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75209发布日期:2019-06-21 23:45阅读:9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现有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包括具有U形横截面的本体1、设置在本体1顶部表面上的U形加强板2和设置在本体的两内侧表面上的上加强条3和下加强条4。本体顶部1设有用于安装引导轮的U形槽11,U形加强板2围绕U形槽11布置。本体1内设有靠近U形槽11的后端处的第一挡板5和位于本体1后端的第二挡板6,上加强条3和下加强条4均从第一挡板5延伸至本体前端。但在施工条件恶劣的情况下,现有引导轮安装架在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生扒开变形的现象,这容易造成引导轮轴承损坏以及履带脱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以解决现有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工作一段时间后存在扒开变形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该引导轮安装架包括具有U形横截面的本体、设置在本体顶部表面上的U形加强板和设置在本体的两内侧表面上的上加强条和下加强条,所述本体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引导轮的U形槽,U形加强板围绕U形槽布置,将U形槽的开口所在的端部称为前端,所述本体内设有靠近U形槽的后端处的第一挡板和位于本体后端的第二挡板,上加强条和下加强条均从第一挡板延伸至本体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加强条进一步从所述第一挡板延伸至所述第二挡板。

优选地,所述下加强条进一步从所述第一挡板延伸至所述第二挡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该引导轮安装架包括具有U形横截面的本体、设置在本体顶部表面上的U形加强板和设置在本体的两内侧表面上的上加强条和下加强条,所述本体顶部设有用于安装引导轮的U形槽,U形加强板围绕U形槽布置,将U形槽的开口所在的端部称为前端,所述本体内设有靠近U形槽的后端处的第一挡板和位于本体后端的第二挡板,上加强条和下加强条均从第一挡板延伸至本体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加强板沿U形槽进一步延伸至本体前端,并且所述引导轮安装架还包括设置在本体的两外侧表面上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前后端与所述U形加强板的前后端对齐。

优选地,所述第二加强板通过所述U形加强板向两侧弯折延伸而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加强板为平板或U形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U形加强板、上加强条和/或下加强条进行改进,能够增加引导轮安装架的强度,从而避免了引导轮安装架发生扒开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图1是现有技术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的挖掘机的引导轮安装架包括本体1、U形加强板2、上加强条3、下加强条4、第一挡板5和第二挡板6。它们的具体构造在上述背景技术中已经进行了描述,这里不再重复。

第一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与现有的引导轮安装架的不同之处在于,U形加强板2沿U形槽11进一步延伸至本体1前端。

第二实施例

如图1和3所示,第二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与现有的引导轮安装架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靠近前端处的本体两外侧表面上各增加一条竖直延伸的加强筋7。

第三实施例

如图1和4所示,第三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与现有的引导轮安装架的不同之处在于,U形加强板2沿U形槽11进一步延伸至本体1前端并向后延伸100毫米。

第四实施例

如图1和5所示,第四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与现有的引导轮安装架的不同之处在于,U形加强板2沿U形槽11进一步延伸至本体1前端,并且在本体的两外侧表面上各增加一块加强板8;其中加强板8的前后端与U形加强板2的前后端对齐,并且加强板8为平板。

第五实施例

如图1和6所示,第五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与现有的引导轮安装架的不同之处在于,U形加强板2沿U形槽11进一步延伸至本体1前端,并且在本体的两外侧表面上各增加一块加强板8;其中加强板8的前后端与U形加强板2的前后端对齐,并且加强板8为U形板。

第六实施例

如图1和7所示,第六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与现有的引导轮安装架的不同之处在于,U形加强板2沿U形槽11进一步延伸至本体1前端并向两侧弯折延伸以覆盖本体的侧面。

第七实施例

如图1和8所示,第七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与现有的引导轮安装架的不同之处在于,下加强条4进一步从第一挡板5延伸至第二挡板6。

第八实施例

如图1和9所示,第八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与现有的引导轮安装架的不同之处在于,下加强条4进一步从第一挡板5延伸至第二挡板6,并且上加强条3进一步从第一挡板5延伸至第二挡板6。

为了验证各实施例的效果,发明人对现有技术和第一至第八实施例的引导轮安装架在Pro/E标准模块中进行实体建模,然后在Pro/E的Mechanica模块中进行有限元分析。具体地,首先对模型进行材料定义并将材料分配到模型上,材料属性:密度ρ=7.82708e-06Kg/mm^3;杨氏模量Y=1.99948e+08KPa;泊松比μ=0.27;热膨胀系数=1.17e-05/c;然后对模型进行约束和添加载荷:用模型对导向轮安装处的其中一个侧面进行约束固定,对另一侧面施加一定载荷;得到另一侧面的位移(变形量)。各实施例改善效果及成本对比如下表所示。

各实施例改善效果及成本对比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改善效果非常明显且性价比也很高。因此,第七实施例是优选的,第八实施例次之,第六实施例虽然改善效果也很好,但成本较高。第一至第三实施例改善效果较差。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