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转运装置的表面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71578发布日期:2019-08-31 01:20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凝土转运装置的表面清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凝土转运装置的表面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搅拌均匀的混凝土,需要转运到需要浇筑的区域内进行使用,而转运的过程中则会用到机动转运车、手动转运车等,对于少量的且近距离的混凝土往往会使用简单的手动转运车,在使用手动转运车时,由于车体的容纳空间内不具有搅动混凝土的装置,混凝土也容易凝固粘附在车体的容纳腔内壁,给清理操作带来一定的不便,同时也造成了混凝土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转运装置的表面清理设备,达到便于将粘附在转运车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混凝土转运装置的表面清理设备,包括车体和车斗,车斗固定在车体上,所述车斗的底部设有清理组件,清理组件包括驱动件和刮板,刮板与驱动件连接,且刮板位于车斗内并与车斗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车斗内的混凝土倒掉后,控制车斗底部的驱动件带动刮板向上移动,由于刮板与车斗内壁抵接,所以刮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很快将未凝固的混凝土刮掉,可有效防止混凝土凝固粘附在车斗内壁,既提高清理的便捷性,同时也对车斗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提高车斗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为驱动气缸,驱动气缸本体与车斗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车斗内部并与刮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的设置,使用方便,便于工作人员根据需要快速将车斗内壁的混凝土刮掉,提高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气缸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车斗的四个角处,每个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两个刮板,同侧的两个刮板远离驱动气缸的一端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气缸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车斗的四个角处时,使得刮板能够充分与车斗的内壁抵接,将车斗内壁的混凝土刮掉,同时也提高刮板使用的稳定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斗内固定连接有四个竖直的截面呈矩形状的保护筒,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位于保护筒内,在保护筒上开设有供刮板上下移动的移动孔,在移动孔内设有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筒的设置对驱动气缸的活塞杆起到保护作用,可有效防止混凝土对活塞杆造成腐蚀,同时移动孔的设置不会对刮板的移动造成干涉,从而提高保护筒的实用性,保护罩的设置可有效防止混凝土进入移动孔内,而导致活塞杆无法移动,提高刮板的实用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保护罩为风琴罩,每个保护筒上风琴罩设置有两个,两个风琴罩一端与移动孔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刮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罩为风琴罩时,既对保护筒内的活塞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不会影响刮板的移动,从而提高刮板的实用性能。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斗上设有冲洗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洗组件的设置,使得刮板能够更快的将车斗内壁上的混凝土刮掉,提高清理的效率。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洗组件包括冲洗管和控制阀,冲洗管固定在车斗的顶部,并位于车斗壁内,控制阀与冲洗管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车斗进行清洗时,将冲洗管的一端与水箱连接,然后打开控制阀,水箱内的水在抽水泵的作用下进入车斗内,提高清理的便捷性。

本实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冲洗管和车斗上均开设有多个出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水孔的设置能够使得冲洗管内的水能够均匀的流入车斗内,提高清理的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驱动气缸与刮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快速将粘附在车斗内壁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提高清理的便捷性;

2、冲洗组件的设置,使得刮板在清理粘附在车斗内壁上的混凝土时,更加便捷和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旨在显示保护筒上移动孔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车斗;3、清理组件;31、驱动气缸;32、刮板;4、保护筒;41、移动孔;5、保护罩;6、冲洗组件;61、冲洗管;62、控制阀;7、出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混凝土转运装置的表面清理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车体1、车斗2、清理组件3和冲洗组件6,车斗2固定在车体1上,车斗2的截面呈矩形状,清理组件3设置在车斗2的内部并能对车斗2内的混凝土进行清理,冲洗组件6设置在车斗2的顶部与清理组件3配合使用,能将粘附在车斗2内壁的混凝土快速清理掉,提高清理的效率。

清理组件3包括驱动件和刮板32,驱动件为驱动气缸31,驱动气缸31竖直固定在车斗2的底部,且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伸入车斗2内,驱动气缸31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车斗2的四个角处,在每个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两个刮板32,每个刮板32均与车斗2内壁抵接,且位于同侧的两个刮板32远离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的一端抵接。

如图1所示,进一步的,为防止混凝土对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产生影响,在车斗2内固定连接有竖直的截面呈矩形状的保护筒4,保护筒4位于车斗2的四个角处,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能在保护筒4内移动,结合图2,在保护筒4上开设有竖直的移动孔41,移动孔41的长度小于保护筒4的高度,且刮板32能够在移动孔41内上下移动。在移动孔41上设有保护罩5,保护罩5为风琴罩,在每个移动孔41内设有两个风琴罩,两个风琴罩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移动孔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刮板32固定连接。

将车斗2内的混凝土清空后,控制驱动气缸31,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伸出从而推动刮板32向上移动,刮板32将粘附在车斗2内壁上的混凝土刮掉,使得混凝土落到车斗2的底部,风琴罩与保护筒4的配合使用,对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可有效防止混凝土进入保护筒4内对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的移动产生影响,从而提高清理装置的实用性,同时也提高驱动气缸31的使用寿命。

回看图1,冲洗组件6包括冲洗管61和控制阀62,冲洗管61设置有一圈并固定在车斗2的顶部的内壁里面,控制阀62与冲洗管61连接,控制冲洗管61内的水量,使用时,冲洗管61的一端与水箱上的抽水泵连通。结合图2,在冲洗管61和车斗2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出水孔7,且出水孔7朝向车斗2内部,多个出水孔7间隔均匀分布在车斗2内壁上。

当需要对车斗2内壁进行清理时,将冲洗管61的一端与水箱上的抽水泵连通,打开控制阀62,使水通过出水孔7顺着车斗2内壁流下,同时启动驱动气缸31,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伸出从而驱动刮板32向上移动,刮板32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将车斗2内壁上的混凝土刮掉,同时对于一些快要凝固的混凝土,在水和刮板32的共同作用下,能够快速将车斗2内壁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提高清理的效率和便捷性。出水孔7的设置,使得车斗2的四个内壁均能沾到水,同时也无需工作人员在清理时用手扶着水管,给工作人员的操作提供便捷。冲洗管61与水箱能够拆卸时,给工作人员推动车体1提供便捷。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将车斗2内的混凝土倒掉后,将冲洗管61的一端与水箱上的抽水泵连通,然后控制驱动气缸31,使得驱动气缸31的活塞杆推动刮板32向上移动,刮板32在移动的过程中,与水接触并快速将粘附在车斗2内壁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提高清理的效率。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