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591发布日期:2019-04-03 00:4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产品零部件、工具和半成品零部件安全搬运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发电机装配现场通常是人工进行组装和搬运工作,一般是人工先将产品零部件搬到场地上,接着把半成品零部件运到场地上,再将工具先拿到场地上。在组装需求较小的情况下,装配零件和装配工具均是通过人工搬运的方式往装配现场进行运送,由于需求小,装配量低,人工操作不会有太多麻烦。

但是随着企业生产量的提高,装配需求增大,组装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加,所需要搬运的产品零部件、半成品零部件和工具量也在增多,人工搬运需来回搬运,搬运效率低,搬运工作量大,采用常规的人工搬运模式往往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如果增加搬运的人数,则会增大企业人力成本,且势必会影响其他工作的正常进行,从整体上降低了生产效率。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搬运工作量大、人力成本高和搬运效率低的缺陷,本行业所迫切需求一种协助工人进行零件搬运的辅助工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装配工作繁琐,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针对生产场地中的零部件和工具搬运用的小拉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能够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具体为一种发电机组装用小拉车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包括:

一车架,其底部装设有万向轮;

一翻盖,其通过铰链可开合装设在所述车架上部;

一水平设置的抽屉,所述抽屉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车架中部,且其后壁设置有抽屉后耳;以及

一竖直设置的传力杆,其上端与所述铰链的上铰链片铰接,其下端随所述翻盖上下移动,位于所述抽屉后耳内侧或所述抽屉后耳外侧,使得所述抽屉通过所述翻盖的启闭由所述传力杆进行锁紧。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所述车架包括上盛物盒、立柱和下盛物盒,所述上盛物盒和下盛物盒分别装设于所述立柱上下两端;所述抽屉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柱中部。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所述上盛物盒由上盒体、锁孔、后孔和导槽构成,所述锁孔和后孔分别开设于所述上盒体前部和后部;所述导槽垂直布置,且其上端固定于所述后孔内,所述传力杆可上下滑动装设于所述导槽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所述翻盖通过气弹簧可开合装设在所述上盛物盒上,所述翻盖由上盖体、盖锁孔和盖侧耳组成;所述盖锁孔用于安装盖锁,所述盖侧耳装设于所述上盖体两侧且偏后位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所述传力杆由传力耳、传力杆体和卡舍组成,所述卡舍呈L型设置于所述传力杆体下端。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所述铰链由上铰链片、下铰链片和铰链传力耳组成;所述上铰链片连接于所述翻盖的内后部,且其中间设置有所述铰链传力耳;所述下铰链片连接于所述车架上端后部或所述上盛物盒内后部,所述下铰链片中间开有一对应于所述后孔的缺口。

进一步较为优选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所述传力杆的上端与所述上铰链片上的所述铰链传力耳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所述气弹簧由滑竿和滑套组成,所述滑竿铰接连接在所述翻盖上,所述滑套铰接连接在所述上盛物盒上,所述滑竿铰接连接在盖侧耳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所述抽屉由抽屉主体、滑槽、滑道和抽屉后耳组成,所述滑槽呈“凹”形且设置于所述抽屉主体两侧,所述滑道呈“凸”形且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上盛物盒两侧下方;所述滑道的“凸”起卡设在所述滑槽的“凹”槽内,所述抽屉通过所述滑槽和滑道可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上的挂物槽和拉手。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柴油发电机组装用小拉车结构,不仅适用于车间适用,而且可以在车间意外的场所使用,万向轮以及刹车装置可以使本实用新型方便移动和固定,下盛物盒和上盛物盒可以放置零部件和工具,盖板设计可以使上盛物盒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同时盖板后的铰链传力装置可以使下方的抽屉具有锁闭功能,抽屉适合放置贵重物品,极大方便组装装配生产中的零部件以及工具的运输,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用小拉车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用小拉车结构的左侧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用小拉车结构的右侧剖视图;

图4为图3所示柴油发电机组装用小拉车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柴油发电机组装用小拉车结构上传力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万向轮;2-小车架,21-上盛物盒,211-上盒体,212-锁孔,213-后孔-214- 导槽,22-立柱,23-下盛物盒;3-挂物槽;4-拉手;5-翻盖,51-上盖体,52-盖锁孔,53-盖侧耳;6-传力杆,61-传力耳,62-传力杆体.63-卡舍;7-铰链,71-上铰链片,72-下铰链片,73-传力耳;8-气弹簧,81-滑杆,82-滑套;9-抽屉,91- 抽屉主体,92-滑槽,93-滑道,94-抽屉后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和具体的介绍,以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包括:一车架2,其底部装设有便于移动和锁定的万向轮1;一翻盖5,其通过铰链7 可开合装设在所述车架2上部;一水平设置的抽屉9,所述抽屉9可滑动设置于所述车架2中部,且其后壁设置有抽屉后耳94;以及一竖直设置的传力杆6,其上端与所述铰链7的上铰链片71铰接,其下端随所述翻盖5上下移动,位于所述抽屉后耳94内侧或所述抽屉后耳94外侧,使得所述抽屉9通过所述翻盖5的启闭由所述传力杆6进行锁紧,即翻盖5上下翻转移动可以直接锁紧小车架2中间的抽屉9,从而使抽屉9被锁住而抽不出。

如图1-2、4所示,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车架2包括上盛物盒21、立柱22和下盛物盒23,上盛物盒21和下盛物盒23和抽屉9可根据情况盛放工具和零部件;翻盖5上面和下盛物盒23上可搁放小型的箱和柜及适宜的半成品。所述上盛物盒21和下盛物盒23分别装设于所述立柱22上下两端;所述抽屉9 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柱22中部。所述上盛物盒21由上盛物盒211、锁孔212、后孔213和导槽214构成,所述锁孔212和后孔213分别开设于所述上盛物盒 211前部和后部,方便翻盖5关起时,锁舍穿过锁孔212,将翻盖5锁紧;所述导槽214垂直布置,且其上端固定于所述后孔213内,即导槽214的顶端焊在后孔213内,导槽214紧贴上盛物盒211的后部下方位置,所述传力杆6可上下滑动装设于所述导槽214上。

如图3所示,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翻盖5通过气弹簧8可开合装设在所述上盛物盒21上,所述翻盖5由上盖体51、盖锁孔52和盖侧耳53组成;所述盖锁孔52用于安装盖锁,所述盖侧耳53装设于所述上盖体51两侧且偏后位置,用于安装气弹簧8的滑竿81。

如图3-5所示,作为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传力杆6由传力耳61、传力杆体 62和卡舍63组成,所述卡舍63呈L型设置于所述传力杆体62下端。

如图4所示,所述铰链7由上铰链片71、下铰链片72和铰链传力耳73组成;所述上铰链片71连接于所述翻盖5的内后部,且其中间设置有所述铰链传力耳73;所述下铰链片72连接于所述车架2上端后部或所述上盛物盒21内后部,所述下铰链片72中间开有一对应于所述后孔213的缺口。所述传力杆6的上端与所述上铰链片71上的所述铰链传力耳73铰接连接。

参阅如图1-5所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气弹簧8由滑竿81和滑套82组成,所述滑竿81铰接连接在所述翻盖5上,或通过固定螺栓锁在所述翻盖5上;所述滑套82铰接连接在所述上盛物盒21上,或通过固定螺栓锁在上盛物盒21上;两所述滑竿81分别铰接连接在两侧的盖侧耳53上,或通过固定螺栓锁在两侧的盖侧耳53上,方便翻盖5的打开和关闭。

如图2所示,于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抽屉9由抽屉主体91、滑槽 92、滑道93和抽屉后耳94组成,所述滑槽92呈“凹”形且设置于所述抽屉主体 91两侧,所述滑道93呈“凸”形且设置于所述车架2上的上盛物盒21两侧下方;所述滑道93的“凸”起卡设在所述滑槽92的“凹”槽内,所述抽屉9通过所述滑槽 92和滑道93可前后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抽屉后耳94焊在抽屉9的后下部,如图2、图5所示,抽屉9关起时,抽屉后耳94向后移动靠近上盛物盒21后部的导槽214,当上部翻盖5上下移动时,铰链7的上铰链片71及焊在上面的铰链传力耳73跟随移动,由于传力杆6的传力耳61与铰链传力耳因插销锁在一起,从而带动传力杆6上下移动,传力杆6上的卡舍63已跟随移动,如图2、图5所示;

如图2、图5所示,当抽屉9在关闭时,抽屉后耳94是靠近上盛物盒21后部的导槽214的,当传力杆6下移时,传力杆6上的卡舍63正好卡住抽屉9的抽屉后耳94,至此,抽屉9被卡住,而不可向外移动,也就此锁紧;当传力杆6 向上移动时,传力杆上的卡舍63从抽屉9后部的抽屉后耳94上松开,抽屉9就可以前后移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发电机组装用安全搬运车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车架2 上的挂物槽3和拉手4。挂物槽3位于所述拉手4的下方位置,挂物槽3可挂袋装的物料如垃圾等。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