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载物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745发布日期:2019-04-13 01:1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载物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配件,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载物踏板。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今年来人们出行所使用的一种常见工具,虽然电动车安装有车筐和后备箱等收纳装置,那是其收纳空间还是远远不够的。当人们需要运载的东西较多时,就会放在电动车踏板上。这样一来,驾驶员的双脚就不能正常放置,从而对人们的安全驾驶埋下隐患,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危害驾驶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车载物踏板,以增加电动车踏板的载物空间,提高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车载物踏板,包括脚踏板和载物板,所述脚踏板包括脚踏板本体和连接于脚踏板本体一侧的固定管,所述载物板包括支撑杆和旋转连接于固定管两端的连接管,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接管连接,且围绕脚踏板本体一圈设置;所述连接管的端头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同轴套设于固定管两端的内部,所述连接柱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所述固定管两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载物板旋转至与脚踏板平行,所述限位凸起抵压连接于限位槽一侧,所述载物板旋转至与脚踏板垂直,所述限位凸起抵压连接于限位槽的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凸起均为扇环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圆心角比限位凸起的圆心角大90°。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端头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柱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固定管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塔形扭转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本体的上下表面包覆有橡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一种电动车载物踏板,分为脚踏板和载物板,在不需要载物板时,载物板与脚踏板垂直,处于收起状态,避免占用过多空间,当需要载物板时,载物板与脚踏板垂于平行,为载物状态,增大了载物空间,载物板的收起状态和载物状态自动灵活切换,十分方便;一种电动车载物踏板,将限位槽和限位凸起分别设置于连接管和固定管内部,使得整个装置的外观十分整洁,简单。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和载物板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和载物板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载物板与弹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和载物板平行时的剖面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脚踏板和载物板垂直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至7所述的一种电动车载物踏板,包括脚踏板1和载物板2,所述脚踏板 1与电动车架4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2与保险杠3旋转连接;所述脚踏板1为矩形结构,所述脚踏板1包括脚踏板本体101和连接于脚踏板本体101一侧的固定管102,固定管102固连于电动车架4上;所述载物板2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载物板2包括支撑杆201和旋转连接于固定管102两端的连接管202,所述支撑杆201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连接管202连接,且围绕脚踏板本体101一圈设置;所述连接管202的端头设置有连接柱203,所述连接柱203同轴套设于固定管102两端的内部,所述连接柱203的表面设置有限位槽204,所述固定管102两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凸起103;所述载物板2 旋转至与脚踏板1平行,所述限位凸起103抵压连接于限位槽204一侧形成限位,此时为载物板2的使用状态;所述载物板2旋转至与脚踏板1垂直,所述限位凸起103抵压连接于限位槽204的另一侧形成限位,此时为载物板2的收起状态。为了保证限位凸起 103与限位槽204抵压连接时充分接触,将所述限位槽204和限位凸起103设置为扇环形。扇环形的限位凸起103在限位槽204内滑动,所述载物板2在使用状态和收起状态之间来回切换。

所述载物板2处于收纳状态时垂直水平面,所述载物板2处于使用状态时,平行水平面,即载物板2在收纳状态与实用状态进行切换时,所旋转的角度为90°,故将所述限位槽204圆心角A设置的比限位凸起103的圆心角B大90°,保证限位准确。

为了使载物板2自动在收起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连接管202与固定管 102之间设置弹簧206,所述连接柱203的端头设置有固定柱205,所述弹簧206套设于固定柱205外部,且所述弹簧206的一端与连接柱203连接,另一端连接于固定管102 内部。由于固定柱205的直径小于固定管102内部直径,将所述弹簧206设置为塔形扭转弹簧,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固定柱连接,直径较大的一端与固定管102连接。

在所述脚踏板本体101的上下表面包覆橡胶片,可以用来防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