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轴生产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传动轴的转运车。
背景技术:
传动轴是由多个零部件通过万向节连接为一体的轴状结构,传动轴的零部件在生产的过程中,大多都是将加工完成的半成品零件直接放置在放置架上,存放时比较杂乱,并且由于放置的不规范,在计量时非常麻烦,增大了操作工人的工作难度,传动轴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经过多道工序,另外,生产传动轴的企业还缺少专门存放传动轴的工位,不同工序之间,采用人工或者机械搬运传动轴,过程较为繁琐,费工费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传动轴的转运车,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转运方便等优点,采用拼装式对接,而且转运车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传动轴尺寸进行合理调节和变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传动轴的转运车,包括可移动的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支撑机构,所述底盘包括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框均为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组成,在该两侧边框的横梁之间架设有两个槽轨,所述槽轨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滑杆上,滑杆设置在两根横梁之间且与两根横梁相互平行,槽轨为长方体结构,在槽轨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在滑槽的两侧板上形成有均匀间隔分布的U形的卡槽;所述支撑机构为由多根顺次连接支撑架组合而成,支撑架包括连接机构和铰接在连接机构下方的两个支腿,支腿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有多个弧形支撑杆,连接机构包括带有容纳腔的柱体和连接柱,连接柱设置在所述柱体的远离容纳腔开口的一端,沿连接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环形槽,在所述容纳腔侧壁上由外向内贯穿设置有顶紧螺杆,顶紧螺杆的螺纹端贯穿伸入容纳腔中,以顶紧连接柱并固定在环形槽内,在支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穿入滑槽内的插柱,所述插柱横截面直径大于滑槽开口处的宽度。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矩形框架的边角处设置有小轮。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在小轮处的边框外侧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平行设置,且在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上对应开设有螺孔。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在地面上还安装设置有与固定组件相对应的座体,所述座体包括L形架和设置在L形架上端的与固定板平行的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与固定组件的螺孔相对应的圆孔,固定螺栓依次从上至下穿过上固定板、中间板和下固定板进行固定。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与矩形框架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板。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每个所述连接柱的两个相邻的环形槽的间距等于每个所述槽轨的两个相邻卡槽的间距。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在上侧横梁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槽轨的插杆,所述槽轨两端处设置有与插杆匹配的插杆孔,沿上侧的横梁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插杆的多个通孔。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所述槽轨的靠近端头处还形成有用于安装和拆卸支撑架的缺口。
进一步改进本方案,每个所述支腿上设置有3-8个弧形支撑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转运车通过对结构的合理优化,采用拼装式对接,由底盘和支撑机构两大部分组合而成,方便传动轴在不同工序间的转运和存放,具体根据结构分析如下:其一、支撑机构上设置的支撑架可以根据传动轴的尺寸长度进行间距调节,连接柱插设在相邻支撑架的容纳腔中,能够通过顶紧螺杆固定在连接柱的环形槽中以进行固定;其二、底盘上的槽轨中支腿的张开角度可以根据两个槽轨的间距进行调整,在固定槽轨前,先将支腿下端的插柱安装在通槽中,再行张开支腿,以调节槽轨间距,支撑的下端被卡设在U形卡槽内,此处的U形卡槽的两侧的侧板可以对支腿沿槽轨长度方向进行限位,槽轨一端的缺口用于根据需要进行支撑架插柱的拆装,其三、固定组件和座体配合,用于将传动轴运至固定存放位置作为存放架固定使用,座体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省去了在转运车和储存架之间来回周转的工序。其四、插杆孔和插杆配合,以在支撑架支腿的张开的倾斜角度调整至合适位置后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转运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盘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槽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盘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固定组件和座体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矩形框架,1-1、横梁,1-2、槽轨,1-3、滑杆,1-4、插杆,1-5、通孔,1-6、小轮,1-7、插杆孔,2、支撑架,2-1、连接机构,2-2、支腿,2-3、插柱,2-4、顶紧螺杆,2-5、弧形支撑杆,3、固定组件,3-1、上固定板,3-2、下固定板,3-3、固定螺栓,3-4、加强板,4、座体,4-1、L形架,4-2、中间板,101、滑槽,102、卡槽,103、缺口,201、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传动轴的转运车,包括可移动的底盘和设置在底盘上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安装设置在底盘上方。本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和转运方便等优点,采用拼装式对接,而且转运车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传动轴尺寸进行合理调节和变化。
具体分析底盘的结构:底盘包括矩形框架1,矩形框架1的边角处设置有小轮1-6,矩形框架1的两个相对设置的边框均为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1-1组成,在该两侧边框的横梁1-1之间架设有两个槽轨1-2,所述槽轨1-2的两端滑动设置在滑杆1-3上,滑杆1-3设置在两根横梁1-1之间且与两根横梁1-1相互平行,槽轨1-2为长方体槽轨结构,在槽轨1-2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101,在滑槽101的两侧板上形成有均匀间隔分布的U形的卡槽102。在上侧横梁1-1上还安装有用于固定槽轨1-2的插杆1-4,所述槽轨1-2两端处上端面设置有与插杆1-4匹配的插杆孔1-7,沿上侧的横梁1-1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插杆1-4的多个通孔1-5。此处设置插杆1-4、通孔1-5和插杆孔1-7配合的目的,能够通过移动槽轨1-2的位置后进行固定来实现对支撑架2倾斜角度的调节。槽轨1-2的端头处形成有用于安装和拆卸支撑架2的插柱2-3的缺口103,以增减支撑架2的数量。
另外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底盘结构的原有基础上,小轮1-6处的边框外侧还设置有4组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上固定板3-1和下固定板3-2,上固定板3-1和下固定板3-2平行设置,且在上固定板3-1和下固定板3-2上对应开设有螺孔。上固定板3-1和下固定板3-2与矩形框架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加强板3-4。在地面上还安装设置有与固定组件3相对应的座体4,座体4包括L形架4-1和设置在L形架4-1上端的与固定板平行的中间板4-2,所述中间板4-2上开设有与固定组件3的螺孔相对应的圆孔,固定螺栓3-3依次从上至下穿过上固定板3-1、中间板4-2和下固定板3-2进行固定。L形架4-1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具体分析支撑机构的结构:支撑机构为由多根顺次连接支撑架2组合而成,支撑架2包括连接机构2-1和铰接在连接机构2-1下方的两个支腿2-2,连接机构2-1包括容纳腔柱体和设置在容纳腔柱体一端的连接柱,沿连接柱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有多个环形槽201,所述容纳腔柱体的另一端开设有用于容纳连接柱的容纳腔,在容纳腔开口靠近端部的侧壁上由外向内贯穿设置有顶紧螺杆2-4,顶紧螺杆2-4的螺纹端贯穿伸入容纳腔中,以顶紧连接柱并固定在环形槽201内,两个支腿2-2张开后呈人字形结构,在支腿2-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穿入滑槽101内的插柱2-3,支腿2-2上分布设置有有3-8个弧形支撑杆2-5,优选地,设置为5个,插柱2-3的直径大于滑槽101开口处的宽度。此种设置的目的,使得插柱2-3不会从滑槽101开口处脱出,两个相邻环形槽201的间距等于两个相邻卡槽102的间距。此种设置的目的便于顶紧螺杆2-4找到固定位置,每调节一个卡槽102位置,使得顶紧螺杆2-4向前移动一个环形槽201的位置,顶紧螺杆2-4刚好可以顶入环形槽201内,因此可以便于安装,以加快安装速度。需要指出的是在最外端的支撑架2,作为最后一个支撑架2,连接机构2-1可以不用设置连接柱,从而使得装置体积更小,更加紧凑,以便于转运。
本方案的使用步骤如下:可以根据传动轴的尺寸确定两个相邻支撑架2的弧形支撑杆2-5之间的间距,此时两个槽轨1-2位于滑杆1-3的中间位置,可以调节插柱2-3在滑槽101中的位置,并固定顶紧螺杆2-4以顶紧连接柱,将槽轨1-2向滑杆1-3两端移动,以调整至合适的倾斜角度,通过插杆1-4、上侧横梁1-1的通孔1-5和槽轨1-2端部的插杆孔1-7,对槽轨1-2位置进行固定,本方案中,最大倾斜角度可以调整至滑杆1-3的端部,此时支腿2-2随着槽轨1-2向滑杆1-3两端的移动卡入卡槽102中,卡槽102可以沿槽轨1-2的长度方向对支腿2-2进行限位,支腿2-2的宽度设置与卡槽102的开口宽度相匹配,以刚好可以卡入卡槽102中为宜,本转运车可以通过固定组件3与座体4固定在地面上,作为临时存放架使用,而不需要在存放架和转运车之间来回周转,从而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