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疲劳矿山机械履带铁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56438发布日期:2018-07-31 19:5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齿,特别是涉及耐疲劳矿山机械履带铁齿。



背景技术:

矿山机械履带铁齿,是指深埋在矿山机械履带内部,充当支撑骨架,与机器承重轮、传动轮嵌接传递动力、支撑机器重量的金属构件,主要应用于大型矿山机械的履带传动机构中。

公告号为CN10227561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橡胶履带铁齿,包括过桥,在过桥的两侧分别连体设置左翼部和右翼部,在过桥和左翼部之间设有凸出与过桥正面的左导向凸台,在过桥和右翼部之间设有凸出与过桥正面的右导向凸台。

现有的机械履带铁齿通过左、右导向凸台形成间隙供传动轮嵌接配合,将传动轮限位并传递动力。而承重轮为对称的两个,分别受到左导向凸台和右导向凸台的外侧壁的限位作用,在经过较为崎岖或倾斜程度较大的路面时,承重轮可能会相对其中一个导向凸台发生一定程度的偏移,甚至导致与履带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疲劳矿山机械履带铁齿,具有抗偏移能力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耐疲劳矿山机械履带铁齿,包括过桥、位于过桥两侧的左翼部和右翼部,在过桥和左翼部之间设有凸出于左翼部上表面的左导向凸台,在过桥和右翼部之间设有凸出于右翼部上表面的右导向凸台,所述左翼部上设有位于左导向凸台左侧的左承重凸台,在右翼部上设有位于右导向凸台右侧的右承重凸台。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橡胶注塑将耐疲劳矿山机械履带铁齿埋设于履带中,其中左导向凸台、右导向凸台、左承重凸台以及右承重凸台突出于履带表面之外;左导向凸台、右导向凸台以及它们所形成的间隙供传动轮嵌接配合,传递传动轮产生的动力并使履带滚动;左承重凸台、左导向凸台以及它们所形成的间隙供左侧的承重轮嵌接配合,右承重凸台、右导向凸台以及它们所形成的间隙与右侧的承重轮嵌接配合;假设此时承重轮向左侧偏移,将会有两处产生阻止其偏移的受力,其一为左承重凸台与承重轮的外侧端面抵接,其二为右导向凸台与右承重凸台的内侧端面的抵接;两处施力可以同时产生,也可以其中一处作为主要受力,另一处作为防偏移过大的辅助防护受力,以此大大的增强了履带的抗偏移能力;大大提高了履带在运作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导向凸台与左承重凸台均设为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四棱柱有两条对角的棱突出于左翼部之外;右导向凸台与右承重凸台均设为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四棱柱有两条对角的棱突出于右翼部之外。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耐疲劳矿山机械履带铁齿向其前后两侧伸出4个齿状结构,当多条铁齿平行地埋设于履带之中时,伸出的齿状结构间接地降低了铁齿之间的距离,使得铁齿与传动轮或者承重轮的连接更为紧密,具有较好的防止履带从传动轮或者承重轮脱落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桥的周向面上设置有通孔。

采用上述方案,橡胶履带注塑成型时,橡胶进入通孔中,增大了履带与铁齿的接触面积,使得铁齿与履带的连接更加紧密不易发生相对运动,增加了履带在滚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通孔的孔径设为从通孔的中心沿轴向至通孔的开口逐渐增大。

在履带滚动过程中,履带的位于通孔内部的部分受到其与铁齿的相互作用力,其边线部分在履带滚动过程中可能发生开裂,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履带的位于通孔内部的部分与铁齿之间的作用力的方向改变,该作用力作用于该边线部分的分力较小,使得该边线部分不易开裂。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承重凸台的上表面设为朝向左导向凸台所在的一侧倾斜的斜面,所述右承重凸台的上表面设为朝向右导向凸台所在的一侧倾斜的斜面。

采用上述方案,在安装履带以及履带滚动时,通过斜面可以引导左侧的承重轮定位至左承重凸台与左导向凸台所形成的凹槽中;引导右侧的承重轮定位至右承重凸台与右导向凸台所形成的凹槽中。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翼部上设有与左承重凸台同侧的左加强块,所述右翼部上设有与右承重凸台同侧的右加强块。

在履带的滚动过程中,主要受到承重轮对其施加的作用于左承重凸台以及右承重凸台的力,可能使铁齿发生弯曲,采用上述方案,增加左承重凸台以及右承重凸台的抗压强度,使得铁齿不易发生弯曲。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左翼部与右翼部的底面设有减重槽。

采用上述方案,减重槽位于加强块的背面,在保证了铁齿的结构强度的情况下,使得铁齿的重量减轻,从而提高了履带的传动效率,使得履带的运行更加节能、快速。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桥的底部设有长条形凸台。

在履带的滚动过程中,通过传动轮的传动,履带与铁齿之间发生沿履带运行方向的相互作用力,采用上述方案,使得铁齿通过长条形凸台更深地埋设于履带中,分散了履带与铁齿之间发生的沿履带运行方向的相互作用力,使得铁齿不易从履带中脱出,经久耐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长条形凸台的周向面上设有多条水平齿槽。

在履带的滚动过程中,机器的压力反复地作用于履带上,使得履带与铁齿之间发生垂直于履带内表面的作用力,可能使铁齿从履带中脱出,采用上述方案,将铁齿埋设于履带时,橡胶嵌入水平齿槽之中,这部分橡胶与齿槽紧密贴合,分散了履带与铁齿之间发生的垂直于履带内表面的作用力,使得铁齿不易从履带中脱出,更加经久耐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对机器的传动轮与承重轮起到良好的限位效果;铁齿与履带连接紧密,不易脱出;强度高;重量轻,履带传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图1在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中:1、过桥;11、通孔;12、长条形凸台;121、水平齿槽;2、左翼部;21、左导向凸台;22、左承重凸台;23、左加强块;3、右翼部;31、右导向凸台;32、右承重凸台;33、右加强块;4、减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耐疲劳矿山机械履带铁齿,如图1所示,包括过桥1、位于过桥1两侧的左翼部2和右翼部3,过桥1的周向面上设置有通孔11。

过桥1和左翼部2之间设有凸出于左翼部2上表面的左导向凸台21以及位于左导向凸台21左侧的左承重凸台22,左承重凸台22的上表面设为朝向左导向凸台21所在的一侧倾斜的斜面,左导向凸台21与左承重凸台22均设为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

过桥1和右翼部3之间设有凸出于右翼部3上表面的右导向凸台31以及位于右导向凸台31右侧的右承重凸台32,右承重凸台32的上表面设为朝向右导向凸台31所在的一侧倾斜的斜面,右导向凸台31与右承重凸台32均设为横截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

左翼部2上设有与左承重凸台22同侧的左加强块23, 右翼部3上设有与右承重凸台32同侧的右加强块33。

参照图1和图2,过桥1的底部设有长条形凸台12,长条形凸台12的周向面上设有多条水平齿槽121。

参照图2,通孔11的孔径设为从通孔11的中心往至通孔11的开口逐渐增大。

参照图3,左导向凸台21与左承重凸台22分别有两条对角的棱突出于左翼部2之外,右导向凸台31与右承重凸台32分别有两条对角的棱突出于右翼部3之外。

左翼部2与右翼部3的底面设有减重槽4。

工作原理:参照图1,通过橡胶注塑将多条耐疲劳矿山机械履带铁齿平行地埋设于橡胶履带中,其中左导向凸台21、右导向凸台31、左承重凸台22以及右承重凸台32突出于履带表面之外;机器的传动轮嵌接于左导向凸台21与右导向凸台31所形成的间隙中,传动轮产生的动力带动履带滚动;左侧的承重轮嵌接于左承重凸台22与左导向凸台21所形成的间隙中,右侧的承重轮嵌接于右承重凸台32与右导向凸台31所形成的间隙中。

当承重轮向左侧偏移,铁齿对承重轮的抵抗受力会随距离变化:若左承重轮的外侧面与右承重轮的内侧面的距离小于左承重凸台22的右侧面与右导向凸台31的右侧面的距离,则右导向凸台31的右侧面与右承重轮的内侧面抵接,并阻止承重轮发生偏移;若左承重轮的外侧面与右承重轮的外侧面的距离大于左承重凸台22的右侧面与右导向凸台31的右侧面的距离,则左承重凸台22的右侧面与左承重轮的外侧面抵接,并阻止承重轮发生偏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