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履带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履带车。
背景技术:
自8.12天津爆炸事件后,消防作为一个高危行业被大量的人群所认可,为进一步加强对消防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消防机器人应运而生,由于消防全地形的需要,推动了履带式机器人的发展。该产品作为大型电动履带机器人,上边配置承重板,可搭载消防炮、作战武器等设备,通过遥控控制,进行消防工作、作战工作等,具有其独特的社会意义与价值。
履带式机器人,主要指搭载履带底盘机构的机器人。
履带移动机器人具有牵引力大、不易打滑、越野性能好等优点,可以搭载摄像头、探测器等设备代替人类从事一些危险工作(如排爆、化学探测等),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目前国内市场上所通用的电动履带式机器人,最大的约为2.5米长,但其时速大多都不超过10km/h,一般采用48v/72v电池作为动力源,续航时间大多为一小时不到,且相对负载较小,只适用于消防行业的使用,在其他特殊环境下完全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履带车,以解决现在缺少高速大负载,且具有较长续航时间的电动履带车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履带车,包括车架总成、动力系统、冷却系统、制动系统、托盘系统和覆盖件总成;
所述托盘系统包括支撑横梁和安装座;在所述安装座两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横梁;
在所述支撑横梁上设置有用于托盘系统与车架总成连接的固定件;
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搭载件的安装孔和固定孔。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蓄电池、驱动器和电机;所述蓄电池与两个驱动器连接,且每一个驱动器连接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用于驱动驱动轮使电动履带车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包括高位水箱、第一输出管路、散热器、第二输出管路和第一回路;
所述第一输出管路与所述高位水箱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管路用于将水输送到所述散热器中,在所述散热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输出管路;
所述第二输出管路用于将冷却后的水输入到电机内,所述第一回路用于将与电机进行热交换后的水输送到高位水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输出管路上。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第一回路上,用将所述外冷却腔内的高温水输送到所述高位水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系统包括电动推杆、刹车线和制动器;
所述电动推杆通过刹车线与所述制动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系统还包括线夹,所述线夹设置在所述刹车线上用于刹车线的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悬挂系统,所述悬挂系统设置在车架总成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总成包括法兰盘、电机底座和蓄电池安装件;
所述法兰盘用于制动器的连接,所说蓄电池安装件用于安装蓄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器上设置有与法兰盘对应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履带车的安装座上能够根据需求搭载消防炮、作战武器等,实现远程的进行消防工作,作战工作等,实现电动履带车的多功能应用,且此电动履带车上的车架总成上设置有两个电机,采用双电机轮边驱动形式的电动履带车能够将高电压大容量电池与电动履带式结合起来,降低了大扭矩作用时产生的大电流影响,确保车辆行驶安全性能。
且能够增大载重量,提高电动履带车的使用范围,使其能够应用到其他行业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动履带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电动履带车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电动履带车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电动履带车的制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电动履带车的车架总成与托盘系统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动履带车的车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电动履带车的托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电动履带车的覆盖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悬挂系统;200-冷却系统;300-车架总成;400-托盘系统;401-法兰盘;402-蓄电池安装件;403-电机底座;500-安装座;600-支撑横梁;700-固定件;800-覆盖件总成;900-蓄电池;110-驱动器;120-电机;130-高位水箱;140-第一输出管路;150-散热器;160-水泵;170-单向阀;180-第一回路;190-第二输出管路;210-电动推杆;220-刹车线;230-线夹;240-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履带车,包括车架总成300、动力系统、冷却系统200、制动系统、托盘系统400和覆盖件总成800;
所述托盘系统400包括支撑横梁600和安装座500;在所述安装座500两侧设置有所述支撑横梁600;
在所述支撑横梁600上设置有用于托盘系统400与车架总成300连接的固定件700;
在所述安装座5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搭载件的安装孔和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动力系统为电动履带车的行驶提供动力,冷却系统200用于为动力系统的散热,托盘系统400便于电动履带车搭载其他设备,比如消防炮等,覆盖件总成800覆盖在电动履带车上,为电动履带车提供一层防护层,有效保护电动履带车。
托盘系统400上设置的固定件700,用于将托盘系统400固定在车架总成300上,在托盘系统400的安装座500上安装搭载件,搭载件一般包括底座和搭载件主体,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500上;固定孔配合螺栓将底座固定;在底座上设置有回转体,方便消防炮切换方向。
如图2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蓄电池900、驱动器110和电机120;所述蓄电池900与两个驱动器110连接,且每一个驱动器110连接一个电机120,所述电机120用于驱动驱动轮使电动履带车运行。
蓄电池900、电机120、驱动器110均设置在车架总成300内,车架总成300为梁结构,整体的梁结构实现整车的稳定性、承重、行驶等多种作用,是整车最为基础的部件。
此电动履带车上设置有两个电机120,一个驱动器110连接一个电机120,从而实现两个驱动器110分别驱动一个电机120,电机120能够驱动一个驱动轮;
电动履带车上设置有两个履带,每一驱动轮驱动一个履带,从而实现了电动履带车两个履带的分别控制。这样通过驱动器110一对一控制带动电机120,实现车辆运动。
蓄电池900给驱动器110供电,从而带动电机120工作。当左右电机120一个正转一个反转时,由于差速作用,实现车辆的原地旋转;从而方便了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灵活转动,更加有利于消防工作,提高消防灭火的效率。
由于电动履带车的灵活移动性能,在消防工作的时候,能够灵活的进入到火场,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灭火,降低灭火的所需时间,减少火灾损失。
如图3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200包括高位水箱130、第一输出管路140、散热器150、第二输出管路190和第一回路180;
所述第一输出管路140与所述高位水箱130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管路140用于将水输送到所述散热器150中,在所述散热器15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输出管路190;
所述第二输出管路190用于将冷却后的水输入到电机120内,所述第一回路180用于将与电机120进行热交换后的水输送到高位水箱130中。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200还包括单向阀170,所述单向阀170位于所述第一输出管路140上。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系统200还包括水泵160,所述水泵160位于所述第一回路180上,用将所述外冷却腔内的高温水输送到所述高位水箱13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高位水箱130用于储存冷却水,高位水箱130的冷却水通过第一输出管路140流入到散热器150中,在散热器150中,高温冷却水逐渐降温,即高温冷却水在散热器150处于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冷却水的冷却,低温的冷却水流入电机120,为电机120散热。
经过散热器150的冷却水通过第二输出管路190输送到待冷却的电机120上,较低温度的冷却水与电机120进行热交换以后,能够使电机120维持在一个正常运行的温度,经过热交换的冷却水温度升高,从第一回路180流水到高位水箱130中。
为了防止冷却水反向流动,在第一输出管路140上设置有单向阀170,使高温的冷却水经过单向阀170流入到散热器150中;经过冷却的水,用于电机120冷却,防止反向流动影响电机120冷却效果。
该冷却系统200还包括水泵160,所述水泵160位于所述第一回路180上,用将所述外冷却腔内的高温水输送到所述高位水箱130中。
为了提高冷却水的循环效率,在第一回路180上设置有水泵160,水泵160能够将电机120中的冷却水及时抽出,使其加速运转,提高冷却水对电机120的冷却效率。
在散热器150上的出水管上连接有两个第二输出管路190,在散热器150完成热交换的冷却水通过第二输出管路190分别流向电机120,冷却电机120以后,通过第一回路180流入到高位水箱130中,高位水箱130中的高温冷却水再流入凹散热器150中进行冷却,这样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
第二输出管路190的个数与电机120的个数相等,每一个电机120均通过一个第二输出管路190连接,确保进入每一个电机120的冷却水均是处于此冷却装置中的最低温冷却水。
为了防止冷却水中存在气泡,影响冷却水冷却电机120的效果,在高温水箱上方有透气孔,能够将高位水箱130内的空气排出,由于冷却水经过电机120后,温度升高,会产生大量的蒸汽,为了使冷却装置内保持常压,蒸发的水气能够从高位水箱130的透气孔中排出。
如图4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系统包括电动推杆210、刹车线220和制动器240;
所述电动推杆210通过刹车线220与所述制动器240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制动系统还包括线夹230,所述线夹230设置在所述刹车线220上用于刹车线220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制动系统包括电动推杆210,电动推杆210的推杆能够伸缩,从而推杆通过刹车线220连接制动器240,使制动器240能够对正在旋转的驱动轮产生摩擦力,从而使其停止旋转,达到刹车的目的。
相比于现在其他汽车的制动结构,此制动结构占用的空间减小,省出空间,用于增加电动履带车的续航能力。
该制动系统还包括线夹230,所述线夹230设置在所述刹车线220上用于刹车线220的固定。
为了方便将制动结构固定在电动履带车内,在刹车线220上设置有线夹230,线夹230有效的将刹车线220固定,增加制动结构安装的美观,且刹车线220不散乱,有利于后期的维护。
该制动系统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电动推杆210。
控制装置内有信号接收装置,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利用遥控器控制电动履带车,将制动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信号接收装置接收到信号后,控制电动推杆210收缩,从而拽动刹车线220,使制动器240对驱动轮进行制动,即内鼓刹抱死,实现整车的制动。
电动履带车由驱动轮带动履带转动,驱动轮与刹车鼓连接,当需要制动的时候,制动器240的内鼓与刹车鼓摩擦从而使整车制动。
如图5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还包括悬挂系统100,所述悬挂系统100设置在车架总成300的两侧。
所述悬挂系统100包括一体梁、固定臂和张紧装置,
所述一体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轮部、一个后轮部和一个导向轮部;在所述一体梁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将悬挂系统100与车架总成300连接的所述固定臂;
所述导向轮部包括轮组、摆臂和用于调节履带张紧度的张紧装置,所述导向轮部通过摆臂和张紧装置与所述一体梁连接;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螺纹杆、左螺纹盘、弹簧、右螺纹盘;所述左螺纹盘、弹簧、右螺纹盘依次设置在所述螺纹杆上。
所述一体梁上设置有上挡板,所述张紧装置一端设置在上挡板上,另一端与所述轮组铰接。
所述螺纹杆上设置有球面螺纹盘,在所述上挡板上设置有与球面螺纹盘配合的球形槽。
所述支撑轮部包括轮组、摆臂和下减震器;所述轮组分别与摆臂和下减震器铰接;且所述摆臂和所述下减震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一体梁铰接。
所述后轮部包括轮组、摆臂和后减震器;所述轮组分别与摆臂和后减震器铰接;且所述摆臂和所述后减震器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一体梁铰接。
如图6所示,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车架总成300包括法兰盘401、电机底座403和蓄电池安装件402;
所述法兰盘401用于制动器240的连接,所说蓄电池安装件402用于安装蓄电池900。
基于上述实施例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器240上设置有与法兰盘401对应的固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总成300上设置有法兰盘401、电机底座403和蓄电池安装件402,法兰盘401设置在车架总成300的两侧,用于制动器240的安装,电机底座403用于电机120的安装,蓄电池安装件402设置在车架总成300的底部,用于蓄电池900的安装。
所述制动器240上设置有与法兰盘401对应的固定孔;在车架总成300上设置的法兰盘401设置有固定孔,制动器240能够通过螺栓安装在法兰盘401上,从而实现了制动器240的安装,确保在进行制动的时候,制动器240不动,保持制动的有效性。
电动履带车的履带,履带与驱动轮连接。履带140在驱动轮130的带动下运动,从而实现电动履带车的使用。
履带行走机构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拖拉机等野外作业车辆。行走条件恶劣,要求该行走机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并具有良好的行进和转向能力。履带与地面接触,驱动轮不与地面接触。
当马达带动驱动轮转动时,驱动轮在减速器驱动转矩的作用下,通过驱动轮上的轮齿和履带链之间的啮合,连续不断地把履带从后方卷起。接地那部分履带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而地面相应地给履带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是推动机器向前行驶的驱动力。
当驱动力足以克服行走阻力时,支重轮就在履带上表面向前滚动,从而使机器向前行驶。整机履带行走机构的前后履带均可单独转向,从而使其转弯半径更小。
履带行走装置有“四轮一带”(驱动轮、支重轮、导向轮、拖带轮及履带),张紧装置和缓冲弹簧,行走机构组成。
所述驱动器110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驱动器110根据接收的信号控制电机120。
控制装置能够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驱动器110,从而驱动器110能够控制电使电动履带车前进和后退等,使电动履带车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行驶。
电动履带车能够通过遥控器进行控制,在电动履带车上安装消防炮等,实现操作人员远程作用,使操作人员离危险较远,进一步加强消防人员生命安全的保障;怎样通过遥控器控制电动履带车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在獒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动履带车的安装座500上能够根据需求搭载消防炮、作战武器等,实现远程的进行消防工作,作战工作等,实现电动履带车的多功能应用,且此电动履带车上的车架总成300上设置有两个电机120,采用双电机120轮边驱动形式的电动履带车能够将高电压大容量电池与电动履带式结合起来,降低了大扭矩作用时产生的大电流影响,确保车辆行驶安全性能。
且能够增大载重量,提高电动履带车的使用范围,使其能够应用到其他行业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