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8684发布日期:2019-04-03 00:4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手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童车,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手推车。



背景技术:

童车是现有市场上童车种类越来越多,做工精细,安全性和舒适性也越来越高,现有的童车越来越追求功能的完善性,造成手推车的体积越来越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便于携带的童车,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便携式手推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便携式手推车,包括骨架、把手、防护杆和座板,骨架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中部通过铰轴呈X形铰接;第一骨架包括并列分布在第二骨架两侧的支杆,所述两支杆下端向外弯折形成人字形结构所述两支杆下端对应铰接有滚轮,第二骨架下端连接有转向轮,其上端连接有推把;第一骨架中上部铰接有座板,第一骨架上沿铰接有对应座板的防护杆,所述座板或防护杆非铰接侧设有对应伸出有对应卡接第二骨架的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对应卡接第二骨架的卡板和设置于卡板端部的弧形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铰接在其中一侧卡板上端面,限位板沿铰轴旋转抱合或者放开第二骨架,限位板自由端设有限位孔,另一卡板上端设有对应卡接的限位卡件,所述限位卡件为U形结构,限位卡件一侧向下插入限位孔内,另一侧滑动装配在导柱上,所述导柱上端设有对应向下抵触限位卡件上端面的挤压弹簧。

所述第一骨架上端向上伸出有扶手。转向轮通过轮叉连接在第二骨架下端,所述轮叉上端设有通过转动副铰接在第二骨架内的安装轴。

所述转动副为轴承。卡板端部设有对应限位卡件的插接孔。

有益技术效果:车身通过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铰接,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进行存放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装置结构简图;

图2为第一骨架装配示意图;

图3为防护杆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卡件连接示意图。

图中1第一骨架、2第二骨架、3滚轮、4防护杆、5座板、6扶手、7卡板、8限位板、9限位卡件、10导柱、11挤压弹簧、12转向轮、13推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携式手推车,参见图1-4:包括骨架、把手、防护杆4和座板5,骨架包括第一骨架1和第二骨架2,所述第一骨架1和第二骨架2中部通过铰轴呈X形铰接;第一骨架1包括并列分布在第二骨架2两侧的支杆,所述两支杆下端向外弯折形成人字形结构所述两支杆下端对应铰接有滚轮3,第二骨架2下端连接有转向轮12,其上端连接有推把13;第一骨架1中上部铰接有座板5,第一骨架1上沿铰接有对应座板5的防护杆4,所述座板5或防护杆4非铰接侧设有对应伸出有对应卡接第二骨架2的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对应卡接第二骨架2的卡板7和设置于卡板7端部的弧形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铰接在其中一侧卡板7上端面,限位板8沿铰轴旋转抱合或者放开第二骨架2,限位板8自由端设有限位孔,另一卡板7上端设有对应卡接的限位卡件9,所述限位卡件9为U形结构,限位卡件9一侧向下插入限位孔内,另一侧滑动装配在导柱10上,所述导柱10上端设有对应向下抵触限位卡件9上端面的挤压弹簧11。

所述第一骨架1上端向上伸出有扶手6。转向轮12通过轮叉连接在第二骨架2下端,所述轮叉上端设有通过转动副铰接在第二骨架2内的安装轴。

所述转动副为轴承。卡板7端部设有对应限位卡件9的插接孔。

车身通过第一骨架1和第二骨架2铰接,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折叠后体积较小,便于进行存放和运输。

设置卡板7,座板5和防护杆4通过卡板7对第二骨架2进行卡接,利用限位板8对第二骨架2进行箍合限位,设置限位卡件9,限位卡件9向下穿过限位孔插入卡板7端部,通过限位卡件9对限位板8实现固定,限位卡件9设有挤压弹簧11,通过向下挤压提高锁定能力。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