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的车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20340发布日期:2019-09-20 21:5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行车的车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行车的车把。



背景技术:

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长久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为了确保骑行安全,市场上自行车的车把上往往都设有车铃,车铃靠连接在车铃上的环状金属套套接在车把上,并用螺钉拧紧。如此,虽然车铃安装在把手上,但把手与车铃均单独工作。如申请号为CN201320604816.6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自行车把手》(授权公告号为CN203450303U)公开的结构。该种车铃存在以下缺陷:1、车铃套设在把手上,随着自行车骑行过程中的振动,车铃会随之移动甚至脱落;2、由于车铃裸露在把手的外表面,容易遭到偷窃;3、且在长期的日晒雨淋下,车铃易生锈甚至出现故障而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容置车铃的自行车的车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行车的车把,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整体呈管状,且本体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凹槽;

接收件,嵌设在凹槽上并与本体相连,接收件与本体的凹槽间形成有能容置车铃的容纳腔,该容纳腔的至少一侧与外界相连通,形成供车铃进出的开口。

作为改进,所述接收件的一侧与所述本体的外侧相连,另一侧为向着本体的内侧延伸并凸出于本体内侧的自由侧。

改进,所述接收件的一侧焊接在本体的外侧上;或接收件的一侧与本体的外侧一体相连。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件上设有用于固定车铃的紧固件,以使车铃固定在接收件上。

所述紧固件优选为凸设在接收件底面上的连接座,该连接座内开设有螺纹孔。可通过螺栓将车铃与接收件固定。

为减轻重量,所述本体优选为内部中空结构,且中空的内部能扩大容纳腔的空间。

在上述各方案中,所述接收件整体呈盖子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接收件,使得车铃能容置在接收件与本件之间的容纳腔内,故而使得车铃隐蔽在车把内,对车铃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在骑行过程中,车铃不会随着车子的振动而移动或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7为图6中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车把的优选实施例一,该车把包括本体1和接收件2。

其中,本体1为内部中空的弯曲管状结构,本体1上表面沿轴向方向开设有凹槽10,该凹槽10与本体1内部相连通。

上述接收件2的整体呈盖子结构,其嵌设在凹槽10上,且一侧与本体1的外侧一体相连,另一侧为向着本体1的内侧延伸并凸出于本体1内侧的自由侧,如此,接收件2上与本体1相对应的那部分与本体1的凹槽10间形成有能容置车铃3的容纳腔X(本实施例中仅显示了车铃3的铃盖,当然,在铃盖进入容纳腔的状态下,车铃3的其他部分也相应进入容纳腔X内),该容纳腔X靠近接收件2自由侧的一侧与外界相通,形成供车铃3进出的开口Y。具体请参见图2、3,其中,图3显示了车铃安装或拆卸时的状态图。

为使车铃3能稳固在车把上,接收件2上设有用于固定车铃3的紧固件,该紧固件为凸设在接收件2中心底面上的连接座21,连接座21内开设有螺纹孔22。如此,车铃3能通过螺栓与接收件2螺纹连接,且连接后的车铃3隐蔽在接收件2和本体1之间。

实施例二:

如图4、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车把的优选实施例二,该车把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接收件2焊接在本体1上。

实施例三:

如图6、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的车把的优选实施例三,该车把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接收件2焊接在本体1上,且接收件2的两侧分别凸出于本体1的内、外侧,如此,接收件2上与本体1相对应的那部分与本体1的凹槽10间形成有能容置车铃的容纳腔X,该容纳腔X的两侧与外界相通,形成供车铃进出的两个开口Y。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