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泵控制阀、转向油泵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0744发布日期:2018-10-26 21:09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转向机构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泵控制阀、转向油泵及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液压动力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转向皮带、转向油泵、转向器、转向油罐、转向油管等部件,其中,转向油路包括转向油泵、转向器、转向油罐、转向油管等。

转向油泵包括控制阀,控制阀中设置有阀芯、阀钉等根据液压油变化而运动的部件,由于液压油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杂质,当颗粒较大的杂质到达阀芯、阀钉等部件的密封面时,影响这些部件的密封效果,甚至导致部件卡塞、失效,使控制阀失去调节作用,最终车辆转向助力功能失效,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油泵控制阀,以解决油泵控制阀容易受到杂质影响而堵塞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油泵控制阀,其中,所述油泵控制阀包括:

筒状的壳体,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有出油口且第二端设置有端盖,所述壳体中设置有从所述端盖向所述出油口延伸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为轴向延伸的阀腔和泄压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端盖的部分设置有贯通的连接孔,所述壳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回油口;

阀芯,所述阀芯能够在所述阀腔中轴向移动,所述阀芯中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回油腔,所述阀芯的朝向所述端盖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油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阀芯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油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于所述连接孔,所述阀芯能够移动为使得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回油口对齐连通;

阀钉,所述阀钉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回油腔中并能够轴向移动,所述阀钉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渐缩密封面,所述阀钉上安装有能够带动所述阀钉转动的叶轮;

阀座,所述阀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阀座形成有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朝向所述阀钉的一端设置有渐扩内壁面,所述渐扩内壁面能够与所述渐缩密封面密封,并且所述渐扩内壁面能够与所述渐缩密封面相对转动以研磨杂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阀钉通过轴承安装于所述回油腔中,所述回油腔中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阀钉偏压于所述阀座的弹性偏压件。

进一步的,所述进油口靠近所述阀腔的出口,所述回油口远离所述阀腔的出口,所述阀芯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部分地位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回油口之间,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回油口通过所述阀芯分隔,所述阀钉封堵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位于所述回油口和所述端盖之间,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回油口连通,所述阀钉封堵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阀芯部分地遮挡所述回油口靠近所述端盖的一侧,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地对齐所述回油口,所述阀钉与所述阀座彼此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油泵控制阀包括阀杆,所述阀杆连接于所述阀芯并轴向延伸到所述阀腔的出口,所述阀杆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腔的出口中的流量调节杆部,所述流量调节杆部包括远离所述阀芯的第一杆部和靠近所述阀芯的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杆部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阀腔中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油口和所述回油口之间的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设置有中心孔,所述阀杆可滑动地且密封地穿过所述中心孔。

进一步的,所述阀腔的出口设置有阀盖,所述阀盖形成有阀孔,所述流量调节杆部穿过所述阀孔设置,所述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杆部的外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杆部穿过所述阀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杆部穿过所述阀孔。

进一步的,所述阀杆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杆部和所述阀芯之间的主体杆部,所述主体杆部的外径大于所述阀孔的内径,所述主体杆部穿过所述中心孔。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泵控制阀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泵控制阀中,在阀钉与阀座之间存在杂质时,液压油可以驱动叶轮以及阀钉转动,阀钉和阀座的相对转动可以将杂质更小粒度,消除或缓解杂质对阀钉和阀座之间密封性的影响,保证油泵控制阀正常运行,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油泵,以解决油泵控制阀容易受到杂质影响而堵塞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向油泵,其中,所述转向油泵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油泵控制阀。

所述转向油泵与上述油泵控制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解决油泵控制阀容易受到杂质影响而堵塞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转向油泵。

所述车辆与上述油泵控制阀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油泵控制阀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一位置;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油泵控制阀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二位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述的油泵控制阀的剖视图,其中阀芯位于第三位置。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端盖,3-出油口,4-隔板,5-进油口,6-回油口,7-阀芯,8-阀钉,9-阀座,10-第一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2-阀杆,13-第一杆部,14-第二杆部,15-主体杆部,16-阀盖,17-叶轮,18-连接孔,19-弹性偏压件,20-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泵控制阀,其中,所述油泵控制阀包括:

筒状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出油口3且第二端设置有端盖2,所述壳体1中设置有从所述端盖2向所述出油口3延伸的隔板4,所述隔板4将所述壳体1内部分隔为轴向延伸的阀腔和泄压腔,所述隔板4靠近所述端盖2的部分设置有贯通的连接孔18,所述壳体1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阀腔连通的进油口5和回油口6;

阀芯7,所述阀芯7能够在所述阀腔中轴向移动,所述阀芯7中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回油腔,所述阀芯7的朝向所述端盖2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油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阀芯7的外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回油腔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于所述连接孔18,所述阀芯7能够移动为使得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回油口6对齐连通;

阀钉8,所述阀钉8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回油腔中并能够轴向移动,所述阀钉8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渐缩密封面,所述阀钉8上安装有能够带动所述阀钉8转动的叶轮17;

阀座9,所述阀座9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处,所述阀座9形成有轴向延伸的通孔,所述通孔朝向所述阀钉8的一端设置有渐扩内壁面,所述渐扩内壁面能够与所述渐缩密封面密封,并且所述渐扩内壁面能够与所述渐缩密封面相对转动以研磨杂质。

本方案的油泵控制阀可以安装于转向油泵并向转向机提供液压油,进油口5和回油口6连接于供油容器,出油口3通过油管连接于转向机。其中,进油口5、回油口6和出油口3可以彼此连通。

壳体1通过隔板分隔为阀腔和泄压腔,所述泄压腔可以对出油口3处的油进行分流而实现回油,并通过连接孔18将油导入阀腔中。

在进油口5和出油口3两处的压力作用下,阀芯7可以在所述阀腔中的轴向移动,从而油泵控制阀在不同状态下运行。阀芯7朝向端盖2的一端形成有回油腔,回油腔中设置有可以轴向移动的阀钉8,并且第一开口通过阀座9封堵,阀钉8上安装有叶轮17,在流动的油的作用下,叶轮17可以带动阀钉8转动,阀钉8的渐缩密封面与阀座9的渐扩内壁面相对地转动,当所述渐缩密封面需要与所述渐扩内壁面彼此贴合密封时,如果二者之间存在杂质而不能密封,那么经由所述通孔进入所述阀腔的油可以带动叶轮17转动,所述渐缩密封面与所述渐扩内壁面相对转动而将二者之间的杂质研磨为更小粒度,直到二者之间实现密封,可见这样的结构设计可以缓解或消除杂质对于阀钉8和阀座9之间密封的影响。

阀钉8朝向阀座9的端面可以形成为半球面,阀座9的通孔朝向阀钉8的一端可以形成与半球面对应的形状,从而阀钉8可以密封阀座9的通孔。当然,所述渐缩密封面和所述渐扩内壁面也可以分别形成为锥形面。

另外,所述第一开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网10。第一过滤网10用于对进入回油腔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防止颗粒较大的杂质到达阀钉8和阀座9之间而影响二者之间的密封效果。

另外,所述阀钉8通过轴承20安装于所述回油腔中,所述回油腔中设置有能够将所述阀钉8偏压于所述阀座9的弹性偏压件19。轴承20包括能够相对转动的外圈和内圈,阀钉8安装于内圈,在叶轮17的驱动下可以更好地旋转,弹性偏压件19可以连接于外圈从而驱动轴承20和阀钉8一起轴向移动。如图1-图3所示,弹性偏压件19可以为弹簧,并且设置在图中轴承20的左侧,当然,也可以将弹簧设置在轴承20的右侧。

具体的,所述进油口5靠近所述阀腔的出口,所述回油口6远离所述阀腔的出口,所述阀芯7能够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阀芯7部分地位于所述进油口5和所述回油口6之间,所述进油口5和所述回油口6通过所述阀芯7分隔,所述阀钉8封堵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阀芯7位于所述回油口6和所述端盖2之间,所述进油口5和所述回油口6连通,所述阀钉8封堵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阀芯7部分地遮挡所述回油口6靠近所述端盖2的一侧,所述第二开口部分地对齐所述回油口6,所述阀钉8与所述阀座9彼此分离。

如图1所示,阀芯7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大致为远离端盖2的极限位置),阀芯7的一部分位于进油口5的左侧,从而将进油口5与回油口6彼此分隔,通过进油口5进入所述阀腔的液压油,通过出油口3输出到其他装置,例如转向机,此时,阀钉8与阀座9处于密封状态,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彼此不连通,所述油泵控制阀处于流量全量吐出状态,此时的液压油可以冲刷第一过滤网10上的杂质,携带杂质通过出油口3排出。另外,此时第二开口至少部分对齐于回油口6,如果阀钉8与阀座9之间存在杂质而不能密封,液压油则可以通过所述回油腔,从而带动叶轮17转动,阀钉8与阀座9相对转动而研磨二者之间的杂质,直到阀钉8与阀座9实现密封。

如图2所示,阀芯7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大致为靠近端盖2的极限位置),阀芯7位于回油口6的右侧(可以部分地遮挡回油口6的右侧部分),进油口5和回油口6彼此连通,通过进油口5进入所述阀腔的液压油一部分通过出油口3排出,另一部分通过回油口6返回到供油容器,所述油泵控制阀处于流量大量吐出状态(非全部吐出)。

如图3所示,阀芯7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所述第三位置,阀芯7部分地遮挡回油口6的右侧,并且所述第二开口至少部分地对齐回油口6,阀钉8与阀座9彼此脱离,阀座9的通孔打开,此时出油口3处的压力大于所述阀腔中的压力,来自进油口5的液压油的一部分通过所述阀腔的出口进入所述泄压腔的入口,依次通过连接孔18、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回油口6而返回到供油容器,来自进油口5的液压油的另一部分直接到达回油口6而返回供油容器,所述油泵控制阀处于泄压状态,第一过滤网10可以对回油进行过滤,减少进入阀座9的杂质。此时,叶轮17处于转动状态,阀钉8相对于阀座9转动,可以研磨二者之间的杂质。

其中,所述第二开口从所述回油腔径向向外延伸到阀芯7的外周面,阀芯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周向延伸的环形槽,该环形槽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增加所述第二开口在轴向上的宽度尺寸。

另外,所述油泵控制阀包括阀杆12,所述阀杆12连接于所述阀芯7并轴向延伸到所述阀腔的出口,所述阀杆12包括设置在所述阀腔的出口中的流量调节杆部,所述流量调节杆部包括远离所述阀芯7的第一杆部13和靠近所述阀芯7的第二杆部14,所述第一杆部1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杆部14的外径。通过选择性地将不同外径的第一杆部13和第二杆部14插入到所述阀腔的出口中,可以调节所述阀腔的出口处的流通面积,即所述阀腔出口的截面积与第一杆部13或第二杆部14的截面积之差,以调节所述阀腔的出口处的流量。也就是说,阀芯7处于不同位置时,可以对应地调节所述阀腔与出油口3之间的流量。

进一步的,所述阀腔中设置有位于所述进油口5和所述回油口6之间的第二过滤网11,所述第二过滤网11设置有中心孔,所述阀杆12可滑动地且密封地穿过所述中心孔。如图1-图3所示,所述阀腔中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1,第二过滤网11位于阀芯7朝向所述阀腔出口的一侧,位于进油口5和回油口6之间,可以对从进油口5流向回油口6的液压油进行过滤,避免或减少杂质流动到阀芯7附近而影响阀芯7在所述阀腔中的轴向移动。

另外,所述阀腔的出口设置有阀盖16,所述阀盖16形成有阀孔,所述流量调节杆部穿过所述阀孔设置,所述阀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杆部13的外径,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所述第二杆部14穿过所述阀孔,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杆部13穿过所述阀孔。如图1-图3所示,通过隔板4分隔形成的所述阀腔具有较大的出口,因此可以设置阀盖16,并在阀盖16上设置轴向延伸的阀孔,使得阀孔的内径更适合于第一杆部13和第二杆部14。特别的,阀盖16可以一体连接于管状结构的第一端,该管状结构的第二端形成有所述出油口3,并且该管状结构的周壁上形成有与所述泄压腔的入口连通的开孔,第二过滤网12与阀盖16之间设置有弹性件,弹性件通过偏压力将第二过滤网12偏压到所述阀腔内的台阶面上。

具体的,所述阀杆12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杆部14和所述阀芯7之间的主体杆部15,所述主体杆部15的外径大于所述阀孔的内径,所述主体杆部15穿过所述中心孔。主体杆部15与第二杆部14之间形成环形台阶面,阀盖16的所述阀孔的内径小于主体杆部15的外径,从而可以止挡主体杆部15与第二杆部14之间的环形台阶面,防止阀杆12从所述阀腔中脱离。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转向油泵,其中,所述转向油泵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油泵控制阀。油泵控制阀可以安装于油泵,进油口5和回油口6连通于油泵,并且油泵控制阀可以连通于转向机,即通过出油口3连通于转向机,以提供液压动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以上方案所述的转向油泵。转向油泵可以连通于转向机,为转向机的运行提供液压动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