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5282发布日期:2019-01-22 23:11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

但是,有时候在雨天之后泥泞道路上骑自行车会有些问题,自行车的挡泥瓦上会积压很多泥,有时候会严重到将自行车的挡泥瓦与轮胎之间的空间堵死,最终导致自行车难以骑乘,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一款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轮和与自行车车轮尺寸相配合的弧形挡泥瓦,在弧形挡泥瓦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与弧形挡泥瓦弧度相同的弧形钢板片,所述弧形钢板片的纵截面同样设置为弧形形状且该弧形的尺寸与自行车车轮的轮胎纵面相配合,在弧形挡泥瓦的左侧和右侧对称位置处还分别适配贯穿有一个支撑导柱,支撑导柱的下部柱体伸入弧形挡泥瓦的内腔中且其底端端部与弧形钢板片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导柱的上部柱体向外伸出弧形挡泥瓦且在其顶端端部固定设置有挡沿板,所述支撑导柱的上部柱体圆周外适配套设有弹性缓冲弹簧,弹性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挡沿板上,弹性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弧形挡泥瓦上,在弧形挡泥瓦的内壁面上、对应两个支撑导柱的下部柱体之间位置处还通过两个支撑铰接座可转动铰接两个旋转凸轮,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的轮轴与自行车车轮的中心驱动轴之间通过主传动带传动连接在一起,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的轮轴与处在右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的轮轴之间还通过辅助传动带传动连接在一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挡泥瓦通过挡泥瓦安装架固定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弧形钢板片采用金属钢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铰接座的高度小于弧形钢板片与弧形挡泥瓦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传统弧形挡泥瓦的结构基础上增设有弧形钢板片、支撑导柱、弹性缓冲弹簧、支撑铰接座和旋转凸轮,在骑车者进行正常骑行过程中,中心驱动轴即可通过主传动带驱动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的轮轴转动,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的轮轴再通过辅助传动带驱动处在右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的轮轴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旋转凸轮能够进行快速旋转,由于凸轮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两个旋转凸轮在转动过程中其远心端会不断的拍打弧形钢板片,使得弧形钢板片产生微动震动效果,位置微动的弧形钢板片同时会拉动两个支撑导柱动作,通过挡沿板对弹性缓冲弹簧进行往复式的拉伸伸长操作,从而对弧形挡泥瓦产生抖动效果,进而将粘黏在挡泥瓦上的灰尘泥土抖落,很好的实现了挡泥瓦的灰尘泥土快速清理目的,并且由于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的轮轴与自行车车轮的中心驱动轴传动连接在一起,当骑车者骑行速度较快时,旋转凸轮动作频率提高,当骑车者骑行速度较慢时,当骑车者骑行速度降低,抖动效果能够跟随着骑行速度进行实时调节,即能够很好的适配灰尘泥土量的多少进行不断调整,满足现代化自行车骑行更高的实际应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自行车车轮、2-中心驱动轴、3-主传动带、4-弧形挡泥瓦、5-弧形钢板片、6-挡泥瓦安装架、7-旋转凸轮、8-弹性缓冲弹簧、9-支撑铰接座、10-挡沿板、11-辅助传动带、12-支撑导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带有清理挡泥瓦功能的自行车,包括自行车车轮1和与自行车车轮1尺寸相配合的弧形挡泥瓦4,所述弧形挡泥瓦4通过挡泥瓦安装架6固定设置。

在弧形挡泥瓦4的内腔中设置有一个与弧形挡泥瓦4弧度相同的弧形钢板片5,所述弧形钢板片5采用金属钢材料制成,所述弧形钢板片5的纵截面同样设置为弧形形状且该弧形的尺寸与自行车车轮1的轮胎纵面相配合,在弧形挡泥瓦4的左侧和右侧对称位置处还分别适配贯穿有一个支撑导柱12,支撑导柱12的下部柱体伸入弧形挡泥瓦4的内腔中且其底端端部与弧形钢板片5固定连接在一起,支撑导柱12的上部柱体向外伸出弧形挡泥瓦4且在其顶端端部固定设置有挡沿板10,所述支撑导柱12的上部柱体圆周外适配套设有弹性缓冲弹簧8,弹性缓冲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挡沿板10上,弹性缓冲弹簧8的一端固定在弧形挡泥瓦4上,在弧形挡泥瓦4的内壁面上、对应两个支撑导柱12的下部柱体之间位置处还通过两个支撑铰接座9可转动铰接两个旋转凸轮7,所述支撑铰接座9的高度小于弧形钢板片5与弧形挡泥瓦4之间的距离,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7的轮轴与自行车车轮1的中心驱动轴2之间通过主传动带3传动连接在一起,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7的轮轴与处在右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7的轮轴之间还通过辅助传动带11传动连接在一起。

这样,通过在传统弧形挡泥瓦4的结构基础上增设有弧形钢板片5、支撑导柱12、弹性缓冲弹簧8、支撑铰接座9和旋转凸轮7,在骑车者进行正常骑行过程中,中心驱动轴2即可通过主传动带3驱动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7的轮轴转动,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7的轮轴再通过辅助传动带11驱动处在右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7的轮轴转动,从而使得两个旋转凸轮7能够进行快速旋转,由于凸轮的特殊结构设计,使得两个旋转凸轮7在转动过程中其远心端会不断的拍打弧形钢板片5,使得弧形钢板片5产生微动震动效果,位置微动的弧形钢板片5同时会拉动两个支撑导柱12动作,通过挡沿板10对弹性缓冲弹簧8进行往复式的拉伸伸长操作,从而对弧形挡泥瓦4产生抖动效果,进而将粘黏在挡泥瓦上的灰尘泥土抖落,很好的实现了挡泥瓦的灰尘泥土快速清理目的,并且由于处在左侧位置处的旋转凸轮7的轮轴与自行车车轮1的中心驱动轴2传动连接在一起,当骑车者骑行速度较快时,旋转凸轮7动作频率提高,当骑车者骑行速度较慢时,当骑车者骑行速度降低,抖动效果能够跟随着骑行速度进行实时调节,即能够很好的适配灰尘泥土量的多少进行不断调整,满足现代化自行车骑行更高的实际应用要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