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92646发布日期:2019-07-17 05:3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手推车。



背景技术:

目前,婴儿手推车已成为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市场上的婴儿手推车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婴儿手推车的骨架结构十分复杂,造成儿童推车笨重,人们在折叠时非常费力,操作不方便,而且折叠后体积大,不方便携带。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的婴儿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手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上连接有前轮1a;

后腿2,所述的后腿2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腿2与前腿1转动连接;

推杆3,所述的推杆3的下端与后腿2转动连接;

滑动块4,所述的滑动块4滑动地连接在后腿2上而能沿后腿2滑行;

第一连动杆5,所述的第一连杆5一端与推杆3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动杆5的另一端与滑动块4转动连接;

第二连动杆6,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一端与前腿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的另一端与滑动块4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设在后腿2上的固定座71,所述的滑动块4套设在后腿2上,所述的固定座71上设有中部与其铰接的转动块72,所述的转动块72下端转动连接有能在固定座71内横向滑行的卡锁销73,所述的滑动块4上设有能与卡锁销73卡合的卡锁槽74,所述的转动块72上端与固定座71之间设有在婴儿手推车展开时能顶压转动块72而使卡锁销73与卡锁槽74保持卡合的弹簧75。

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块72上连接有穿入婴儿手推车座位上方并能拉动转动块72转动的拉带76。

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锁销73的端部设有在婴儿手推车展开时能与滑动块4边沿触碰而使卡锁销73卡进卡锁槽74的导向斜面77。

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71上设有两个沉孔,所述的弹簧75设置在沉孔内,所述的转动块72上端设有卡入弹簧75内的卡柱78。

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71呈圆形,所述的滑动块4具有呈弧面的内侧壁,在婴儿手推车展开时滑动块4的内侧壁与固定座71的外侧壁贴合。

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腿2包括后腿上段21和与后腿上段21连接的后腿下段22,所述的后腿下段22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杆构成,所述的滑动块4套设在后腿下段22上,所述的后轮2a通过连接段23连接在后腿下段22下端,所述的后腿上段21上端设有凸出其两侧的凸出部24,所述的前腿1和推杆3分别转动连接在凸出部24的两端。

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凸出部24上还插接有前扶手8。

如上所述的婴儿手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块4上设有销钉9,所述的推杆3上设有在婴儿手推车折叠时能与销钉9扣合的锁扣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婴儿手推车的滑动块与推杆之间设置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第一连动杆,而且滑动块与前腿之间设置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第二连动杆,所以在折叠婴儿手推车时,沿后腿向下滑动滑动块就能通过第一连动杆和第二连动杆拉动推杆和前腿向后腿靠拢,从而实现婴儿手推车的折叠,折叠非常的方便快捷,而且整个婴儿手推车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

2、本实用新型的锁定装置解锁时只需向上提起拉带,拉带带动转动块转动,此时弹簧受压缩,而且卡锁销与转动块下端转动连接,所以在转动块被拉着转动时,卡锁销就从滑动块上的卡锁槽内退出,从而完成解锁动作。所以在婴儿手推车需要折叠时,只需向上一拉拉带就实现解锁,并且在继续提起拉带时推杆和前腿就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后腿靠拢,从而实现婴儿手推车的折叠,整个折叠操作只需一提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折叠后体积小,可以放置汽车尾箱内,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之二;

图7是图6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婴儿手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上连接有前轮1a;

后腿2,所述的后腿2上连接有后轮2a,并且所述的后腿2与前腿1转动连接;

推杆3,所述的推杆3的下端与后腿2转动连接;

滑动块4,所述的滑动块4滑动地连接在后腿2上而能沿后腿2滑行;

第一连动杆5,所述的第一连杆5一端与推杆3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一连动杆5的另一端与滑动块4转动连接;

第二连动杆6,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一端与前腿1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连动杆6的另一端与滑动块4转动连接。

如图2至图5所示,婴儿手推车的滑动块4与推杆3之间设置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第一连动杆5,而且滑动块4与前腿1之间设置有与二者转动连接的第二连动杆6,所以在折叠婴儿手推车时,首先使锁定装置解锁,然后沿后腿2向下滑行滑动块4,滑动块4在滑行过程中就能通过第一连动杆5和第二连动杆6拉动推杆3和前腿1向后腿2靠拢,从而实现婴儿手推车的折叠,折叠非常的方便快捷,而且整个婴儿手推车结构简单,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携带。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设在后腿2上的固定座71,所述的滑动块4套设在后腿2上,所述的固定座71上设有中部与其铰接的转动块72,所述的转动块72下端转动连接有能在固定座71内横向滑行的卡锁销73,所述的滑动块4上设有能与卡锁销73卡合的卡锁槽74,所述的转动块72上端与固定座71之间设有在婴儿手推车展开时能顶压转动块72而使卡锁销73与卡锁槽74保持卡合的弹簧75。锁定装置解锁时只需旋转转动块72,此时弹簧75受压缩,而且卡锁销73与转动块72下端转动连接,所以在转动块72转动时,卡锁销73就从滑动块4上的卡锁槽74内退出,从而完成解锁动作。解锁起来非常的简单快捷。

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的转动块72上连接有穿入婴儿手推车座位上方并能拉动转动块72转动的拉带76。所以在婴儿手推车需要折叠时,只需向上提起拉带76,拉带76就带动转动块72转动,转动块72在转动过程中就带动卡锁销73从滑动块4上的卡锁槽74内退出而实现解锁,并且在继续提起拉带76时推杆3和前腿1就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后腿2靠拢,从而实现婴儿手推车的折叠,整个折叠操作只需一提即可,操作非常的方便快捷。而且拉带76穿入到座位的上方,非常便于用户抓取。

如图8所示,所述的卡锁销73的端部设有在婴儿手推车展开时能与滑动块4边沿触碰而使卡锁销73卡进卡锁槽74的导向斜面77。在婴儿手推车从折叠位置向展开位置移动时,滑动块4滑行时会触碰导向斜面77,从而使卡锁销73在固定座71内横向滑行,转动块72被推着转动,弹簧75受压缩,当滑动块4上的卡锁槽74与卡锁销73对准时,弹簧75就弹力回复而使转动块72推动卡锁销73与卡锁槽74卡合,操作非常便捷。

如图7所示,所述的固定座71上设有两个沉孔,所述的弹簧75设置在沉孔内,所述的转动块72上端设有卡入弹簧75内的卡柱78。通过两个弹簧75而使卡锁销73与卡锁槽74保持卡合,使得锁定更稳定牢固。而且弹簧75设置在沉孔内,转动块72上设置有卡入弹簧75内的卡柱78,使得弹簧75能够被很好地定位,避免脱落。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固定座71呈圆形,所述的滑动块4具有呈弧面的内侧壁,在婴儿手推车展开时滑动块4的内侧壁与固定座71的外侧壁贴合。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的后腿2包括后腿上段21和与后腿上段21连接的后腿下段22,所述的后腿下段22由两根相互平行的杆构成,所述的滑动块4套设在后腿下段22上,所述的后轮2a通过连接段23连接在后腿下段22下端,所述的后腿上段21上端设有凸出其两侧的凸出部24,所述的前腿1和推杆3分别转动连接在凸出部24的两端。滑动块4套设在两根相互平行的杆上上下滑行,滑行起来比单根杆更平稳可靠,从而使得婴儿车的折叠或展开更灵活。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的凸出部24上还插接有前扶手8。前扶手8使得婴幼儿向前抓握,确保安全。而且在婴儿手推车折叠以后,前扶手8也可供用户提着婴儿手推车行走,便于携带。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的滑动块4上设有销钉9,所述的推杆3上设有在婴儿手推车折叠时能与销钉9扣合的锁扣10,放置婴儿手推车在折叠状态误展开,确保安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