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撞汽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4957发布日期:2019-05-03 22:2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侧撞汽车车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领域为一种防侧撞汽车车架。



背景技术:

汽车的安全性是指汽车在行驶中避免事故,保障行人和乘员安全的性能,一般分为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事故后安全性和生态安全性。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汽车本身的安全性能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汽车安全性能好,往往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伤亡的程度。然而现有汽车车身的防碰撞机构主要集中在车身前后两侧,对侧面车身防碰撞能力的重视程度有限,若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易造成车身变形,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防侧撞汽车车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侧撞汽车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侧撞汽车车架,包括汽车车架主体,所述汽车车架主体包括汽车底梁和汽车顶梁,所述汽车底梁和所述汽车顶梁之间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支撑a柱、支撑b柱和支撑c柱,所述支撑b柱上安装有第一防撞机构,所述汽车顶梁上且位于所述支撑a柱和支撑c柱之间安装有第二防撞机构;

所述第一防撞机构包括前后两侧所述防撞柱,前后两侧所述防撞柱的上端面均一体成型连接有防撞上块,前后两侧所述防撞柱的下端面之间一体成型连接有防撞下梁,所述防撞上块上焊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汽车顶梁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防撞下梁的侧壁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b柱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防撞柱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蝶形减震件的一端,所述蝶形减震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外板,所述防撞柱的外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的一端,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外板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防撞机构包括防撞外梁板,所述防撞外梁板的外侧壁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连接板,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与防撞内梁板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外梁板和所述防撞内梁板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m形吸能板,所述防撞外梁板的外侧壁且位于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板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泡沫减震块,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对称贯穿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同时螺纹连接所述汽车顶梁,所述防撞内梁板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支撑b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支撑b柱连接固定,所述防撞内梁板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支撑a柱和所述支撑c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件,左右两侧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同侧所述支撑a柱和所述支撑c柱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凹形连接件,所述凹形连接件的侧壁两端一体成型连接有脚块。

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撞机构的个数为四个,所述第二防撞机构为弧形结构,所述防撞外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防撞内梁板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撞机构和所述第二防撞机构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所述防撞内梁板呈匚形结构,所述防撞内梁板的内侧壁对称设有加固件。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为工形连接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汽车车架主体、第一防撞机构和第二防撞机构构成本发明的主体结构,其中由高强度防撞柱、防撞上块和防撞下梁组成第一防撞机构,第一防撞机构呈半环形结构,与汽车底梁和支撑b柱连接固定,汽车侧面受到撞击时,防撞柱受外力作用,防撞下梁和防撞上块对外力进行分担,保持汽车车体结构的完整性,减少车体变形,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存空间,提高防撞效果,支撑外板与支撑b柱相接触,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和蝶形减震件可以吸能减震;

通过防撞外梁板、连接板、防撞内梁板、连接块和m形吸能板构成第二防撞机构,与汽车顶梁、支撑a柱、支撑b柱和支撑c柱连接固定,通过m形吸能板、第二减震弹簧和泡沫减震块进行吸能减震,且m形吸能板与防撞内梁板和防撞外梁板交织成三角形提高第二防撞机构强度,防止汽车侧壁顶部变形,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存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防撞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撞外梁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车架主体、101-汽车底梁、102-汽车顶梁、103-支撑a柱、104-支撑b柱、105-支撑c柱、2-第一防撞机构、201-防撞柱、202-防撞上块、203-防撞下梁、3-第二防撞机构、301-防撞外梁板、302-连接板、303-防撞内梁板、304-连接块、305-m形吸能板、4-第一连接件、5-固定螺栓、6-第二连接件、7-蝶形减震件、8-支撑外板、9-第一减震弹簧、10-第二减震弹簧、11-泡沫减震块、12-螺孔、13-第三连接件、14-第四连接件、15-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侧撞汽车车架,包括汽车车架主体1,所述汽车车架主体包括汽车底梁101和汽车顶梁102,所述汽车底梁和所述汽车顶梁之间自前向后依次安装有支撑a柱103、支撑b柱104和支撑c柱105,所述支撑b柱上安装有第一防撞机构2,所述汽车顶梁上且位于所述支撑a柱和支撑c柱之间安装有第二防撞机构3;

所述第一防撞机构包括前后两侧所述防撞柱201,防撞柱与支撑b柱相贴合,前后两侧所述防撞柱的上端面均一体成型连接有防撞上块202,防撞上块与汽车顶梁相贴合,前后两侧所述防撞柱的下端面之间一体成型连接有防撞下梁203,防撞下梁与汽车底梁相贴合,所述防撞上块上焊接有第一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汽车顶梁之间通过固定螺栓5连接固定,所述防撞下梁的侧壁左右两端均焊接有第二连接件6,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b柱之间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固定,所述防撞柱的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蝶形减震件7的一端,所述蝶形减震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外板8,所述防撞柱的外侧壁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弹簧9的一端,上下两侧所述第一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所述支撑外板固定连接,由高强度防撞柱、防撞上块和防撞下梁组成第一防撞机构,第一防撞机构呈半环形结构,与汽车底梁和支撑b柱连接固定,汽车侧面受到撞击时,防撞柱受外力作用,防撞下梁和防撞上块对外力进行分担,保持汽车车体结构的完整性,减少车体变形,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存空间,提高防撞效果,支撑外板与支撑b柱相接触,通过第一减震弹簧和蝶形减震件可以吸能减震;

所述第二防撞机构包括防撞外梁板301,防撞外梁板与汽车顶梁相贴合,所述防撞外梁板的外侧壁上下两端均一体成型有连接板302,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板的内侧壁与防撞内梁板303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外梁板和所述防撞内梁板之间通过连接块304固定连接有m形吸能板305,所述防撞外梁板的外侧壁且位于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板之间均匀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弹簧10的一端,所述第二减震弹簧的另一端均连接有泡沫减震块11,上下两侧所述连接板的表面对称贯穿有螺孔12,所述螺孔内螺纹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同时螺纹连接所述汽车顶梁,所述防撞内梁板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支撑b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件13,第三连接件与支撑b柱相贴合,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固定螺栓与所述支撑b柱连接固定,所述防撞内梁板的外侧壁且靠近所述支撑a柱和所述支撑c柱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件14,第四连接件与支撑a柱和支撑c柱相贴合,左右两侧所述第四连接件分别通过固定螺栓与同侧所述支撑a柱和所述支撑c柱连接固定,通过防撞外梁板、连接板、防撞内梁板、连接块和m形吸能板构成第二防撞机构,与汽车顶梁、支撑a柱、支撑b柱和支撑c柱连接固定,通过m形吸能板、第二减震弹簧和泡沫减震块进行吸能减震,且m形吸能板与防撞内梁板和防撞外梁板交织成三角形提高第二防撞机构强度,防止汽车侧壁顶部变形,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存空间。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凹形连接件,所述凹形连接件的侧壁两端一体成型连接有脚块15,通过脚块与汽车车架主体连接固定。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防撞机构的个数为四个,所述第二防撞机构为弧形结构,所述防撞外梁板的长度小于所述防撞内梁板的长度。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防撞机构和所述第二防撞机构表面均经过抛光处理,所述防撞内梁板呈匚形结构,所述防撞内梁板的内侧壁对称设有加固件,表面光滑,防止刮伤汽车其他部位,增加加固件可以提高防撞内梁板的强度。

具体而言,所述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均为工形连接件。

工作原理:本发明提供一种防侧撞汽车车架,使用时首先将第一防撞结构与汽车车架主体进行连接固定,通过第一连接件和固定螺栓将防撞上块与汽车顶梁连接固定,同时通过第二连接件和固定螺栓将防撞下梁与支撑b柱连接固定,然后将四个第二防撞机构与汽车车架主体进行连接固定,通过紧固螺栓将连接板与汽车顶梁进行连接固定,通过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和固定螺栓将防撞内梁板与支撑a柱、支撑b柱和支撑c柱连接固定,当汽车侧面受到撞击时第一减震弹簧和蝶形减震件可以吸能减震,并通过高强度半环形第一防撞机构保持汽车车体结构的完整性,减少车体变形,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存空间,与此同时通过m形吸能板、第二减震弹簧和泡沫减震块进行吸能减震,且m形吸能板与防撞内梁板和防撞外梁板交织成三角形提高第二防撞机构强度,防止汽车侧壁顶部变形,保证车内人员的生存空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