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双撑缓冲胶垫及电动车双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60920发布日期:2019-05-24 21:40阅读:2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车双撑缓冲胶垫及电动车双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双撑缓冲胶垫及电动车双撑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车因其实用环保和省力骑行的特色,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现有的电动车大多采用双撑进行车体的停靠,需要启动车体时,双撑在弹簧作用下复位。双撑上一般通过支架设有缓冲胶垫,用于减少双撑复位时与车架碰撞产生的噪音。

随着市场需求多样化,电动车双撑缓冲胶垫的质量不断提升。但是传统的缓冲胶垫与车架的接触面为锥形面接触,接触面小,缓冲效果不佳;同时市场通用的缓冲胶垫的安装可靠性差,长时间使用后,缓冲胶垫与双撑的支架之间配合间隙增大,缓冲胶垫极易松动,造成缓冲胶垫相对于双撑发生旋转,使得缓冲胶垫不能充分发挥缓冲作用,双撑在回弹时产生的噪音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双撑缓冲胶垫及电动车双撑结构,该缓冲胶垫与双撑的贴合度和安装紧固性都较高,提高了缓冲胶垫的实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车双撑缓冲胶垫,其被配置于双撑的固定支架上,所述缓冲胶垫包括有胶垫主体、限位块和安装柱总成;

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胶垫主体的上部,并向所述胶垫主体的前侧凸出延伸;所述安装柱总成固设于所述胶垫主体上。

优选的,所述胶垫主体包括有前侧的安装接触面和后侧的缓冲接触面,所述安装接触面与所述固定支架的侧壁形成接触连接;所述胶垫主体的缓冲接触面呈波浪形结构设置。

优选的,所述胶垫主体的安装接触面上垂直固设有所述安装柱总成;所述安装柱总成包括有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柱,第二安装柱和第三安装柱。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柱为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柱为圆台结构,其后侧截面的直径较前侧截面的直径大。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柱为圆柱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三安装柱的截面直径较所述第二安装柱后侧截面的直径小,所述第二安装柱与所述胶垫主体之间形成环形限位卡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车双撑结构,包括有双撑和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缓冲胶垫,所述双撑包括有倒U型的双撑主体;所述双撑主体的一侧侧壁上固设有所述固定支架;所述缓冲胶垫安装于所述固定支架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为壳体结构,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双撑主体的侧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后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缓冲胶垫通过所述安装柱总成与所述安装孔之间的配合安装至固定支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胶垫增设了限位块结构,限位块可与固定支架完全贴合,使得缓冲胶垫与双撑的接触面更大、贴合度更高、安装紧固性更强,增强了其使用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限位块可以防止缓冲胶垫与固定支架配合间隙增大时发生的旋转现象,保持安装的紧固性,继续发挥缓冲作用,提高了缓冲胶垫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胶垫的缓冲接触面采取波浪形设计,增加了缓冲胶垫与车架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缓冲双撑回弹后产生的冲击力,从而极大地降低电动车双撑从着地到回弹时的噪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双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胶垫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胶垫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缓冲胶垫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缓冲胶垫安装至双撑上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双撑;11-双撑主体;12-支撑座;13-连接耳座;14-踏杆;15-踏板;16-挂钩;17-固定支架;171-安装孔;2-缓冲胶垫;21-胶垫主体;22-限位块;23-安装柱总成;231-第一安装柱;232-第二安装柱;233-第三安装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双撑缓冲胶垫,该缓冲胶垫2安装于双撑1的固定支架17上,双撑1包括有倒U型的双撑主体11、对称固设于双撑主体11底部的两个支撑座12、对称固设于双撑主体11上部的两个连接耳座13,连接耳座13用于将双撑主体11转动安装至电动车的车架上。

具体地,双撑主体11的一侧侧壁上还固设有一踏杆14,踏杆14的端部固设有一踏板15,使用人员踩住踏板15,即可将双撑1立起,起到支撑电动车的作用。

双撑1上还设有弹簧,在启动车体时,双撑1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弹簧起到了连接双撑1和车架的作用。具体地,双撑主体11还固设有一挂钩16,挂钩16与踏杆14位于双撑主体11同侧的侧壁上,挂钩16用于挂住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与车架连接。当车体准备启动时,双撑1在弹簧的回弹作用力下复位,与车架发生碰撞,产生噪音。双撑1上的缓冲胶垫2便可缓冲双撑1复位时受到的冲击力,降低噪音。

具体地,双撑主体11的侧壁上还固设有固定支架17,缓冲胶垫2安装于该固定支架17上;固定支架17与踏杆14位于双撑1的同侧。固定支架17为矩形壳体结构,固定支架17的一端固设于双撑主体11的侧壁上,另一端为自由端,固定支架17自由端的侧壁以及前侧侧壁均缺失,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缓冲胶垫2。固定支架17后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一安装孔171,用于安装缓冲胶垫2。

具体地,如图2-4所示,缓冲胶垫2包括有一体化成型的胶垫主体21、限位块22和安装柱总成23。胶垫主体21为矩形体结构,包括有前侧的安装接触面和后侧的缓冲接触面。

进一步地,胶垫主体21的缓冲接触面呈波浪形结构设置,相比于传统的平面接触面,波浪形的设计会增大整个缓冲接触面的面积,即增加了缓冲胶垫2与车架的接触面积,使缓冲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胶垫主体21安装接触面的中间垂直固设有安装柱总成23。安装柱总成23包括有由前至后依次设置的第一安装柱231,第二安装柱232和第三安装柱233。第一安装柱231为圆柱体结构;第二安装柱232为圆台结构,其后侧截面的直径较前侧截面的直径大;第三安装柱233为圆柱体,第三安装柱233的截面直径较第二安装柱232后侧截面的直径小,使得第二安装柱232与胶垫主体21之间形成了环形限位卡槽。

限位块22位于胶垫主体21安装接触面上部,并向胶垫主体21的前侧凸出延伸。

具体实施时,缓冲胶垫2借助于虎钳拉动安装柱总成23,使得第一安装柱231、第二安装柱232依次穿过固定支架17的安装孔171,在第二安装柱232由安装孔171穿出后,环形限位卡槽恰好与安装孔171卡合,其配合间隙为0.1mm,缓冲胶垫2就安装在了固定支架17上,同时所述胶垫主体21的安装接触面与固定支架的后侧侧壁形成接触连接。在缓冲胶垫2完成安装后,由于环形限位卡槽与安装孔171的配合间隙只有0.1mm,同时第二安装柱232为圆台结构,因此缓冲胶垫2可以稳定地安装在固定支架17上不脱落。

同时,在安装完成后,胶垫主体21的安装接触面与固定支架17的后侧侧壁完全贴合,限位块22的底面与固定支架17的顶部侧壁完全贴合,增加了缓冲胶垫2与双撑1的接触面,从而提高了缓冲胶垫2与双撑1连接的贴合度和安装紧固性。在长时间使用后,即使环形限位卡槽与安装孔171的配合间隙有所增大,缓冲胶垫2产生稍许松动,由于限位块22发挥了限位作用,缓冲胶垫2也不会发生相对转动,仍能很好的发挥缓冲作用,减小噪声,这是传统的胶垫不能实现的。

本实施例中的缓冲胶垫采用橡胶材料制作,橡胶材料的材质参数如下:门尼粘度为46ML(1+4)100℃;乙烯含量为47.6%;ENB含量为4.9%;挥发分为0.09%。

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