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1127发布日期:2019-05-24 21:41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



背景技术:

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为了便于运输和放置,将自行车进行折叠是个有效的途径,现有的自行车折叠通常是两段式折叠,然而由于山地车往往轮胎较宽,两段式折叠无法使得山地车完全折叠重合,从而容易对车体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车轮,所述车架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有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内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与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圆柱筒的顶部贯穿有坐垫杆,所述坐垫杆的底部与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坐垫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垫,所述圆柱筒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远离圆柱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铰座,所述第一铰座铰接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铰座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远离第一铰座的一端通过第二铰座与第三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的顶部均开设有插销口,所述插销口的内部插入有U形插销,所述第三连接板的内部设有轴承套,所述轴承套贯穿有方向杆,所述方向杆的顶部固定有扶手,所述方向杆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车轮。

优选的,所述坐垫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坐垫与坐垫杆相垂直。

优选的,所述插销口的数量为四个,所述插销口均匀对称分布在第一铰座与第二铰座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车轮的宽度大于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为多孔实体橡胶车轮。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板与方向杆相垂直,且第三连接板与车架相平行。

优选的,所述弹簧为压缩弹簧,所述弹簧的外侧与圆柱筒的内侧壁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板、第一铰座、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第二铰座、插销口和U形插销,使得自行车在折叠时分为三段,节省了存放空间,同时便于折叠和移动,对自行车的零件在运输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通孔、圆柱筒、支撑杆、弹簧、坐垫杆和坐垫,增强了自行车的缓冲性能,使得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舒适,更加安全。

综上所述,该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通过将自行车在折叠时分为三段化,扩大了折叠空间,使得折叠更加灵活,更加便于自行车的折叠,同时节约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的第二连接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第一车轮、3连接板、4通孔、5圆柱筒、6支撑杆、7弹簧、8坐垫杆、9坐垫、10第一连接板、11第一铰座、12第二连接板、13第三连接板、14第二铰座、15插销口、16U形插销、17轴承套、18方向杆、19扶手、20第二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多功能折叠山地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架1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车轮2,车架1的顶部固定有连接板3,连接板3的顶部开设有通孔4,通孔4的内壁固定有圆柱筒5,圆柱筒5的内部设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底部与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杆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7,圆柱筒5的顶部贯穿有坐垫杆8,坐垫杆8的底部与弹簧7固定连接,坐垫杆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坐垫9,圆柱筒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0,第一连接板10远离圆柱筒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铰座11,第一铰座11铰接有第二连接板12,第二连接板12远离第一铰座11的一端设有第三连接板13,第二连接板12远离第一铰座11的一端通过第二铰座14与第三连接板13铰接,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2和第三连接板13的顶部均开设有插销口15,插销口15的内部插入有U形插销16,第三连接板13的内部设有轴承套17,轴承套17贯穿有方向杆18,方向杆18的顶部固定有扶手19,方向杆18的底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车轮20。

坐垫9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坐垫9与坐垫杆8相垂直,插销口15的数量为四个,插销口15均匀对称分布在第一铰座11与第二铰座14的两侧,第一车轮2的宽度大于第二车轮20,第一车轮2与第二车轮20为多孔实体橡胶车轮,第三连接板13与方向杆18相垂直,且第三连接板13与车架1相平行,弹簧7为压缩弹簧,弹簧7的外侧与圆柱筒5的内侧壁相接触。

工作原理:在骑行过程中,当遇到比较颠簸的路段时,此时圆柱筒5内的弹簧7被坐垫杆8压缩,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骑行更加平稳,当不需要骑行时,将U形插销16从插销口15中拔出,此时第一连接板10与第三连接板13分别通过第一铰座11和第二铰座14的作用下,向第二连接板12方向靠拢,直至第一车轮2与第二车轮20的侧面相接触,此时自行车得到完全折叠,避免了自行车折叠后的挤压,同时节省了空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