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648发布日期:2019-04-13 01:1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装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件在总装生产中都需要多道工序完成,由一位员工总装本道工序后再由另一员工总装下一道工序,而汽车底盘的转运过程通常采用桥式起重机或搬运汽车,但是采用桥式起重机和转运汽车搬运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由于底盘比较重,因此对车间的设备要求也比较高,用汽车进行转运时转弯半径太大,对场地要求也比较高,且转运时总体过长,可能导致商用车底盘在转运过程中位置发生偏移,甚至受到碰撞,影响产品的质量,此外,采用现有的转运装置还存在不便于对底盘件进行固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弯半径小、对场地需求低、牵引或脱离速度快且使用方便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底盘连接并将汽车底盘部分托起的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与所述框架枢接,所述框架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牵引车连接的牵引部,所述框架的底部还设有滚轮。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举升装置包括转盘、转轴、千斤顶和用于支撑汽车底盘的支撑件,所述框架的一端设有转盘凹槽,所述转盘嵌设于所述转盘凹槽中,所述转轴设于所述转盘的中心位置,所述千斤顶的一端固接于所述转盘的盘面上,所述千斤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千斤顶至少设有两个,所述千斤顶的外侧设有套筒。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向下凹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两条侧边的高度不相等。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牵引部包括牵引梁和牵引杆,所述牵引梁的一端与所述框架固接,所述牵引梁的另一端与所述牵引杆铰接。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还包括倒车影像系统,所述倒车影像系统通过倒车影像支架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上。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框架上设有液压站,所述液压站通过注油管与所述千斤顶相连,所述液压站包括油桶、油泵和支架,所述油桶和油泵设于所述支架上。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框架呈阶梯状,所述框架包括高位框架和低位框架,所述举升装置设于所述低位框架上。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高位框架和低位框架的连接处设有多块加强板。

上述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优选的,所述滚轮包括万向轮和单向轮,所述高位框架的两端均设有万向轮,所述低位框架上设有单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包括框架、滚轮、举升装置和牵引部,牵引部便于将框架与牵引小车或叉车连接进而带动牵引转运装置整体移动,举升装置能够与汽车底盘连接并将汽车底盘的前端托举起来进行转运,相比于传统的转运车,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转运装置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采用普通的小牵引车或叉车均能进行转运,提高了转运的效率,同时不需要起吊等大型设备,对车间要求变小,规避了起吊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避免了起吊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此外由于举升装置与框架采用枢轴连接的方式,转运时转弯更为灵活,举升装置能够绕轴转动而无需整体绕大圈转弯,降低了转弯的半径,在场地较小的环境中仍能灵活牵引转运,具有结构简单、牵引和脱离速度快、使用方便以及转运过程的稳固性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框架;11、高位框架;12、低位框架;13、加强板;2、举升装置;21、转盘;22、转轴;23、千斤顶;231、套筒;24、支撑件;241、凹槽;3、牵引部;31、牵引梁;32、牵引杆;4、滚轮;41、万向轮;42、单向轮;5、液压站;51、油桶;52、支架;6、倒车影像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汽车底盘总装的牵引转运装置,包括框架1,框架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汽车底盘连接并将汽车底盘部分托起的举升装置2,举升装置2与框架1枢接,框架1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牵引车连接的牵引部3,框架1的底部还设有滚轮4。具体的,举升装置2设于框架1的尾部。举升装置2能够将汽车底盘的前端托举起来并与其连接进行牵引,由于举升装置2能够绕枢轴旋转,因此本实施例的牵引转运装置转弯灵活,无需整体绕大圈转弯,降低了转弯半径,尤其适用于场地较小的环境。

本实施例中,举升装置2包括转盘21、转轴22、千斤顶23和用于支撑汽车底盘的支撑件24,框架1的一端设有转盘凹槽,转盘21嵌设于转盘凹槽中,转轴22设于转盘21的中心位置,千斤顶23的一端固接于转盘21的盘面上,千斤顶23的另一端与支撑件24固定连接。具体的,转轴22的圆心与转盘21的圆心重合,转轴22贯穿转盘21和框架1设置,通过两个螺栓紧固转轴22对转盘21进行限位,转轴22上套设有一个可注入油脂的铜套,铜套起到轴承的作用,方便转盘转动,转盘凹槽与转盘21接触的面上注油进行润滑,能减小摩擦和磨损,方便转动。

本实施例中,千斤顶23至少设有两个,千斤顶23的外侧设有套筒231。具体的,共设有四个液压千斤顶23,四个千斤顶23沿转盘21的直径对称分布在转盘21的盘面上,其中位于内侧的两个千斤顶23直接固定在转盘21的盘面上,位于外侧的两个千斤顶23通过套筒间接固定在转盘21的盘面上。四个千斤顶23能将汽车底盘的重力均匀分散至转盘21上,套筒231一方面能够对千斤顶23的托举过程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套筒231还能在转弯的时候带动转盘21,避免千斤顶23直接受力带动转盘21发生变形甚至损坏。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24为向下凹的凹槽241,凹槽241的两条侧边的高度不相等。具体的,凹槽241为不等高凹槽241,在倒车将牵引转运装置伸入时,凹槽241的高侧边位于距离汽车底盘较远的一侧,凹槽241的低侧边位于距离汽车底盘较近的一侧,牵引转运装置后退时,高侧边退至与车桥相接触处后进行限位停止后退,起到使凹槽241对准车桥的定位作用,便于快速实现与汽车底盘的连接和脱离,使用方便,提高了转运效率。

本实施例中,牵引部3包括牵引梁31和牵引杆32,牵引梁31的一端与框架1固接,牵引梁31的另一端与牵引杆32铰接。牵引杆32直接与牵引车相连进行转运,牵引梁31与牵引杆32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牵引车型进行调节,适配于多种牵引车。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倒车影像系统6,倒车影像系统6通过倒车影像支架固定设置于框架1上。倒车影像系统6便于进行倒车,将牵引转运装置倒退并从汽车底盘的前端伸入,使凹槽241准确勾住车桥进行转运过程。

本实施例中,框架1上设有液压站5,液压站5通过注油管与千斤顶23相连,液压站5包括油桶51、油泵和支架52,油桶51和油泵设于支架52上。具体的,液压站5设置在框架1靠近牵引部3的位置。液压站5能够为千斤顶23提供动力,设置在靠近牵引部3的位置便于平衡框架1两端的受力分布。

本实施例中,框架1呈阶梯状,框架1包括高位框架11和低位框架12,举升装置2设于低位框架12上。举升装置2位于高度较低的低位框架12上便于将其伸入汽车底盘下部,适用于底盘较低的汽车转运过程,高位框架11的高度较高便于与牵引车连接。

本实施例中,高位框架11和低位框架12的连接处设有多块加强板13。高位框架11和低位框架12的连接处位于阶梯的位置,设置加强板13提高连接处的受力强度,防止牵引过程中受力过大导致变形或损坏。

本实施例中,滚轮4包括万向轮41和单向轮42,高位框架11的两端均设有万向轮41,低位框架12上设有单向轮42。具体的,万向轮41共两个,一个万向轮41设置在液压站5下,另一个万向轮41通过安装板设置在阶梯连接处,单向轮42共两个,转盘21两侧的低位框架12上设有两个滚轮孔,两个单向轮42设于滚轮孔中。高位框架11位置较高,具有足够的空间安装万向轮41,以便于转运过程中进行转弯移动,转弯更灵活同时转弯半径小,低位框架12为了尽可能降低高度,采用单向轮42,配合转盘21和转轴22实现对汽车底盘的顺利转运。

本实施例的工作流程为:先将牵引杆32与牵引小车或叉车连接,根据倒车影像系统6将牵引转运装置整体向后倒退,使框架1带动举升装置2从汽车底盘的前端伸入,由于支撑件24是一个不等高的凹槽241,凹槽241的低侧边先通过车桥,然后继续倒退直至凹槽241的高侧边与车桥接触,在高侧边的限位作用下停止倒退,给液压站5给电,千斤顶23升起,车桥卡入凹槽241中,随着千斤顶23升起到一定位置,汽车底盘的前端离开地面,便可以开动牵引小车或叉车进行转运,转运完成后通过给液压站5电信号,千斤顶23回落后,便可以让牵引车牵引着本实施例的牵引转运装置进行下一次的转运。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