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单车用脚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8213阅读:21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单车用脚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共享单车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共享单车用脚踏。



背景技术: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可以很充分利用出行使用量较少的自行车,最大化的利用了公共道路通过率,同时起到健康身体的作用,近年来对于共享单车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共享单车用的设备也随之增多,拿共享单车用的脚踏为例,主要用于辅助共享单车的骑行,现如今市面上销售的共享单车用的脚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但还存在着一些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影响使用。

比如没有采用可调节脚踏长度的结构,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脚踏的形状,实用性不高,没有设置踏板和缓冲弹簧,骑行遇到路面颠簸,对脚部的震动冲击力无法进行缓冲,容易造成较强的不舒服感,没有设置扫码带,共享单车上扫码只能在车头和车尾扫,不能更加便捷的在车上即可扫码等,导致使用需求不高,为了解决市面上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急需改善共享单车用的脚踏技术,使之更好的供人们使用,更便捷的服务于共享单车行业,促进共享单车产业的稳步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享单车用脚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脚踏长度、脚部的震动冲击力无法进行缓冲以及共享单车上扫码只能在车头和车尾扫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共享单车用脚踏,包括套壳、辅助架、撑杆和踏板,所述套壳的侧边安装有反光镜和紧固旋钮,且反光镜的下方设置有紧固旋钮,所述套壳上固定有加固杆,所述辅助架通过支杆与套壳相连接,且套壳的内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撑杆的上端固定有螺纹柱,所述撑杆通过轴承与壳体相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撑杆和轴承,且壳体的外部安装有螺纹柱,所述壳体通过加固杆与套壳相连接,所述踏板通过缓冲弹簧与壳体相连接,所述踏板的上表面镶嵌有扫码带。

优选的,所述支杆包括杆体、凹孔和挡块,所述杆体上安装有凹孔,所述杆体的顶部固定有挡块。

优选的,所述凹孔的横截面积与紧固旋钮的横截面积相等,且凹孔均匀分布于杆体上。

优选的,所述挡块的横截面积大于套壳开口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轴承设有两个,关于壳体的中心轴对称,轴承内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撑杆的端口横截面积,且壳体的厚度与套壳和辅助架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踏板的形状为圆弧板状,且踏板的材质为防滑橡胶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共享单车用脚踏,采用可调节脚踏长度的结构,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脚踏的形状,符合各类人群使用,实用性高,设有踏板和缓冲弹簧,骑行遇到路面颠簸,对脚部的震动冲击力能够得到很好的缓冲,不会造成较强的不舒服感,设有扫码带,有效的避免共享单车上扫码只能在车头和车尾扫的问题,能够更加便捷的在车上即可扫码,使之更好的供人们使用,更便捷的服务于共享单车行业,促进共享单车产业的稳步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中:1、套壳,2、反光镜,3紧固旋钮,4、支杆,401、杆体,402、凹孔,403、挡块,5、辅助架,6、螺纹柱,7、壳体,8、加固杆,9、撑杆,10、轴承,11、踏板,12扫码带、13、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共享单车用脚踏,包括套壳1、反光镜2、紧固旋钮3、支杆4、杆体401、凹孔402、挡块403、辅助架5、螺纹柱6、壳体7、加固杆8、撑杆9、轴承10、踏板11、扫码带12和缓冲弹簧13,套壳1的侧边安装有反光镜2和紧固旋钮3,且反光镜2的下方设置有紧固旋钮3,套壳1上固定有加固杆8,辅助架5通过支杆4与套壳1相连接,且套壳1的内部安装有支杆4,支杆4包括杆体401、凹孔402和挡块403,杆体401上安装有凹孔402,凹孔402的横截面积与紧固旋钮3的横截面积相等,且凹孔402均匀分布于杆体401上,需要固定支杆4时,扭动紧固旋钮3进入凹孔402,进而卡住支杆4,在骑行时不会出现支杆4松动的情况,,杆体401的顶部固定有挡块403,挡块403的横截面积大于套壳1开口的横截面积,不会出现将支杆4拉出来的问题,撑杆9的上端固定有螺纹柱6,撑杆9通过轴承10与壳体7相连接,壳体7的内部设置有撑杆9和轴承10,且壳体7的外部安装有螺纹柱6,轴承10设有两个,关于壳体7的中心轴对称,轴承10内部的横截面积小于撑杆9的端口横截面积,且壳体7的厚度与套壳1和辅助架5的高度相等,整个踏板保持水平,踩踏比较方便,采用双个轴承10辅助转动,转动的稳定性比较强,壳体7通过加固杆8与套壳1相连接,踏板11通过缓冲弹簧13与壳体7相连接,踏板11的形状为圆弧板状,方便人们踩踏,且踏板11的材质为防滑橡胶材料,骑行遇到路面颠簸,缓冲弹簧13对脚部的震动冲击力能够得到很好的缓冲,不会对脚部造成较强的不舒服感,采用防滑橡胶材料,不会再骑行时出现鞋与踏板11之间打滑的问题,踏板11的上表面镶嵌有扫码带12。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共享单车用脚踏时,将螺纹柱6安装到共享单车曲柄上,松开紧固旋钮3,将辅助架5上的支杆4从套壳1中拉出到合适的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脚踏板的长度,适合各类人群舒适使用,支杆4的杆体401上设有凹孔402,可配合紧固旋钮3进入,进而卡住支杆4,在骑行时不会出现支杆4松动的情况,若想调整脚部的舒适度时,可通过转动套壳1,进而壳体7上的轴承10与撑杆9转动,将踏板11翻转到正上方,采用双个轴承10辅助转动,转动的稳定性比较强,通过缓冲弹簧13连接壳体7和踏板11,脚部踩在踏板11上,能够使力得到缓冲,而且骑行在颠簸的路段也可很好的对脚部进行冲击力的缓冲,舒适度比较高,踏板11上还设置有扫码带12,可以将二维码安装在扫码带12上,方便人们进行扫码,这就是共享单车用脚踏工作的整个过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