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1105发布日期:2019-06-26 01:16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推车。



背景技术:

婴儿推车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产品。目前市场上的婴儿车一般都能折叠,以便于携带,但是目前的传统婴儿推车结构比较复杂,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而且成本较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以上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折叠后体积小,折叠灵活顺畅的婴儿推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婴儿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上设有前轮1a;

后腿2,所述的后腿2上设有后轮2a;

靠背杆3,所述的靠背杆3下端设有铰接部4,所述的后腿2上端与铰接部4转动连接;

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靠背杆3中部转动连接;

可伸缩的座位支撑件6,所述的座位支撑件6后端与靠背杆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支撑件6前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

座位7,所述的座位7设置在座位支撑件6上而被座位支撑件6支撑;

牵引杆8,所述的牵引杆8一端铰接在前腿1上、另一端铰接在铰接部4上;

上撑杆9,所述的上撑杆9一端铰接在座位7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后腿2中部。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杆3的下端设置有横向杆10,所述的铰接部4包括与横向杆10固定连接的本体41,所述的本体41上设有向横向杆10前侧凸出的前凸体42,所述的后腿2上端铰接在前凸体42上,所述的本体41上还设有向横向杆10下方凸出的下凸体43,所述的牵引杆8上端铰接在下凸体43上。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铰接部4位于靠背杆3的内侧,所述的下凸体43位于前凸体42的内侧。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支撑件6包括第一座位支撑管61和能在第一座位支撑管61内伸缩滑行的第二座位支撑管62,所述的第一座位支撑管61后端与靠背杆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座位支撑管62前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位7包括座位板71,所述的座位板71前端通过前横杆11与第二座位支撑管62前端连接,所述的座位板71后端设有供第一座位支撑管61穿过并能供第一座位支撑管61在内滑行的滑套72,所述的上撑杆9的上端转动连接在座位板71中部。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41上还设有向横向杆10前侧凸出的凸座体44,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连接在凸座体44上的壳体121,所述的壳体121内设有能在其内纵向滑行的拉板122,所述的拉板122上设有倾斜的倾斜孔123,所述的壳体121内还设有能够横向运动而与座位板71上的卡位124卡合的锁定块125,所述的锁定块125上设有与倾斜孔123相通的横向孔126,所述的横向孔126与倾斜孔123内穿设有在拉板122纵向移动时能推动锁定块125横向移动的推动轴127,所述的壳体121内还设有能使锁定块125与卡位124保持卡合的第一弹簧128。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21上还连接有能阻挡拉板122纵向移动并在相对壳体121横向移动后能为拉板122纵向移动让位的二道锁推动钮129,所述的壳体121内还设有能推动二道锁推动钮129复位的第二弹簧120。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124为设置在座位板71上的卡位块,在锁定装置锁定时,所述的锁定块125抵靠在卡位块的侧面上。

如上所述的婴儿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背杆3上端还转动连接有手推杆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折叠时,锁定装置解锁并向前推动靠背杆,靠背杆下端及铰接部就向婴儿推车的后侧运动,连接在铰接部与前腿之间的牵引杆就拉动前腿向后侧转动,与此同时,侧扶手相对前腿和靠背杆转动,可伸缩的座位支撑件沿婴儿推车前后方向伸展开来,座位支撑件后端相对靠背杆转动,座位支撑件前端相对前腿转动,并且上撑杆相对座位转动并拉动后腿向前转动,最终实现整个婴儿手推车的折叠。因此,整个婴儿推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整个折叠过程非常的顺畅,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折叠过程中的侧视图之三;

图6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一;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二;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三;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立体图之四;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婴儿推车,在锁定装置解锁后能从展开位置移动至折叠位置,包括:

前腿1,所述的前腿1上设有前轮1a;

后腿2,所述的后腿2上设有后轮2a;

靠背杆3,所述的靠背杆3下端设有铰接部4,所述的后腿2上端与铰接部4转动连接;

侧扶手5,所述的侧扶手5一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靠背杆3中部转动连接;

可伸缩的座位支撑件6,所述的座位支撑件6后端与靠背杆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座位支撑件6前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

座位7,所述的座位7设置在座位支撑件6上而被座位支撑件6支撑;

牵引杆8,所述的牵引杆8一端铰接在前腿1上、另一端铰接在铰接部4上;

上撑杆9,所述的上撑杆9一端铰接在座位7的中部、另一端铰接在后腿2中部。

如图1至图7所示,婴儿推车在折叠时,锁定装置解锁并向前推动靠背杆3,靠背杆3下端及铰接部4就向婴儿推车的后侧运动,连接在铰接部4与前腿1之间的牵引杆8就拉动前腿1向后侧转动,与此同时,侧扶手5相对前腿1和靠背杆3转动,可伸缩的座位支撑件6沿婴儿推车前后方向伸展开来,座位支撑件6后端相对靠背杆3转动,座位支撑件6前端相对前腿1转动,并且上撑杆9相对座位7转动并拉动后腿2向前转动,最终实现整个婴儿手推车的折叠。因此,整个婴儿推车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整个折叠过程非常的顺畅,折叠后占用空间小,便于携带。

如图5和图7所示,所述的靠背杆3的下端设置有横向杆10,所述的铰接部4包括与横向杆10固定连接的本体41,所述的本体41上设有向横向杆10前侧凸出的前凸体42,所述的后腿2上端铰接在前凸体42上,所述的本体41上还设有向横向杆10下方凸出的下凸体43,所述的牵引杆8上端铰接在下凸体43上。因此,后腿2、靠背杆3和牵引杆8并没有同轴铰接,而是错开设置,后腿2与铰接部4相铰接位置位于靠背杆3下端的前侧,牵引杆8与铰接部4的铰接位置位于铰接部4的下端,使得婴儿手推车折叠起来顺畅灵活。

如图7和图9所示,所述的铰接部4位于靠背杆3的内侧,所述的下凸体43位于前凸体42的内侧,整个结构简单紧凑,使得婴儿手推车折叠后体积小,收合灵活。

如图1、图8、图9所示,所述的座位支撑件6包括第一座位支撑管61和能在第一座位支撑管61内伸缩滑行的第二座位支撑管62,所述的第一座位支撑管61后端与靠背杆3下端转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座位支撑管62前端与前腿1上端转动连接。在婴儿推车折叠时,第二座位支撑管62在第一座位支撑管61内向外滑行,从而使得座位支撑件6在婴儿推车的前后方向伸展开来,使得婴儿推车顺畅折叠。当婴儿推车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的第二支撑管61则缩在第一座位支撑管61内,此时座位支撑件6则处于收缩状态,以保证婴儿推车的展开状态。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的座位7包括座位板71,所述的座位板71前端通过前横杆11与第二座位支撑管62前端连接,所述的座位板71后端设有供第一座位支撑管61穿过并能供第一座位支撑管61在内滑行的滑套72,所述的上撑杆9的上端转动连接在座位板71中部。在婴儿推车折叠时,第一座位支撑管61在滑套72内滑行,座位板71跟随第二座位支撑管62运动。

如图7至图11所示,所述的本体41上还设有向横向杆10前侧凸出的凸座体44,所述的锁定装置包括连接在凸座体44上的壳体121,所述的壳体121内设有能在其内纵向滑行的拉板122,所述的拉板122上设有倾斜的倾斜孔123,所述的壳体121内还设有能够横向运动而与座位板71上的卡位124卡合的锁定块125,所述的锁定块125上设有与倾斜孔123相通的横向孔126,所述的横向孔126与倾斜孔123内穿设有在拉板122纵向移动时能推动锁定块125横向移动的推动轴127,所述的壳体121内还设有能使锁定块125与卡位124保持卡合的第一弹簧128。在婴儿推车需要折叠时,通过手拉拉板122,拉板122在壳体121内纵向移动时,拉板122上的倾斜孔123的孔壁就推动推动轴127,推动轴127就推动锁定块125横向移动,锁定块125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就与座位板71上的卡位124脱离,此时锁定装置就解锁了,婴儿推车就能开始折叠了。整个锁定装置非常的简单,操作也非常的方便。当然,所述的锁定装置也可以采用传统的锁定结构,例如在相互具有转动关系的两个部件之间设置卡钩与卡销的卡合结构,在卡钩转动的过程中实现与卡销的卡合或脱离,从而锁定各部件的转动,达到锁定婴儿推车的目的。

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的壳体121上还连接有能阻挡拉板122纵向移动并在相对壳体121横向移动后能为拉板122纵向移动让位的二道锁推动钮129,所述的壳体121内还设有能推动二道锁推动钮129复位的第二弹簧120。当推动二道锁推动扭129以后,才能拉动拉板122纵向移动,否则拉板122被二道锁推动钮129阻挡。因此,二道锁推动钮129的设置可以防止拉板122的误动作,避免锁定装置误解锁,更确保安全。

如图9所示,所述的卡位124为设置在座位板71上的卡位块,在锁定装置锁定时,所述的锁定块125抵靠在卡位块的侧面上。在锁定装置锁定时,锁定块125抵靠在卡位块的侧面上,当解锁时,锁定块125与卡位块的侧面脱离,此时靠背杆3下端就能与座位板71后端脱离而实现解锁,此时就能婴儿手推车的折叠。

如图1所示,所述的靠背杆3上端还转动连接有手推杆13。当然,手推杆13也可以滑动地设置在靠背杆3上。手推杆13的设置可以方便用户推动婴儿手推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