾驶室与台车完全脱离,电动葫芦沿着电动葫芦行走轨道移动到后支架 的下方,此时驾驶室位于底盘的上方,电动葫芦下降,驾驶室下降到底盘上的目标位置,然后进行合装作业,合装后限位臂与驾驶室分离,电动葫芦将空的吊具起吊并移动到前支架上的初始位置,然后进行下一个驾驶室的起吊、移动、合装,平行四边形升降支架升降确保驾驶室起吊、下降非常平稳,不会损坏车门边框,而且吊具定位精度高,极大的提高了合装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台车的顶面设有矩形框架,所述矩形框架内设有十字形支架,所述十字形支架的中心与台车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台车的顶面设有圆环支撑轨,所述十字形支架的下侧设有四个与圆环支撑轨接触的支撑辊。由于上一个工位上的驾驶室进入到台车上的角度与合装需要的角度存在差异(相差90度),当驾驶室置于台车后,可以通过旋转矩形框架来改变驾驶室的角度,使得驾驶室的角度符合合装时所需要的角度,角度调节非常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台车的一侧设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顶面设有销孔,所述矩形框架的一侧设有销座,所述销座内设有与销孔配合的插销。矩形框架转动调节驾驶室的角度后,通过插销与销孔配合,防止吊具与驾驶室连接时驾驶室的角度发生改变,从而确保吊具与驾驶室的连接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矩形框架、十字形支架的上侧均设有若干用于驾驶室定位的定位支撑块。定位支撑块用于定位驾驶室,使得驾驶室随着台车移动时非常平稳,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吊具与驾驶室的连接精度,使得驾驶室下端与矩形框架之间存在空隙,便于限位臂插入驾驶室下端处。

作为优选,所述台车的侧面设有拉手,所述矩形框架的侧面也设有拉手。台车可以沿着台车轨道自动行走,也可以人工通过拉手拉动台车行走;矩形框架上的拉手便于旋转角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臂呈U形,所述吊具框架的下端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套,所述限位臂的两端一一对应穿过滑套形成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臂的两个端部均设有限位块,限位块的顶面内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臂的中部外侧设有手柄。当台车(驾驶室)移动至前支架的下方时,吊具下降,手动推动限位臂,使得限位臂端部的限位块卡入驾驶室两侧下端的边缘处并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电动葫芦行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段、弯曲段、第二轨道段,弯曲段的两端分别于第一轨道段、第二轨道段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轨道段、弯曲段、第二轨道段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二轨道段在地面上投影位于底盘输送带上,所述第一轨道段在地面上的投影位于台车轨道上。电动葫芦在第一轨道段将吊具起吊,然后经过弯曲段移动到第二轨道段,从而将吊具和驾驶室从台车轨道上移动到底盘的正上方,结构简单、实用,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底盘输送带的顶面与地面平齐,底盘输送带上等间距设有若干组车轮定位凸台。底盘可以通过车轮直接移动到底盘输送带上,省去了吊具,车轮定位凸台用于底盘上的车轮定位,从而确保底盘在底盘输送带上的位置,便于后续合装。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的装配精度高、装配效率高、使用稳定可靠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吊具框架与限位臂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底盘输送带1、车轮定位凸台2、前支架3、后支架4、电动葫芦行走轨道5、第一轨道段50、弯曲段51、第二轨道段52、电动葫芦6、基板7、平行四边形升降支架8、连接座9、吊具10、吊具框架100、限位臂101、台车轨道11、台车12、矩形框架13、十字形支架14、圆环支撑轨15、支撑辊16、限位座17、销座18、插销19、定位支撑块20、拉手21、滑套22、限位块23、限位凸台230、手柄24、底盘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驾驶室与底盘合装生产线,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底盘输送带1,底盘输送带的顶面与地面平齐,底盘输送带上等间距设有若干组车轮定位凸台2,底盘输送带的末端设有前支架3、后支架4,前支架、后支架的上端之间设有电动葫芦行走轨道5,电动葫芦行走轨道5包括第一轨道段50、弯曲段51、第二轨道段52,弯曲段的两端分别于第一轨道段、第二轨道段圆弧过渡连接,第一轨道段、弯曲段、第二轨道段为一体式结构,第二轨道段在地面上投影位于底盘输送带上,第一轨道段在地面上的投影位于台车轨道上;

电动葫芦行走轨道5上设有两个电动葫芦6,两个电动葫芦之间固定有基板7,基板的下侧面上设有平行四边形升降支架8,平行四边形升降支架的下端设有连接座9,连接座的下侧设有吊具10,吊具包括吊具框架100,吊具框架下端两侧均设有用于驾驶室提升限位的限位臂101,两个电动葫芦上的挂钩分别于吊具框架的上端两侧连接;底盘输送带的末端还设有台车轨道11,台车轨道与底盘输送带垂直分布,台车轨道上设有台车12。

如图4所示,台车12的顶面设有矩形框架13,矩形框架内设有十字形支架14,十字形支架的中心与台车的中心转动连接,台车的顶面设有圆环支撑轨15,十字形支架的下侧设有四个与圆环支撑轨接触的支撑辊16;台车的一侧设有限位座17,限位座的顶面设有销孔,矩形框架的一侧设有销座18,销座内设有与销孔配合的插销19;矩形框架、十字形支架的上侧均设有若干用于驾驶室定位的定位支撑块20,台车的侧面设有拉手21,矩形框架的侧面也设有拉手。

如图5所示,限位臂101呈U形,吊具框架的下端设有两个平行的滑套22,限位臂的两端一一对应穿过滑套形成滑动连接,限位臂的两个端部均设有限位块23,限位块的顶面内端设有限位凸台230,限位臂的中部外侧设有手柄24。

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驾驶室置于台车上,台车沿着台车轨道移动到底盘输送带末端的前支架的下方,底盘从上一道工位处沿着底盘输送带移动到后支架的下方,电动葫芦带动吊具下降,人工将吊具下端两侧的限位臂插入驾驶室的两侧底部,电动葫芦带动吊具提升,驾驶室与台车完全脱离并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该高度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限定,电动葫芦沿着电动葫芦行走轨道移动到后支架的下方,此时驾驶室位于底盘的上方,电动葫芦下降,驾驶室下降到底盘25上的目标位置,然后进行合装作业,合装后限位臂与驾驶室分离,电动葫芦将空的吊具起吊并移动到前支架上的初始位置,然后进行下一个驾驶室的起吊、移动、合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的装配精度高、装配效率高、使用稳定可靠的有益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