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8445发布日期:2019-03-08 17:44阅读:9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化气罐运输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



背景技术:

液化气罐是最常用的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容器之一,通常需要在液化气站的电子灌装秤和转运车之间运输。液化气罐在储满的状态下较重,一般为30〜35公斤,工人在搬运及装卸车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劳动强度大;并且,工人每次只能搬运一至两个,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搬运效率很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减小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搬运效率,节省了搬运时间。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包括主轴和设于主轴两端的车轮,所述主轴上焊接有多个车架结构,所述车架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两个支撑杆之间的距离与液化气罐直径相适配,两个支撑杆下端通过连杆相连,连杆上还设有两个延伸板,所述延伸板、连杆和支撑杆之间两两互相垂直,两个延伸板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化气罐直径,在两个支撑杆之间还设有多个弧形挡板,在多个车架结构上的合适位置设有两个把手。

优选地,相邻两个车架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焊接片相连。

优选地,所述连杆和延伸板上均设有与液化气罐底部外形相适配的弧形加工面。

优选地,所述主轴与延伸板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撑杆与延伸板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

优选地,所述把手与车架结构之间的夹角小于75度且大于60度。

优选地,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一次能够运送多个液化气罐,与人工搬运液化气罐的方式相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液化气罐的搬运效率;

2、只需将推车的延伸板伸进液化气罐的底部即可将多个液化气罐装在推车上,无需人工将液化气罐搬运到推车上,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液化气罐的搬运效率;

3、结构稳定,安全性好;

4、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制作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 为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装上液化气罐的示意图;

图中,主轴1、车轮2、支撑杆3、连杆4、延伸板5、弧形挡板6、把手7、焊接片8、弧形加工面9、第一加强筋10、第二加强筋11、防滑套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液化气罐专用推车,包括主轴1和设于主轴1两端的车轮2,所述主轴1上焊接有多个车架结构,所述车架结构包括两个支撑杆3,所述两个支撑杆3之间的距离与液化气罐直径相适配,两个支撑杆3下端通过连杆4相连,连杆4上还设有两个延伸板5,所述延伸板5、连杆4和支撑杆3之间两两互相垂直,两个延伸板5之间的距离小于液化气罐直径,在两个支撑杆3之间还设有多个弧形挡板6,弧形挡板6对液化气罐起支撑和限位的作用,使液化气罐在运输过程中不易晃动,提高了液化气罐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在多个车架结构上的合适位置设有两个把手7,把手7便于人使用推车。

优选地,相邻两个车架结构之间通过多个焊接片8相连。这样的设置使相邻两个车架结构之间的牢固性更好,便于同时运输多排液化气罐,提高了车架结构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连杆4和延伸板5上均设有与液化气罐底部外形相适配的弧形加工面9,弧形加工面9的设置使得延伸板5、连杆4和液化气罐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液化气罐在推车上运送的过程中不易晃动,减少了液化气罐运送过程中从推车掉落的现象,提高了推车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主轴1与延伸板5之间设有第一加强筋10,所述支撑杆3与延伸板5之间设有第二加强筋11。第一加强筋10和第二加强筋11的设置使得车架结构的结构强度更高,提高了延伸板5的承载力。

优选地,所述把手7与车架结构之间的夹角小于75度且大于60度。这样的设置更加方便人推动推车。

优选地,所述把手7上设有防滑套12。防滑套12的设置增加了手和把手7之间的摩擦力,使推车不易脱离,减少了液化气罐从推车上掉落现象的发生,不仅增加了人推车的舒适度,而且提高了推车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1、液化气罐在转运车和电子灌装秤之间转运的过程中,将两个液化气罐上下叠加放置成一排;

2、然后将两个延伸端5伸进下面的液化气罐底部,绕主轴1转动车架结构一定角度,使两个液化气罐与地面脱离;

3、重复操作1和2,直至将多排液化气罐全部装上推车;

4、手握把手7推动推车,在转运车和电子灌装秤之间运动。

本实施例不仅一次能够运送多个液化气罐,而且操作简便,与人工搬运液化气罐的方式相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液化气罐的搬运效率,同时结构稳定,安全性好,实用性强,制作成本较低,易于推广。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