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支撑加强拱形构件的车顶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4512发布日期:2018-07-27 19:56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本文大体上涉及包括支撑加强拱形构件的车顶框架。



背景技术:

车辆可以包括限定多个车门开口的车身。车身可以包括车顶、地板和多个支柱。支柱可以通过车门开口彼此间隔开。换句话说,支柱可以设置在车门开口的相对侧上。典型地,支柱包括分离两个车门开口并从地板延伸到车身顶部的b-柱。支柱还包括位于车门开口的相对侧上的与b-柱隔开的a-柱和c-柱。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结构,包括:

车身;

车顶框架,所述车顶框架包括彼此间隔开并连接到所述车身的两个侧构件;

两个横向构件,所述两个横向构件彼此间隔开并且都从一个侧构件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所述横向构件朝向彼此拱起并且每个都在所述侧构件之间具有顶点;以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到所述顶点并且从一个侧构件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侧构件朝向彼此拱起,并且每个所述侧构件都包括在所述横向构件之间的顶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侧构件的所述顶点与所述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大体共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侧构件的所述顶点和所述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大体共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连接到每个侧构件的所述顶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连接到每个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到一个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的第一构件和连接到另一个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的第二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各自从一个侧构件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并且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连接到每个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大体共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横向构件连接到每个侧构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顶框架,包括:

两个侧构件,所述两个侧构件彼此间隔开并且连接到所述车身;

两个横向构件,所述两个横向构件彼此间隔开并且都从一个侧构件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所述横向构件朝向彼此拱起并且每个都在所述侧构件之间具有顶点;以及

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到所述顶点并且从一个侧构件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侧构件朝向彼此拱起并且每个都包括位于所述横向构件之间的顶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侧构件的所述顶点与所述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大体共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侧构件的所述顶点和所述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大体共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连接到每个侧构件的所述顶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连接到每个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连接到一个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的第一构件和连接到另一个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的第二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各自从一个侧构件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并且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连接到每个侧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横向构件的所述顶点大体共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所述横向构件连接到每个侧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车辆结构的车辆的透视图,车辆结构包括车身和支撑在车身上的车顶组件;

图2是车辆结构的车顶框架的透视图,车辆结构包括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侧构件、从一个侧构件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的两个横向构件、从一个侧构件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的支撑件以及在每个侧构件和每个横向构件上的顶点;

图3是车辆结构的车顶框架的图2的透视图;

图4是车顶框架的一个侧构件的图2的侧视图,该侧构件包括第一端和沿着纵向轴线与第一端间隔开的第二端;

图5是车顶框架的图2的主视图,其中支撑件与每个侧构件的顶点和每个横向构件的顶点大体共面;

图6是当沿着横向轴线施加力时,包括通过车顶框架从一个侧构件到另一个侧构件的力分布的车顶框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几个视图中表示相同的部件,车辆12的车辆结构10包括车身14和车顶框架16。车顶框架16包括两个侧构件18、两个横向构件20以及支撑件22。两个侧构件18彼此间隔开并且均连接至车身14。两个横向构件20彼此间隔开并且均从一个侧构件18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18。横向构件20朝向彼此拱起并且每个在侧构件18之间具有顶点24。支撑件22连接到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并且从一个侧构件18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18。

在车辆碰撞期间,例如侧面碰撞,车顶框架16可能受到冲击并且偏置向车辆12的乘客舱。当车顶框架16受到冲击时,车顶框架16管理冲击力,以帮助吸收车辆冲击的能量并减少向乘客舱内的侵入。由于支撑件22从一个侧构件18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18,因此横向构件20和支撑件22加强了侧构件18。具体而言,当侧构件18中的一个受到冲击时,横向构件20和/或支撑件22将力分配到另一个侧构件18,使得另一个侧构件18加强受冲击的侧构件18。此外,因为支撑件22连接到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所以支撑件22可以有助于将冲击力分配到整个车顶框架16,如下所述,这可以增加车顶框架16的车顶承压强度。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和公路安全保险研究所(iihs)对车顶承压强度要求进行了标准化。

通过横向构件20和支撑件22的这种加强可以允许消除b-柱,这有助于为乘客提供全景视野。例如,图1-6所示的车辆12不包括b-柱。朝向彼此拱起的横向构件20可以协助为乘客提供全景视野。例如,全景视野在自动驾驶车辆中可能是有用的。

车辆12可以例如是任何适合类型的机动车。车辆12可以包括沿着车顶框架16的横向轴线a彼此间隔开的两个侧面。车顶框架16可以包括横向于横向轴线a延伸的纵向轴线l。车辆12的两个侧面可以横向于横向轴线a延伸。例如,两个侧面可以各自沿着纵向轴线l延长。

如图1所示,车辆12可以包括车辆结构10,该车辆结构10包括车身14和连接到车身14的车顶组件26。如下面进一步阐述的,车顶组件26包括车顶框架16和支撑在车顶框架16上的外部面板28。

参考图1,车身14可以包括前护板30和沿着纵向轴线l与前护板30间隔开的后护板32。具体地,车身14可以在车辆12的每一侧包括一个前护板30和一个后护板32。换句话说,车身14可以包括在车辆12的一侧上的一个前护板30和一个后护板32以及在车辆12的另一侧上的另一个前护板30和另一个后护板32。前护板30沿着横向轴线a彼此间隔开,并且后护板32沿着横向轴线a彼此间隔开。

车身14可以包括将车顶框架16连接到护板30、32的多个支架34。一个支架34可以连接到每个护板。例如,车辆12的每一侧可以包括两个支架34,例如,附接到前护板30的一个支架34和附接到后护板32的另一个支架34。每个支架34可以从车身14(即护板30、32)以任何适当的角度朝车顶组件26延伸。如下所述,支架34可以有助于将车身14连接到车顶组件26。支架34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到每个护板,例如点焊、铆接等。

车身14可以包括设置在车辆12的每一侧上的前护板30和后护板32之间的至少一个车门开口36。车身14可以包括至少一个车门46、48,所述至少一个车门46、48在车辆12的每一侧延伸穿过车门开口36。车辆12每一侧上的车门46、48可以从前护板30延伸至后护板32。车门46、48可以铰接到(即围绕旋转)限定车门开口36的车身14的任何合适的部件,例如前护板30、后护板32等。

车门46、48可以包括前侧38、与前侧38间隔开的后侧40以及彼此间隔开并且延伸到车门46、48的前侧38和后侧40的顶侧42和底侧44。

车辆12可以在车辆12的每一侧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车门。车辆12的两个侧面可以具有相同数量的车门。例如,车身14可以包括:沿着纵向轴线l从前护板30部分地延伸到后护板32的前车门46,以及沿着纵向轴线l从前车门46延伸到后护板32的后车门48,如图1所示。换句话说,前车门46的前侧38可以与前护板30相邻,并且前车门46的后侧40可以与前护板30和后护板32两者间隔开。另外,如图1所示,后车门48的前侧38可以与前车门46的后侧40相邻,并且后车门48的后侧40可以与后护板32相邻。

车门46、48包括车门内板(未示出)和附接到车门内板的车门外板50。车门外板50沿着车门46、48的侧面固定到车门内板,例如可以与车门内板凸缘连接。具体地,车门外板50可以沿着车门46、48的前侧、后侧和底侧38、40、44被固定到车门内板。车门外板50在车门46、48上与乘客间隔开,例如位于车门46、48的外侧上。车门外板50从前侧38延伸到后侧40,并且从顶侧42延伸到底侧44。

车门内板设置在车门外板50与乘客之间,即在车门46、48的内侧。车门内板从前侧38延伸到后侧40,并且从顶侧42延伸到底侧44。

车门外板50和车门内板在其间限定了空腔(未示出)。换句话说,车门外板50可以在车门46、48的侧面之间与车门内板间隔开。

参考图1,车门46、48可以包括设置在空腔中的加强构件52。加强构件52可以从车门46、48的顶侧42延伸到底侧44。加强构件52可以与前护板30和后护板32两者间隔开。例如,前车门46的加强构件52可以设置在前车门46的后侧40上,并且后车门48的加强构件52可以设置在后车门48的前侧38上。前车门46的加强构件52与后车门48的加强构件52相邻。如下所述,加强构件52可以是与车顶框架16相同或不同的材料。

车门46、48可以包括从车门46、48的前侧38延伸到后侧40的玻璃面板54。玻璃面板54可以能够相对于车门46、48(例如顶侧42)滑动以缩回到车门46、48中。换句话说,玻璃面板54可以升高和降低。

参考图1,车顶框架16可以沿着纵向轴线l从车辆12的前护板30延伸到后护板32。另外,车顶框架16可以沿着横向轴线a从车辆12的一侧延伸到另一侧。换句话说,车顶组件26可以延伸到每个护板30、32。

继续参考图1,车顶框架16可以在车辆12的每侧上包括通过车门开口36彼此隔开的多个支柱。具体地,部分侧面构件18可以是支柱。车顶可以在车辆12的每一侧上具有相同数量的支柱。支柱可以设置在车门开口36的相对侧上。换句话说,支柱可以邻近护板30、32设置,即,前护板30和后护板32。例如,支柱可以包括邻近前护板30的a-柱56和邻近后护板32的c-柱58。换句话说,a-柱56可以在车门开口36的相对侧上与c-柱58间隔开。

继续参照图1,车顶组件26可以包括车顶框架16和连接到车顶框架16的至少一个外部面板28。外部面板28可以覆盖车顶框架16。换句话说,外部面板28可以从前护板30沿着车顶框架16延伸到后护板32,并且可以穿过车顶框架16从一侧延伸到另一侧。外部面板28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到车顶框架16,例如焊接、螺钉、铆钉等。

外部面板28可以由任何合适类型的材料形成。例如,外部面板28可以由钢形成。或者,外部面板28可以由铝、玻璃纤维、碳纤维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材料形成。

外部面板28可以是单个连续单元,例如单个金属片。或者,外部面板28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多个区段,即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区段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彼此连接,例如焊接、螺钉、铆钉等。

车顶框架16可以沿纵向轴线l和横向轴线a两者成拱形。换言之,如下所述,车顶框架16的每个构件,例如侧构件18和横向构件20可以是拱形的。例如,如图4所示,车顶框架16可以沿纵向轴线l远离车身14拱起,即从前护板30到后护板32。在这种情况下,车顶框架16可以在横向轴线a上与车身14间隔开的距离比邻近支柱(例如a-柱56和c-柱58)处的距离更远。另外,如图5所示,车顶组件26可以沿着横向轴线a远离车身14拱起。换句话说,车顶组件26可以在纵向轴线l上与车身14间隔开的距离比邻近护板30、32(例如前护板30或后护板32)处的距离更远。车顶框架16可以是拱形的,使得车顶框架16可以协助乘客进入和/或离开车辆12。

参照图2和图3,两个侧构件18可以沿着横向轴线a彼此间隔开。例如,一个侧构件18可以设置在车辆12的一侧上,并且另一个侧构件18可以设置在车辆12的另一侧上。每个侧构件18可以从纵向轴线l隔开。如图4所示,每个侧构件18可以在车辆12一侧或另一侧上沿着纵向轴线l从前护板30到后护板32延长。

每个侧构件18可以包括第一端60和与第一端60隔开的第二端62。每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可以与a-柱56相同。如图4所示,每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可以设置在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前护板30附近。具体地,每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可抵靠并固定到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上的前护板30上的支架34上。

每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可以与c-柱58相同。例如,如图4所示,每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可以设置在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后护板32附近。作为另一个示例,每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可以设置在车辆12的一侧上的后护板32上的支架34附近。

如图2和3所示,侧构件18可以各自具有拱形形状。如图2和3所示,每个侧构件18可以包括设置在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和第二端62之间的顶点64。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可以设置在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前护板30和后护板32之间。

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可以设置在两个横向构件20之间。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可以设置在横横向轴线a上,如图6所示。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可以在横向于纵向轴线l和横向轴线a两者的方向上与车身14间隔开。例如,如图4所示,每个侧构件18可以在远离侧构件18的每个端部(即第一端60和第二端62)的弯曲路径中延伸到顶点64。

参照图6,两个侧构件18可以朝向彼此拱起。例如,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可以设置在纵向轴线l与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之间。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可以设置在纵向轴线l与车辆12的一侧之间,并且另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可以设置在纵向轴线l与车辆12的另一侧之间。

参考图2和图3,两个横向构件20可以沿着纵向轴线l彼此间隔开。例如,每个横向构件20可以从横向轴线a间隔开。如上所述,两个横向构件20可以沿着横向轴线a从一个侧构件18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18。

继续参照图2和图3,每个横向构件20可以包括第一端66和沿着横向轴线a与第一端66间隔开的第二端68。一个横向构件20的第一端66可以设置在车辆12的一侧的前护板30和一个侧面构件18的顶点64之间,并且另一个横向构件20的第一端66可以设置在另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和车辆12一侧的后护板32之间。另外,一个横向构件20的第二端68可以设置在车辆12的另一侧的前护板30和另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之间,并且另一个横向构件20的第二端68可以设置在另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和车辆12的另一侧的后护板32之间。一个横向构件20例如设置在前护板30和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之间,如图2所示,并且另一个横向构件20例如设置在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和后护板32之间,如图3所示。

每个横向构件20可以连接到每个侧构件18。特别地,每个横向构件20的第一端66可以连接到一个侧构件18,并且每个横向构件20的第二端68可以连接到另一个侧构件18。每个横向构件20,即第一端66和第二端68,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到每个侧构件18,例如焊接、螺钉、螺栓、铆钉等。

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可以设置在每个横向构件20的第一端66和第二端68之间。例如,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可以设置在纵向轴线l上,如图6所示。如上所述,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可以设置在两个侧构件18之间。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可以在横向于纵向轴线l和横向轴线a两者的方向上与车身14间隔开。例如,每个横向构件20可以以远离横向构件20的每个端部(即第一端66和第二端68)的弧形路径延伸到顶点24。换句话说,如图2和3所示,横向构件20可以分别具有拱形。

如上所述,横向构件20可以朝向彼此拱起。例如,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可以比每个横向构件20的第一端66和第二端68更靠近横向轴线a设置。换句话说,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可以设置在横向构件20的端部(即第一端66和第二端68)与横向轴线a之间的纵向轴线l上,如图6所示。

参照图2和图3,支撑件22可以包括连接到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的第一构件70和连接到另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的第二构件72。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到一个或另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例如焊接、螺钉、螺栓、铆钉等。

继续参照图2和图3,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可以从一个侧构件18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18。例如,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可以沿着横向轴线a从一个侧构件18到另一个侧构件18延长。第一构件70可以沿着横向轴线a与第二构件72部分间隔开。换句话说,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可以在两个侧构件18之间彼此间隔开,例如在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处。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可以在每个侧构件18处朝向彼此会聚。例如,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可以在每个侧构件18处彼此连接。

继续参考图2和图3,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即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可以包括相对于彼此成角度的第一腿状部74和第二腿状部76。例如,第一腿状部74可以从一个侧构件18倾斜地(即以一定角度)延伸到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并且第二腿状部76可以从另一个侧构件18倾斜地(即以一定角度)延伸到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每个腿状部可以从一个或另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倾斜地(即以一定角度)延伸到一个或另一个横构件20的顶点24。每个构件70、72的第一腿状部74和第二腿状部76在一个或另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处彼此会合。第一腿状部74和第二腿状部76可以是整体的,即连续的一件式构造。可选地,第一腿状部74和第二腿状部76可以是固定在一起(例如焊接、紧固等)的单独部件。

参照图6,支撑件22的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可以限定空隙78。空隙78可以在横向于纵向轴线l和横向轴线a两者的方向上(即沿着从车顶组件26朝向车身14的方向)延伸穿过支撑件22。空隙78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空隙78可以具有钻石形形状。或者,空隙78可以具有平行四边形形状、菱形形状或任何其它合适的形状。

支撑件22可连接到每个侧构件18。具体地,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即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可以连接到每个侧构件18。例如,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即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可以连接到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换句话说,支撑件22可以连接到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例如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的支撑件22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例如焊接、螺钉、螺栓、铆钉等)连接到每个侧构件18,例如每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

参考图5,侧构件18的顶点64和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可以大致彼此共面。例如,支撑件22可以在平面p中(在图5中标识)从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以及从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延伸到达另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64,例如沿着横向轴线a以及沿着纵向轴线l。换句话说,支撑件22可以与侧构件18的顶点64以及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大致共面。

每个横向构件20、侧构件18和支撑件22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类型的材料形成。例如,每个横向构件20、侧构件18和支撑件22可以由金属形成。作为另一个示例,横向构件20、侧构件18和支撑件22中的每一个可以由铝、钢或者任何其他合适的金属形成。作为又一个示例,横向构件20、侧构件18和支撑件22中的每一个可以由挤制铝、铝合金或任何其它合适类型的铝形成。可选地,横向构件20、侧构件18和支撑件22中的每一个可以由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或任何其他合适类型的材料形成。

如上所述,车顶组件26可以连接到车身14。例如,车顶框架16的每个侧构件18可以连接到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的护板30、32的支架34。换句话说,每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可以连接到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前护板30的支架34,并且每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可以连接到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的后护板32的支架34。可选地,每个侧构件18可以连接到车辆12的一侧或另一侧的每个护板。车顶组件26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连接到车身14,例如焊接、螺钉、铆钉等。

参考图1,车顶组件26可以限定挡风玻璃开口80和与挡风玻璃开口80间隔开的后窗玻璃开口82。挡风玻璃开口80可以从一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沿着横向轴线a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换句话说,挡风玻璃开口80可以从车辆12的一侧上的a-柱56延伸到车辆12的另一侧上的a-柱56。另外,挡风玻璃开口80可以沿着车辆12的纵向轴线l从每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即每个a-柱56)延伸到一个横向构件20,例如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挡风玻璃开口80可以提供从车辆12的一侧的a-柱56到车辆12的另一侧的a-柱56的全景(即无障碍)视野。

挡风玻璃开口80可以支撑延伸穿过挡风玻璃开口80的挡风玻璃84。换句话说,挡风玻璃84可以沿着横向轴线a延伸到每个a-柱56并且沿着纵向轴线l从每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即每个a-柱56)延伸到一个横向构件20,例如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

参照图1,后窗玻璃开口82可以从一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沿着横向轴线a延伸到另一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换句话说,后窗玻璃开口82可以从车辆12的一侧上的c-柱58延伸到车辆12的另一侧上的c-柱58。另外,后窗玻璃开口82可以沿着车辆12的纵向轴线l从每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即每个c-柱58)延伸到另一个横向构件20,例如另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后窗玻璃开口82可以通过支撑件22沿着纵向轴线l与挡风玻璃开口80间隔开。后窗玻璃开口82可以提供从车辆12的一侧的c-柱58到车辆12的另一侧的c-柱58的全景(即无障碍)视野。

后窗玻璃开口82可以支撑延伸穿过后窗玻璃开口82的后窗玻璃86。换句话说,后窗玻璃86可以沿着横向轴线a延伸到每个c-柱58并且沿着纵向轴线l从每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即每个c-柱58)延伸到另一个横向构件20,例如一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

参考图1,车顶组件26和车身14可以在车辆12的每一侧上限定车门窗口88。车门窗口88可以沿纵向轴线l从a-柱56延伸到c-柱58,即从一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延伸到第二端62。另外,车门窗口88可以从车门46、48的顶侧42延伸到车顶组件26,即一个侧构件18或另一个侧构件18。车门窗口88可以提供从a-柱56到c-柱58的全景(即无障碍)视野。

车门46、48的玻璃面板54可以从车门46、48的顶侧42穿过车门窗口88延伸到车顶组件26,即一个侧构件18或另一个侧构件18。另外,车门46、48的玻璃面板54可以在从a-柱56到c-柱58的方向上延伸。例如,如图1所示,前车门46的玻璃面板54可以从a-柱56延伸到前车门46的后侧40,并且后车门48的玻璃面板54可以从c-柱58延伸到后车门48的前侧38。

参考图6,车顶组件26(即车顶框架16)在车辆碰撞期间可能受到力f。具体地,在侧面碰撞期间,侧构件18中的一个可能受到车辆碰撞的力f。例如,侧构件18的顶点64可能受到车辆碰撞的力f。在这种情况下,车顶框架16可以将来自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的力f分配到车顶框架16的其他部件。例如,力f可以从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分配到支撑件22。换句话说,力f可以在支撑件22的第一构件70和第二构件72之间分开。作为另一个示例,力f可以从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的一个腿状部分配到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的另一个腿状部和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换句话说,来自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的第一腿状部74的力f可以在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的第二腿状部76和每个横向构件20的顶点24之间分开。分配到支撑件22的每个构件70、72的第二腿状部76的力f可以被分配到另一个侧构件18的顶点64。作为又一个示例,力f可以从每个横向构件20分配到另一个侧构件18。换句话说,力f可以从一个横向构件20分配到另一个侧构件18的第一端60(即a-柱56),并且从另一个横向构件20分配到另一个侧构件18的第二端62(即c-柱58)。

已经以说明性方式描述了本公开,并且应该理解的是,已经使用的术语旨在具有描述性文字的性质,而不是限制性的。鉴于上述教导,本公开的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并且本公开可以以与具体描述不同的方式实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