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式自平衡可变形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136发布日期:2018-08-29 00:52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轮式自平衡可变形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机器人在探索,救援,作战等领域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这些领域的主要特点是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些环境中执行侦查任务往往伴随着极高的风险,时刻威胁着侦查人员的生命安全。

目前引用较多的侦查机器人为履带式或轮式机器人,而轮式机器人多以四轮为主。履带式越障能力强,但是速度低;轮式速度较快,但是越障能力不足。

2015年林群煦等公开了一种《自平衡两轮机器人》,该实用新型是一种纵向布置的两轮式自平衡机器人,可在狭小空间中通过,但是灵活性和通过性较差。

沈轲飏在《一种可投掷轮式侦查机器人的设计》(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一文中提出了一种两轮式侦查机器人,采用一种螺旋式的移动轮,两个轮子中部装有平衡杆,具有一定的越障能力,但是面对台阶沟壑时,越障能力明显不足。同时,螺旋式的轮子振动噪声较大,灵活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轮式自平衡可变形机器人,解决了危险复杂地形的不便侦查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两轮式自平衡可变形机器人,包括中控舱、两个驱动舱、两个驱动轮、两个变形爪轮和两个丝杠电机,两个驱动舱对称设置在中控舱两侧,与中控舱固连,驱动舱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座和驱动舱外壳,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驱动舱外壳内,驱动电机输出轴与驱动轮固连,两个变形爪轮分别设置在两个驱动轮的外侧,变形爪轮与驱动轮的轮毂连接。丝杠电机位于驱动轮和驱动舱之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根据液压减震器原理设计一种可张开式变形爪轮,在面对复杂地形,障碍时,可用变形爪轮替代驱动轮提高通过性;(2)变形爪轮与驱动轮集成于一体,结构轻巧便捷,控制简单;(3) 带有偏心自平衡机构,用于抵消电机转矩,保持本体姿态平衡与稳定;(4)结构紧凑,体积小,隐蔽性好,便于携带,空投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轮式自平衡可变形机器人整体外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轮式自平衡可变形机器人变形后的整体外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爪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变形爪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自平衡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控舱的模块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轮式自平衡可变形机器人包括中控舱 1、两个驱动舱2、两个驱动轮3、两个变形爪轮5和两个丝杠电机,两个驱动舱 2对称设置在中控舱1两侧,通过螺栓与中控舱1固连,驱动舱2包括驱动电机、电机座和驱动舱外壳,驱动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驱动舱外壳内,驱动电机输出轴与驱动轮3固连,两个变形爪轮5分别设置在两个驱动轮3的外侧,变形爪轮 5与驱动轮3的轮毂连接。丝杠电机位于驱动轮3和驱动舱2之间。

结合图6,所述中控舱1包括传感器、主控板、陀螺仪、偏心自平衡机构,中控舱外壳、传感器、主控板和偏心自平衡机构均设置在中控舱外壳内。主控板分别与传感器、陀螺仪、偏心自平衡机构连接,主控板与驱动电机相连。机器人作业时,通过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信号,将信号发送给主控板,同时通过陀螺仪采集自身姿态位置信息,将信号传递至主控板。通过主控板控制驱动电机以及偏心自平衡机构,实现机器的运动以及对自身姿态的控制。

结合图4,所述变形爪轮5包括环形基座22、限位保护罩27、丝杠24、N 个可伸缩爪23和M个连杆25,其中M=N,N≥3;环形基座22外壁均匀分布P 个连接卡口,N个可伸缩爪23一端分别与环形基座22的连接卡口铰接,P=N,丝杠24设置在限位保护罩27内,一端伸出限位保护罩27并穿过环形基座22 与丝杠电机固连,限位保护罩27一端固定在环形基座22中心,限位保护罩27 外侧壁上均匀分布若干个滑槽,M个连杆25一端通过丝杠螺母26穿过所述滑槽与丝杠24连接,另一端与可伸缩爪23外壁铰接。环形基座22与驱动轮3的轮毂连接,通过丝杠电机驱动丝杠24,将丝杠24的转动转化为丝杠螺母26的直线运动,完成变形动作。

结合图3,所述可伸缩爪23包括橡胶垫6、受撞头7、伸缩轴8、端盖9、外管10、油封11、轴承12、蓄压海绵13、活塞头15、内管17、弹簧19、逆止阀20、注油塞21、连接件4,内管17嵌套在外管10内,内管17长度小于外管 10长度,逆止阀20自外管10底部伸入,并嵌入内管17底部,端盖9中心设有通孔,端盖9固定在外管10的顶部,弹簧19设置于内管17内,其一端与逆止阀20固连,另一端嵌套在活塞头15上,伸缩轴8底部通过键与活塞头15固连,顶部穿过端盖9的通孔伸出外管10,并与受撞头7通过销连接,橡胶垫6嵌套在受撞头7上,轴套套在伸缩轴8上,且位于外管10内,保证伸缩轴8的同心度,轴承12固定在轴套上,蓄压海绵13设置在轴套和外管10之间,轴套和伸缩轴8之间设有油封11,内管17中装有液压油18,注油塞21设置在逆止阀20 内,用于添加更换液压油18。内管17侧壁上开有一个回油孔14和三个排油孔 16。逆止阀20底部通过连接4与环形基座22的连接卡口铰接。

结合图5,所述偏心自平衡机构包括外定子、轮毂电机29、电机端盖30、杆31、偏心质量块32和滚子33,外定子嵌套在中控舱1的中心轴线处,外定子为无盖圆柱形盒体,其内壁开有一圈滚子槽28,轮毂电机29通过螺栓固定于外定子中心,电机端盖30套在轮毂电机29上,通过螺栓连接,杆31上装有偏心质量块32,杆31一端与电机端盖30固连,另一端装有滚子33,滚子33在外定子上的滚子槽28内滚动。

在平坦路面行驶时,变形爪轮5处于收缩状态,由驱动轮3驱动,轮毂电机 29带动电机端盖30、杆31、偏心质量块32和转子33反向转动,抵消驱动电机的扭矩。越障时,由丝杠电机带动丝杠24转动,再由丝杠24的转动转化为丝杠螺母26的直线运动,将连杆25张开,同时,丝杠螺母26运动到死点位置,自动锁死,机器人转为爪轮驱动。伸缩轴8遇到凸起、沟壑等障碍时,可压缩变形,提高通过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