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次提升转向管柱性能的溃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4642发布日期:2019-08-21 00:0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次提升转向管柱性能的溃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溃缩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多层次提升转向管柱性能的溃缩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管柱,刚性相对不足,当发生溃缩时,方向盘存在掉落的风险。

中国专利201720180751.5,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溃缩结构,包括转向管柱和与车身固接的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侧边沿转向管柱运动方向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的安装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转向管柱固定连接;还包括设在所述安装支架内的缓冲钢带,所述缓冲钢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导向管底部的安装支架上,所述缓冲钢带的另一端为沿所述导向管运动方向反向绕过所述导向管的自由端;所述导向管带动所述自由端沿所述导向槽运动。此结构为传统结构,无法满足现有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该结构可从刚性、溃缩性、强度等多方面提升转向管柱性能的一种多层次提升转向管柱性能的溃缩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多层次提升转向管柱性能的结构,包括上柱管和下柱管,所述的上柱管与下柱管呈局部叠合固定,所述的上柱管左端的上部设有中支架,所述的上柱管中设有与中支架呈配接式分布的调节支架,所述的调节支架通过锁紧机构与主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中支架中设有滑动长槽,所述的调节支架中设有一对与滑动长槽呈配接式滑动位移的调节板,所述的调节板中设有调节孔,所述的中支架带动上柱管沿调节支架进行滑动,所述的上柱管套接在调节支架中,所述的调节板的两侧端分别设有与调节支架固定的折弯支撑件,所述的调节孔与滑动长槽通过销活动定位。

作为优选,所述的上柱管与下柱管之间有70~80mm的重合部位,所述的上柱管与下柱管之间通过圆周8点铆接定位,每圈铆接共4点,铆接圈层共两圈。

作为优选,所述的调节孔为长条斜孔,所述的滑动长槽为水平长条孔,所述的滑动长槽的两侧端设有与销呈配接式分布的过盈孔位,所述的销与滑动长槽呈过盈式滑动。

中支架焊接在上柱管上,中支架上设计有滑动长槽,溃缩时,上柱管连同中支架将沿滑动长槽滑动,绝对避免了方向盘掉落的风险。调节支架通过锁紧机构与主体进行连接。调节支架上直接加工安装孔,用以与车身连接,取消了注塑或其他繁杂工艺,简化工艺的同时,提升了溃缩的稳定性。调节支架增加了四处折弯支撑,使调节支架的强度得到极大提升,进而提升了转向管柱总体的刚度、扭转强度等。

主体采用上、下柱管分体溃缩式结构,中支架上加工一条长槽,用以溃缩及悬挂,调节支架上加工四处折弯支撑,从而提升了转向管柱的刚度、扭转强度和溃缩的稳定性。同时,绝对避免了方向盘掉落的风险,极大的提升了安全性。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层次提升转向管柱性能的溃缩结构,结构紧凑,进一步提升操作性能,提高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中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如图所示,一种多层次提升转向管柱性能的结构,包括上柱管1和下柱管2,所述的上柱管1与下柱管2呈局部叠合固定,所述的上柱管1左端的上部设有中支架3,所述的上柱管1中设有与中支架3呈配接式分布的调节支架4,所述的调节支架4通过锁紧机构5与主体连接。

所述的中支架3中设有滑动长槽6,所述的调节支架4中设有一对与滑动长槽6呈配接式滑动位移的调节板7,所述的调节板7中设有调节孔8,所述的中支架3带动上柱管1沿调节支架4进行滑动,所述的上柱管1套接在调节支架4中,所述的调节板7的两侧端分别设有与调节支架4固定的折弯支撑件9,所述的调节孔8与滑动长槽6通过销10活动定位。

所述的上柱管1与下柱管2之间有70~80mm的重合部位,所述的上柱管1与下柱管2之间通过圆周8点铆接定位,每圈铆接共4点,铆接圈层共两圈。

所述的调节孔8为长条斜孔,所述的滑动长槽6为水平长条孔,所述的滑动长槽6的两侧端设有与销10呈配接式分布的过盈孔位11,所述的销10与滑动长槽6呈过盈式滑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