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提篮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0461发布日期:2019-03-02 02:13阅读:1700来源:国知局
婴儿车提篮适配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折叠婴儿车上可卸式配装提篮的适配器,即婴儿车提篮适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将提篮安装在婴儿车上,通常需要借助适配器作可卸式配插连接,而常见的婴儿车提篮适配器都是以插孔配合底座上的插板进行锁定的形式来实现连接的,当需要释放插孔与插板的连接时,即需要将提篮从婴儿车上取下时,大多采用在插孔侧面设置按钮,并通过按钮按压的形式来解锁的,经过实际使用后发现,按钮式按压的解锁方式往往存在较大的解锁行程,即需要将按钮按压进较大的深度才能完全解锁插孔与插板之间的连接,而在按钮上提供足够的按压力,这对于力量较小的人群来说,使用较为吃力,故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很多父母弄了很长时间都无法取下提篮,存在较大的使用缺陷。同时,随着婴童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父母都会考虑给婴童提供一部婴儿车,则对于婴儿车提篮适配器的使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够提供一款具有不同解锁结构和解锁方式,并且操作省力、便捷,使用可靠的提篮适配器,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操作省力、便捷,使用可靠的婴儿车提篮适配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婴儿车提篮适配器,可卸式配插在婴儿车底座的两个插板上,其包括固定安装在提篮侧面的插件,所述的插件上设有旋钮和分别设置在旋钮两侧的滑块,两个滑块上分别设有水平安装的锁销,且两个锁销位置平行;所述的两个滑块相对移动并带动两个锁销与所述底座的两个插板配合锁定,或旋钮旋转顶推两个滑块相背移动,并带动两个锁销与所述底座的两个插板脱离解锁。

所述的两个滑块外端均设有弹性顶推该两个滑块相对移动的弹性元件,且相对移动的两个滑块内端均弹性接触在旋钮上。

所述的旋钮上设有同轴心旋转的驱动块,相对移动的两个滑块内端均弹性接触在该驱动块上。

所述的两个滑块内端分别设有“/”型上斜面和“/”型下斜面,且“/”型上斜面的上部和“/”型下斜面的下部分别弹性接触在驱动块的两端。

所述的插件底部外侧面设有安装槽和封闭安装槽的封盖,所述的两个滑块均隐藏设置在该安装槽内,在安装槽的槽底设有供两个插板穿入的插孔。

所述的旋钮和驱动块均呈“~”型,并按照X型交叉的方式连体而成,该旋钮外露在封盖外,该驱动块隐藏设置在安装槽内,且驱动块的“~”型两端分别接触在两个滑块的“/”型上斜面的上部和“/”型下斜面的下部。

所述的两个滑块内均设有上下贯通的、并供所述两个插板由下而上穿入的槽孔;所述的两个插板相背的外缘中部均设有卡槽,该卡槽与锁销构成配合锁定;两个插板相背的外缘顶部均设有插装斜面。

所述的封盖上设有引导所述旋钮旋转方向的指示箭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款采用旋钮式解锁结构的婴儿车提篮适配器,其结构主要是由安装在插件上的旋钮和分别设置在旋钮两侧的滑块等构成,常态下的两个滑块会受弹性顶推而形成相对移动,则当底座上的两个插板配插入插件内后,相对移动的两个滑块就会带动其上的锁销与底座的两个插板构成配合锁定;当操作旋钮旋转后,该旋转的旋钮就会顶推两个滑块相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锁销与底座的两个插板脱离,也就是实现了解锁操作。因此,这种将提篮适配器采用旋钮式旋转解锁的结构,其相比传统的按钮按压式解锁结构不但操作更加省力、便捷,而且使用也更加可靠,从而满足不断扩大的婴童用品市场的使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处于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通过本实用新型将提篮安装在婴儿车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1.底座、11.插板、12.卡槽、13.插装斜面、2.插件、21.安装槽、22.插孔、3.封盖、31.指示箭头、4.滑块、41.槽孔、5.弹性元件、6.锁销、7.旋钮、71.驱动块、8.提篮、9.婴儿车。

婴儿车提篮适配器,如图1、图4所示,涉及一种将提篮8可卸式配插在婴儿车9上、具体是由上而下可卸式配插在婴儿车9两侧底座1的两个插板11上的适配部件,而在实际使用中,该适配器不仅适用于提篮8,也适用于座兜、座椅、睡篮等各种婴童乘坐部件在婴儿车9上或汽车座椅上的配插,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该适配器辅助提篮8在婴儿车9上的配插为具体实施例所进行的详细描述。

同时,适配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如图4所示分别安装在提篮8的两侧,因两侧适配器的结构完全相同,故本实施例仅以其中一侧的适配器为例予以描述,其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提篮8侧面的插件2,该插件底部外侧面设有矩形状的安装槽21和螺钉拧紧而封闭该安装槽21的封盖3。

所述的安装槽21内设有位于中部的旋钮7和分别设置在旋钮两侧的滑块4;其中,旋钮7呈“~”型,其内侧还设有也呈“~”型的驱动块71,且均呈“~”型的旋钮7和驱动块71按照X型交叉的方式连体而成,并作同轴心转动;当安装到位后,旋钮7外露在封盖3外,驱动块71则隐藏设置在安装槽21内,该封盖3上设有引导旋钮7旋转方向的指示箭头31。

所述的两个滑块4均隐藏设置在该安装槽21内,在两个滑块4上分别设有水平安装的锁销6,这两个锁销的位置正好形成平行;所述的两个滑块4外端均设有弹性元件5,并经该弹性元件的弹性顶推而使得两个滑块4在常态下始终处于相对移动的趋势,且相对移动的两个滑块4内端均弹性接触在旋钮7的驱动块71上,具体接触结构为:两个滑块4内端分别设有“/”型上斜面和“/”型下斜面,并通过“/”型上斜面的上部和“/”型下斜面的下部分别弹性接触在驱动块71的“~”型两端。

所述的底座1设有两个插板11,这两个插板相背的外缘中部均设有卡槽12,两个插板11相背的外缘顶部均设有插装斜面13。

当适配器配插在底座1的两个插板11上并构成锁定时,其动作结构如图2所示:两个插板11分别由安装槽21的槽底预设的插孔22插入,再由下而上穿入两个滑块4内预设的、上下贯通的槽孔41内,而在两个插板11的插入过程中,还可通过插装斜面13辅助而轻松插装到位,此时分别受弹性元件5顶推作相对移动的两个滑块4,就会带动两个锁销6同时配装在两个插板11的卡槽12内,从而构成配合锁定,此时整个适配器就无法从底座1上取下,也就是提篮8稳定安装在婴儿车9上而无法取下。

当需要将整个适配器从底座1上取下,即将提篮8从婴儿车9上取下时,需根据封盖3上的指示箭头31逆时针旋转旋钮7,该旋钮旋转就会带动驱动块71同步旋转,则驱动块的“~”型两端就会顶推两个滑块4克服弹性元件5的弹力形成相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锁销6从底座1的两个插板11上的卡槽12内脱离,也就是实现了解锁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