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1987发布日期:2018-09-15 00:11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



背景技术:

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需求也需要产物不断地更新换代,推陈取新,以新带日,时代的发展更需要人们在享受的环境中加强对身体的锻练。目前,世界的市场上人们出行所骑的自行车已有百之年的历史,它给世人的交通的确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但仍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1、不论是哪国生产的、不论是什么形状的、价格高昂的还是低廉的自行车,使用者要使车前进,都是通过人的腿脚给车的脚踏板施加作用力,让脚踏板和脚拐做周而复始的圆圈运动,要使轮盘旋转一周,脚约需要旋行90-100cm的距离(圆周)。脚对脚踏板的蹬力不如用人体的重力通过人的腿脚往下垂直直接压脚踏板,垂直下压时,力的作用更直接便捷,效果更佳;2、市场上现有的自行车,在设计上没有为使用者挡光遮阳,防止烈日的暴晒等功能;3、不能充分利用太阳能。

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和传动机构,所述自行车主体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侧设有前轮和车把,中间下部转动连接有主轴,中间顶部设有座椅,后侧设有后轮轴,所述主轴上设有轮盘,后轮轴上设有链轮和后轮,链轮与轮盘通过链条对应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位于座椅的下方两侧,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外壳、防护壳、齿条和齿轮,所述外壳和防护壳均与车架固定连接,且齿条和齿轮分别位于外壳和防护壳中,外壳的顶端还设有缓冲垫圈,所述齿条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夹板,内侧边均匀设置有齿牙,齿条的上部左右两侧还设有滚轮,底端伸出外壳并固定连接有踏板轴,所述踏板轴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所述齿轮的一侧与防护壳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侧与主轴对应连接,并与齿条啮合。

优选的,所述齿轮上与主轴连接的一侧设有内棘轮,所述主轴上设有棘爪,并通过棘爪和内棘轮与齿轮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固定壳,固定壳中设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包括弹簧片和连接杆,所述弹簧片包括横向片,横向片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折片和右折片,所述左折片和右折片向内侧倾斜,且左折片的顶端设有左卷套,右折片的顶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右卷套,所述固定壳上对称固定有短轴,短轴位于左卷套中,所述连接杆包括横杆,横杆的两端设有斜杆,所述斜杆向内侧倾斜,且顶端向外固定有套杆,所述套杆分别位于两个右卷套中,所述横杆上套接有滚轴。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位于座椅的下方处设有导轨,两侧的外壳顶端与导轨固定,并与导轨连通,所述导轨中均匀设置有多个导轮和一个拉绳,所述拉绳与导轮对应连接,且两端分别伸入外壳中与齿条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腔设有圆柱形,夹板的外侧面设有弧形,所述外壳的内腔下部设有环形台,所述夹板和齿条位于环形台中,且齿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与环形台之间设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上方设有第一顶棚机构,所述第一顶棚机构包括卷筒和顶棚支架,所述顶棚支架的顶端与卷筒固定连接,底端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卷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杆,直角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外侧端沿长度方向设有延长杆,延伸杆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设有设有套轴,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端设有挂钩,所述卷筒中设有卷轴,卷轴的两端伸出卷筒,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对应位置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卷轴的伸出端对应连接,所述卷筒的筒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进出口,所述卷轴上设有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端伸出进出口,且伸出端的两侧设有挂环。

优选的,所述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有转换器和电池组,所述车架上还设有充电插口、前灯、喇叭、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器、左转前后指示灯、左转语音提示器、右转前后指示灯、右转语音提示器,并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池组电连接,并对应电连接有控制转换器和充电插口与电池组电连接的转换开关、前灯开关、喇叭开关、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开关、左转前后指示灯开关和右转前后指示灯开关。

优选的,所述后轮轴包括左后轴和右后轴,所述左后轴和右后轴上均设有后车轮和链轮,且外侧端与车架转动连接,内侧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车架上设有电机,电机上设有主动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分别与轮盘和主动轮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轴管,轴管的两端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主轴位于轴管中并与轴管转动连接,且两端伸出轴管。

优选的,所述车架的上方设有第二顶棚机构,所述第二顶棚机构包括卷筒,所述卷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杆,直角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外侧端沿长度方向设有延长杆,延伸杆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设有套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端各设有两个挂钩,所述卷筒中设有卷轴,卷轴的两端伸出卷筒,所述第一连接杆上对应位置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卷轴的伸出端对应连接,所述卷筒的筒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进出口,所述卷轴上设有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一端伸出进出口,且伸出端的两侧设有挂环,两个所述挂环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杆的上的挂钩对应连接,所述卷筒位于车架的后侧,所述车架上前侧固定有前支架,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顶端与卷筒固定连接,后支架上还设有后挡风板,所述前支架上设有前挡风板,且前支架顶端对应设有两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第二连接杆上其余两个挂钩对应连接。

优选的,所述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通过导线连接有转换器和电池组,所述车架上还设有充电插口、前灯、喇叭、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器、左转前后指示灯、左转语音提示器、右转前后指示灯、右转语音提示器,并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池组电连接,并对应电连接有控制转换器和充电插口与电池组电连接的转换开关、前灯开关、喇叭开关、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开关、左转前后指示灯开关和右转前后指示灯开关,所述电机与电池组通过导线电连接,并电连接有控制电机的行驶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有直压传动的传动机构,使人体的重力、腿、脚直接下压脚踏板将齿条的运动转化为自行车的前行运动,充分利用了人体的重力,力的作用更直接便捷,效果更佳,改变了过去传统的动力传输模式;

2.本发明设置有卷筒和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为使用者挡光遮阳,防烈日暴晒,同时为该车提供用电,该车在左右转向、刹车时有闪灯和语音提示,提高行驶安全性;

3.本发明设置有电机,通过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转换器和电池组等使电机带动自行车前进,使自行车既能通过人力驱动,也可以通过电机驱动,增大自行车的使用范围,提高自行车的实用性。

4.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二、三、四轮,扩大使用范围,提高适用性,且本发明可通过提高齿条和齿轮的齿数比、齿轮和轮盘的齿数比、轮盘和链轮的齿数比和后车轮直径从而提高行驶速度,最高时速可达70公里/时,并设有后刹车装置,速度快,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底部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传动机构与轮盘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齿条与拉绳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顶棚机构的收缩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顶棚机构的展开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电路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底部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顶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自行车主体,101-轮盘,102-主轴,103-右后轴,104-左后轴,105-电机,2-传动机构,3-齿条,301-夹板,302-滚轮,303-踏板轴,304-脚踏板,305-顶板,306-复位弹簧,307-环形台,4-齿轮,401-内棘轮,402-棘爪,5-弹性装置,501-弹簧片,502-连接杆,503-滚轴,6-第一顶棚机构,601-卷筒,602-第一连接杆,603-第二连接杆,604-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5-挂环,606-顶棚支架,607-进出口,7-第二顶棚机构,701-前挡风板,702-后挡风板,8-导线,801-转换器,802-电池组,803-充电插口,804-前灯,805-喇叭,806-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器,807-左转前后指示灯,808-左转语音提示器,809-右转前后指示灯,810-右转语音提示器,9-拉绳,901-导轮,902-导轨,k-转换开关,k1-前灯开关,k2-喇叭开关,k3-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开关,k4-左转前后指示灯开关,k5-右转前后指示灯开关,k6-行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1和传动机构2,所述自行车主体1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侧设有前轮和车把,中间下部转动连接有主轴102,中间顶部设有座椅,后侧设有后轮轴,所述主轴102上设有轮盘101,后轮轴上设有链轮和后轮,链轮与轮盘101通过链条对应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位于座椅的下方两侧,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外壳、防护壳、齿条3和齿轮4,所述外壳和防护壳均与车架固定连接,且齿条3和齿轮4分别位于外壳和防护壳中,外壳的顶端还设有缓冲垫圈,所述齿条3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夹板301,内侧边均匀设置有齿牙,齿条3的上部左右两侧还设有滚轮302,底端伸出外壳并固定连接有踏板轴303,所述踏板轴303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304,所述齿轮4的一侧与防护壳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侧与主轴102对应连接,并与齿条3啮合。

其中,所述齿轮4上与主轴102连接的一侧设有内棘轮401,所述主轴102上设有棘爪402,并通过棘爪402和内棘轮401与齿轮4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车架上位于座椅的下方处设有导轨902,两侧的外壳顶端与导轨902固定,并与导轨902连通,所述导轨902中均匀设置有多个带轮901和一个拉绳9,所述拉绳9与带轮901对应连接,且两端分别伸入外壳中与齿条3顶端固定连接。

当使用者通过腿、脚对一侧的脚踏板304和齿条3的下端施加作用力时,齿条3由上至下开始运动,在此过程中,齿条3与齿轮4的牙齿相互啮合,通过齿条3使齿轮4做顺时针旋转,旋转的齿轮4带动轮盘101、链条、链轮和后轮转动,使车前进;当该侧的齿条3由于另一侧的齿条3和拉绳9的牵引由下至上运动时,此时,齿条3和齿轮4的齿虽然啮合,但因齿轮4上的内棘轮401结构,齿轮4只能逆向空转,此时的该齿轮4对外不做功,自行车有另一侧的传动机构2驱动前行。

实施例二

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1和传动机构2,所述自行车主体1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侧设有前轮和车把,中间下部转动连接有主轴102,中间顶部设有座椅,后侧设有后轮轴,所述主轴102上设有轮盘101,后轮轴上设有链轮和后轮,链轮与轮盘101通过链条对应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位于座椅的下方两侧,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外壳、防护壳、齿条3和齿轮4,所述外壳和防护壳均与车架固定连接,且齿条3和齿轮4分别位于外壳和防护壳中,外壳的顶端还设有缓冲垫圈,所述齿条3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夹板301,内侧边均匀设置有齿牙,齿条3的上部左右两侧还设有滚轮302,底端伸出外壳并固定连接有踏板轴303,所述踏板轴303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304,所述齿轮4的一侧与防护壳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侧与主轴102对应连接,并与齿条3啮合。

其中,所述齿轮4上与主轴102连接的一侧设有内棘轮401,所述主轴102上设有棘爪402,并通过棘爪402和内棘轮401与齿轮4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外壳的内腔设有圆柱形,夹板301的外侧面设为弧形,所述外壳的内腔下部设有环形台307,所述夹板301和齿条3位于环形台307中,且齿条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板305,所述顶板305与环形台307之间设有复位弹簧306。

在本实施例中,自行车的运动原理与实施例一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复位弹簧306代替拉绳9的作用,在齿条3向下运动时,顶板305压缩复位弹簧306,当另一侧齿条3向下运动时,该侧的齿条3通过复位弹簧306的作用力向上运动并回到初始位置,齿条3向上运动的同时。

实施例三

一种直压传动式多功能自行车,包括自行车主体1和传动机构2,所述自行车主体1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前侧设有前轮和车把,中间下部转动连接有主轴102,中间顶部设有座椅,后侧设有后轮轴,所述主轴102上设有轮盘101,后轮轴上设有链轮和后轮,链轮与轮盘101通过链条对应连接,所述传动机构2对称设置有两个,并位于座椅的下方两侧,所述传动机构2包括外壳、防护壳、齿条3和齿轮4,所述外壳和防护壳均与车架固定连接,且齿条3和齿轮4分别位于外壳和防护壳中,外壳的顶端还设有缓冲垫圈,所述齿条3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有夹板301,内侧边均匀设置有齿牙,齿条3的上部左右两侧还设有滚轮302,底端伸出外壳并固定连接有踏板轴303,所述踏板轴303上转动连接有脚踏板304,所述齿轮4的一侧与防护壳的侧壁转动连接,另一侧与主轴102对应连接,并与齿条3啮合。

其中,所述外壳上还设有固定壳,固定壳中设有弹性装置5,所述弹性装置5包括弹簧片501和连接杆502,所述弹簧片501包括横向片,横向片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左折片和右折片,所述左折片和右折片向内侧倾斜,且左折片的顶端设有左卷套,右折片的顶端对称固定有两个右卷套,所述固定壳上对称固定有短轴,短轴位于左卷套中,所述连接杆502包括横杆,横杆的两端设有斜杆,所述斜杆向内侧倾斜,且顶端向外固定有套杆,所述套杆分别位于两个右卷套中,所述横杆上套接有滚轴503。

其中,所述车架上位于位于座椅的下方处设有导轨902,两侧的外壳顶端与导轨902固定,并与导轨902连通,所述导轨902中均匀设置有多个带轮901和一个拉绳9,所述拉绳9与带轮901对应连接,且两端分别伸入外壳中与齿条3顶端固定连接。

当人体向脚踏板304施加向下的作用力时,弹性装置5的滚轴503被夹板301压进弹性装置5的固定外壳内,使齿条3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与齿轮4保持啮合,并带动齿轮4转动,当齿条3向上运动时,人体对脚踏板304撤去施加的作用力,通过拉绳9悬挂的齿条3就会被弹性装置5的滚轴503向一侧弹开,使齿条3和齿轮4的齿脱离,达到离合作用。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车架的上方设有第一顶棚机构6,所述第一顶棚机构6包括卷筒601和顶棚支架606,所述顶棚支架606的顶端与卷筒601固定连接,底端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卷筒6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杆,直角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02,所述第一连接杆602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03,且第一连接杆602的外侧端沿长度方向设有延长杆,延伸杆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连接杆603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设有设有套轴,所述第二连接杆603的外侧端设有挂钩,所述卷筒601中设有卷轴,卷轴的两端伸出卷筒601,所述第一连接杆602上对应位置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卷轴的伸出端对应连接,所述卷筒601的筒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进出口607,所述卷轴上设有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的一端伸出进出口607,且伸出端的两侧设有挂环605。

其中,所述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通过导线8连接有转换器801和电池组802,所述车架上还设有充电插口803、前灯804、喇叭805、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器806、左转前后指示灯807、左转语音提示器808、右转前后指示灯809、右转语音提示器810,并分别通过导线8与电池组802电连接,并对应电连接有控制转换器801和充电插口803与电池组802电连接的转换开关k、前灯开关k1、喇叭开关k2、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开关k3、左转前后指示灯开关k4和右转前后指示灯开关k5。

当太阳光比较强烈时,可将第一连杆旋转,将卡孔的位置卡在卷轴的伸出端上,再将第二连接杆603打开,通过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套轴使第一连接杆602和第二连接杆603之间角度固定,再将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的挂环605与挂钩连接,将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展开,通过转换器801将太阳能转成的电能储存到电池组802中,为各电器件供电,也可以通过转换开关k改变电池组802的电来源,通过充电插口803连接电源为电池组802充电;在自行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前灯804、喇叭805、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器806、左转前后指示灯807、左转语音提示器808、右转前后指示灯809、右转语音提示器810等对路人进行提示,提高行驶的安全性。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后轮轴包括左后轴104和右后轴103,所述左后轴104和右后轴103上均设有后车轮和链轮,且外侧端与车架转动连接,内侧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车架上设有电机105,电机105上设有主动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分别与轮盘101和主动轮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轴管,轴管的两端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主轴102位于轴管中并与轴管转动连接,且两端伸出轴管。

其中,所述车架的上方设有第二顶棚机构7,所述第二顶棚机构7包括卷筒601,所述卷筒60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直角杆,直角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02,所述第一连接杆602的外侧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接杆603,且第一连接杆602的外侧端沿长度方向设有延长杆,延伸杆设有第一轴孔,所述第二连接杆603上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中设有套轴,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杆603的外侧端各设有两个挂钩,所述卷筒601中设有卷轴,卷轴的两端伸出卷筒601,所述第一连接杆602上对应位置设有卡孔,所述卡孔与卷轴的伸出端对应连接,所述卷筒601的筒壁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进出口607,所述卷轴上设有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的一端伸出进出口607,且伸出端的两侧设有挂环605,两个所述挂环605分别与两个第二连杆的上的挂钩对应连接,所述卷筒601位于车架的后侧,所述车架上前侧固定有前支架,后侧固定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顶端与卷筒601固定连接,后支架上还设有后挡风板702,所述前支架上设有前挡风板701,且前支架顶端对应设有两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第二连接杆603上其余两个挂钩对应连接。

其中,所述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通过导线8连接有转换器801和电池组802,所述车架上还设有充电插口803、前灯804、喇叭805、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器806、左转前后指示灯807、左转语音提示器808、右转前后指示灯809、右转语音提示器810,并分别通过导线8与电池组802电连接,并对应电连接有控制转换器801和充电插口803与电池组802电连接的转换开关k、前灯开关k1、喇叭开关k2、刹车灯及语音提示开关k3、左转前后指示灯开关k4和右转前后指示灯开关k5,所述电机105与电池组802通过导线8电连接,并电连接有控制电机105的行驶开关k6。

当太阳光比较强烈时,展开第一连接杆602和第二连接杆603,通过挂钩与前支架上的固定环使第二连接杆603的前端固定,再将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的挂环605与其余挂钩连接,将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604展开;通过电池组802和电机105相连,使电机105带动其中一个链轮转动,并通过链条带动后轮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前行。

实施例六

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可将前轮改成双轮结构,从而使自行车变成四轮结构,提高稳定形,其中齿条的上部不设齿牙,长度约为15cm,设有齿牙的下部长度约为30cm,车后轮的直径选取为80cm,当人体往下压脚踏板一个行程即30cm时,齿轮和轮盘均旋转1.5圈,链轮和车的后轮转动了7.5圈,此时车的前进行程是:1(脚踏板的行程)×1.5(齿轮和轮盘的转数)×5(链轮和车后轮的转数)×80cm(后轮的直径)×3600秒(时间)=67.824km/h,也就是说正常起动后,如果使用者每秒能对脚踏板下压一个行程,车的时速即可达67.8km,当提高车后轮直径时,时速可达70km,由于自行车的速度较快,所述车后轮上还设有后刹车装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