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鞍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56720发布日期:2018-10-26 18:4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鞍座。



背景技术:

鞍座是自行车的重要部件之一,用于为骑行者提供骑行时臀部的支撑,鞍座的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骑行者在骑行时的舒适程度;在骑行自行车时,尤其在季节的夏季,骑行者在长时间的骑行后,由于臀部与鞍座之间长期接触而且透气性差,流到臀部的汗液无法及时排出、蒸发,导致骑行者的臀部处于长时间的潮湿状态,严重时可能会引起湿疹,导致骑行者的骑行舒适度降低。

所以,如何改善鞍座的透气性,防止汗液过多的堆积在臀部与鞍座之间,是现在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自行车鞍座,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鞍座的透气性差、无法防止过多的汗液堆积在臀部与鞍座之间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如下,一种自行车鞍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由弹性钢片制成的底板、弧形支撑框,所述弧形支撑框固接在底板上,所述弧形支撑框与底板之间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空腔,所述开口处固接有用于密封空腔的承重板;所述弧形支撑框包括一个第一弧板和两个第二弧板,两个所述第二弧板对称分布在第一弧板的下方,所述第一弧板与两个所述第二弧板之间固接有若干连接柱;所述第一弧板下表面固接有竖直的按压柱,所述按压柱与底板之固接有第一弹簧,所述按压柱外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啮合有齿轮,所述齿轮同轴连接有转轴,所述空腔内固接有支撑杆,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转轴缠绕有由弹性刚片制成的挡片,所述挡片部分位于第一弧板与第二弧板之间的间隙内,所述挡片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按压柱之间固接有可伸缩的弹性拉绳;所述第一弧板靠近承重板的一侧固接有延伸杆,所述延伸杆位于承重板上方,所述延伸杆两侧铰接有弧形的摆动板,所述摆动板与底板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所述承重板上固接有弹性气囊,所述弹性气囊位于摆动板下方,所述弹性气囊内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弹性气囊与空腔之间连通有通气管,所述第一弧板、第二弧板表面均设有若干通气孔;所述空腔内固接有用于防止壳体产生过度形变的支撑组件。

上述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鞍座安装在自行车的框架上,骑行者正常骑乘自行车,弧形支撑框由于受到人体臀部向下的重力作用并且弧形支撑框是由弹性钢片制成的,所以会向下变形并移动一段距离,弧形支撑框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按压柱克服第一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按压柱上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挡片进行收卷,挡片伸入到第一弧板、第二弧板之间的部分逐渐被拉出来,挡片停止遮挡第一弧板、第二弧板上的通气孔,空腔与鞍座外部相连通。

在骑行的过程中,骑行者需要不断的蹬自行车的车蹬,为自行车提供前行的动力,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的左、右腿间歇的上下移动,并且骑行者的左、右腿的根部与摆动板是间歇性接触的,在左、右腿间歇的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延伸杆两侧的摆动板间歇性的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向下移动,摆动板间歇性的向下挤压弹性气囊,弹性气囊中的气体通过通气管被挤压到空腔中,空腔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被挤压到鞍座外,在气体通过通气孔的过程中会形成气流,加快了臀部与鞍座之间空气的流速,气流会提高臀部与鞍座之间的透气性,加快汗液的蒸发,防止过多的汗液堆积在臀部与鞍座之间。

骑行完毕后,骑行者离开自行车,壳体失去向下的挤压力逐渐的恢复原来的状态,壳体向上带动按压柱移动,按压柱上的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挡片进行放卷,挡片在弹性拉绳的拉力作用下,被逐渐的拉回到第一弧板、第二弧板之间,并保持将通气孔挡住的常态。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通过设置挡片,在没骑乘自行车时,保持挡片挡住通气孔的常态,有利于在下雨天停放自行车时,防止雨水通过通气孔进入到壳体内,避免内部零件生锈的问题;2、通过设置延伸杆、摆动板,有利于将骑行者的左、右腿间歇的上下移动中的能量转换成摆动板上下往复的运动,使得延伸杆两侧弹性气囊间歇性的向空腔内挤压空气,保持空腔内的气体流动,提高鞍座的透气性;3、通过设置支撑组件,有利于防止壳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延长使用寿命;4、利用骑行者自身的重力将档片移开,打通第一弧板、第二弧板上的通气孔,便于空气的流出,加强空气流动以及鞍座的透气性,防止过多的汗液堆积在臀部与鞍座之间。

进一步优化,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立柱,立柱上端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第二弧板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有利于为壳体提供支点,防止壳体由于受到过大的外力产生不可恢复的形变。

进一步优化,所述弹性气囊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弹性气囊倾斜的固定在承重板上;有利于摆动板在向下挤压弹性气囊时,能保持较大的受力面,使得弹性气囊中的气体能够最大化的被挤压出,进一步的提高鞍座的透气性。

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弧板上的通气孔与第二弧板上的通气孔错位布置,所述第二弧板上通气孔的数量为第一弧板上通孔数量的1.2倍;有利于气体减小气体从壳体内流向壳体外的流通面积,使得气体在通过第一弧板上的通气孔的过程中,提高臀部与鞍座之间空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防止汗液过多的堆积在臀部与鞍座之间。

进一步优化,所述通孔的直径由第二弧板至第一弧板的方向逐渐较小;有利于逐渐加快气体的流通速度,提高臀部与鞍座之间空气的流动速度,进一步防止汗液过多的堆积在臀部与鞍座之间。

进一步优化,所述壳体下端固接有插杆;有利于通过插杆将壳体安装在自行车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鞍座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鞍座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自行车鞍座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插杆101、第一弧板2、第二弧板3、承重板4、按压柱5、第一弹簧6、齿轮7、支撑杆8、挡片9、弹性拉绳10、延伸杆11、摆动板12、第二弹簧13、弹性气囊14、复位弹簧15、通气管16、立柱17、支撑板18、第三弹簧19、通气孔20。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行车鞍座,包括壳体,壳体下端固接有插杆101,壳体包括由弹性钢片制成的底板1、弧形支撑框,弧形支撑框固接在底板1上,弧形支撑框与底板1之间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空腔,开口处固接有用于密封空腔的承重板4;弧形支撑框包括一个第一弧板2和两个第二弧板3,两个第二弧板3对称分布在第一弧板2的下方,第一弧板2与两个第二弧板3之间固接有若干连接柱;第一弧板2下表面固接有竖直的按压柱5,按压柱5与底板1之固接有第一弹簧6,按压柱5外表面对称设有两个齿条,两个齿条分别啮合有齿轮7,齿轮7同轴连接有转轴,空腔内固接有支撑杆8,转轴转动设置在支撑杆8上,转轴缠绕有由弹性刚片制成的挡片9,挡片9部分位于第一弧板2与第二弧板3之间的间隙内,挡片9远离转轴的一端与按压柱5之间固接有可伸缩的弹性拉绳10;第一弧板2靠近承重板4的一侧固接有延伸杆11,延伸杆11位于承重板4上方,延伸杆11两侧铰接有弧形的摆动板12,摆动板12与底板1之间固接有第二弹簧13,承重板4上固接有弹性气囊14,弹性气囊14位于摆动板12下方,弹性气囊14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弹性气囊14内安装有复位弹簧15,弹性气囊14与空腔之间连通有通气管16,第一弧板2、第二弧板3表面均设有若干通气孔20,第一弧板2上的通气孔20与第二弧板3上的通气孔20错位布置,第二弧板3上通气孔20的数量为第一弧板2上通孔数量的1.2倍,通孔的直径由第二弧板3至第一弧板2的方向逐渐较小;空腔内固接有用于防止壳体产生过度形变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立柱17,立柱17上端固接有支撑板18,支撑板18与第二弧板3之间固接有第三弹簧19。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首先,将鞍座通过插接杆安装在自行车的框架上,骑行者正常骑乘自行车,弧形支撑框由于受到人体臀部向下的重力作用并且弧形支撑框是由弹性钢片制成的,所以会向下变形并移动一段距离,弧形支撑框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按压柱5克服第一弹簧6的弹力向下移动,按压柱5上的齿条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挡片9进行收卷,挡片9伸入到第一弧板2、第二弧板3之间的部分逐渐被拉出来,挡片9停止遮挡第一弧板2、第二弧板3上的通气孔20,空腔与鞍座外部相连通。

在骑行的过程中,骑行者需要不断的蹬自行车的车蹬,为自行车提供前行的动力,在骑行过程中骑行者的左、右腿间歇的上下移动,并且骑行者的左、右腿的根部与摆动板12是间歇性接触的,在左、右腿间歇的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延伸杆11两侧的摆动板12间歇性的克服第二弹簧13的弹力向下移动,摆动板12间歇性的向下挤压弹性气囊14,弹性气囊14中的气体通过通气管16被挤压到空腔中,空腔中的气体通过通气孔20被挤压到鞍座外,在气体通过通气孔20的过程中会形成气流,加快了臀部与鞍座之间空气的流速,气流会提高臀部与鞍座之间的透气性,加快汗液的蒸发,防止过多的汗液堆积在臀部与鞍座之间。

骑行完毕后,骑行者离开自行车,壳体失去向下的挤压力逐渐的恢复原来的状态,同时在第一弹簧6弹力的作用下,壳体向上带动按压柱5移动,按压柱5上的齿条带动齿轮7转动,齿轮7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在转动的过程中将挡片9进行放卷,挡片9在弹性拉绳10的拉力作用下,被逐渐的拉回到第一弧板2、第二弧板3之间,并保持将通气孔挡住的常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