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棚用三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4936发布日期:2018-09-28 20:36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菇棚用三轮车。



背景技术:

在蘑菇种植时候,需要借助三轮车(通常为三轮摩托车)将物资运入及运出,由于菇棚内种有很多种蘑菇支架,供三轮车进出的道路较窄,进入菇棚的三轮车无法调头只能倒车出来,倒车的操作难度较大,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蘑菇支架,从而造成蘑菇支架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菇棚用三轮车,它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不仅能够正常进车,也能方便的操控倒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车把、车体和制动装置,车体上设有三个车轮,车体前部两侧均设有插接套,插接支架的一端与插接套插接配合,插接支架的另一端设有座板,座板位于车体前方;制动装置包括正向刹车踏板和反向刹车踏板,正向刹车踏板位于车体前部一侧,反向刹车踏板位于车体前部另一侧,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活塞推杆与正向刹车踏板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活塞推杆与反向刹车踏板相连,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一油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储油罐相连,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一油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储油罐相连,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二油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换向阀的第一工位进油口相连,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二油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换向阀的第一工位进油口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一油口通过第五管路与第一储油罐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一油口通过第六管路与第二储油罐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二油口通过第七管路与换向阀的第二工位进油口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二油口通过第八管路与换向阀的第二工位进油口相连,第九管路、第十管路的第一端均与换向阀的出油口相连,其中一个车轮上的制动轮缸的第一油口与第九管路的第二端相连,该制动轮缸的第二油口与第十管路的第二端相连,制动轮缸包括缸体,缸体上设有互相独立的第一腔和第二腔,第一腔和第二腔相对设置,第一活塞的一端与第一腔滑动连接,第一活塞的另一端与该车轮上制动器内一侧的刹车蹄片铰接,第二活塞的一端与第二腔滑动连接,第二活塞的另一端与该车轮上制动器内另一侧的刹车蹄片铰接,缸体上设有第一油口和第二油口,第一油口与第一腔相连通,第二油口与第二腔相连通。

所述插接套向前上方倾斜设置。

所述车把前方设有与其固连的反向车把。

其它两个车轮的制动轮缸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九管路、第十管路并接。

所述插接支架上设有脚撑管。

所述换向阀为液动换向阀或电液比例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不仅能够正常进车(往前开),也能方便的操控倒车,当进车时,它和普通的三轮车一样,当需要倒车时,将带有座板的插接支架装入插接套,驾驶员坐在座板上操作即可。

2、进车和倒车共用同一套制动装置,从而简化了结构,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和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通过换向阀连接在一起,进车时通过正向刹车踏板控制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动作,使换向阀的阀芯移动(正向或反向),从而打通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通道(此时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通道被关闭),从而控制车轮上的制动轮缸动作实现刹车;倒车时通过反向刹车踏板控制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动作,使换向阀的阀芯移动(反向或正向),从而打通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通道(此时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通道被关闭),从而控制车轮上的制动轮缸动作实现刹车。

3、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通道(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第九管路和第十管路)和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通道(包括第五管路和第六管路、第七管路和第八管路、第九管路和第十管路)均为双管路设置,正常工作时两套管路机构同时工作以实现刹车动作,当其中一套管路机构发生故障时,另一套管路机构仍然能够实现刹车动作,从而保证了车上人员的安全。

4、为了提高倒车时的操控性,在车把前方设有与其固连的反向车把。

5、为了使三个车轮同时进行刹车动作,其它两个车轮的制动轮缸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九管路、第十管路并接。

6、为了提高倒车时坐在座板上的驾驶员的舒适性,使驾驶员的腿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减轻驾驶员腿部的疲劳感,插接支架上设有脚撑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动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制动轮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把,2、车体,3、车轮,4、插接套,5、插接支架,6、座板,7、正向刹车踏板,8、反向刹车踏板,9、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0、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1、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一油口,12、第一管路,13、第一储油罐,14、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一油口,15、第二管路,16、第二储油罐,17、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二油口,18、第三管路,19、换向阀,20、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二油口,21、第四管路,22、第五管路,23、第六管路,24、第七管路,25、第八管路,26、第九管路,27、第十管路,28、制动轮缸,29、第一油口,30、第二油口,31、缸体,32、第一腔,33、第二腔,34、第一活塞,35、第二活塞,36、反向车把,37、脚撑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把1、车体2和制动装置,车体2上设有三个车轮3,车体2前部两侧均设有插接套4,插接套4向前上方倾斜设置,插接支架5的一端与插接套4插接配合,插接支架5的另一端设有座板6,座板6位于车体2前方。制动装置包括正向刹车踏板7和反向刹车踏板8,正向刹车踏板7位于车体2前部一侧,反向刹车踏板8位于车体2前部另一侧,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9的活塞推杆与正向刹车踏板7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0的活塞推杆与反向刹车踏板8相连,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一油口11通过第一管路12与第一储油罐13相连,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一油口14通过第二管路15与第二储油罐16相连,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二油口17通过第三管路18与换向阀19的第一工位进油口相连,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二油口20通过第四管路21与换向阀19的第一工位进油口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一油口通过第五管路22与第一储油罐13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一油口通过第六管路23与第二储油罐16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后腔第二油口通过第七管路24与换向阀19的第二工位进油口相连,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的前腔第二油口通过第八管路25与换向阀的第二工位进油口相连。第九管路26、第十管路27的第一端均与换向阀19的出油口相连,其中一个车轮上的制动轮缸的第一油口29与第九管路26的第二端相连,该制动轮缸的第二油口30与第十管路27的第二端相连。制动轮缸28包括缸体31,缸体31上设有互相独立的第一腔32和第二腔33,第一腔32和第二腔33相对设置,第一活塞34的一端与第一腔32滑动连接,第一活塞34的另一端与该车轮上制动器内一侧的刹车蹄片铰接,第二活塞35的一端与第二腔33滑动连接,第二活塞35的另一端与该车轮上制动器内另一侧的刹车蹄片铰接,缸体31上设有第一油口29和第二油口30,第一油口29与第一腔32相连通,第二油口30与第二腔33相连通。换向阀19为液动换向阀或电液比例换向阀。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0与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9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正常进车(往前开),也能方便的操控倒车,当进车时,它和普通的三轮车一样,当需要倒车时,将带有座板6的插接支架5装入插接套4,驾驶员坐在座板6上操作即可。

进车和倒车共用同一套制动装置,从而简化了结构,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9和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0通过换向阀19连接在一起,进车时通过正向刹车踏板7控制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9动作,使换向阀19的阀芯移动(正向或反向),从而打通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9的通道(此时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0的通道被关闭),从而控制车轮上的制动轮缸28动作实现刹车;倒车时通过反向刹车踏板8控制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0动作,使换向阀19的阀芯移动(反向或正向),从而打通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0的通道(此时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9的通道被关闭),从而控制车轮上的制动轮缸28动作实现刹车。

主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9的通道(包括第一管路12和第二管路15、第三管路18和第四管路21、第九管路26和第十管路27)和副串联式双腔制动主缸10的通道(包括第五管路22和第六管路23、第七管路24和第八管路25、第九管路26和第十管路27)均为双管路设置,正常工作时两套管路机构同时工作以实现刹车动作,当其中一套管路机构发生故障时,另一套管路机构仍然能够实现刹车动作,从而保证了车上人员的安全。

为了提高倒车时的操控性,在车把1前方设有与其固连的反向车把36。

为了使三个车轮同时进行刹车动作,其它两个车轮的制动轮缸28的第一油口29、第二油口30分别通过管路与第九管路26、第十管路27并接。

为了提高倒车时坐在座板6上的驾驶员的舒适性,使驾驶员的腿部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以减轻驾驶员腿部的疲劳感,插接支架5上设有脚撑管37。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