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胶车轮内胎用放置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3335发布日期:2019-09-29 14:3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再生胶车轮内胎用放置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再生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再生胶车轮内胎用放置车。



背景技术:

今年来随着汽车和橡胶工业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橡胶量消耗最大的国家,同时也是橡胶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剧增,产生的废旧轮胎也与日俱增,废旧轮胎经过脱硫处理后还可以重新利用,可以减少橡胶的使用量。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脱硫生产的内胎需要专有的设备放置降温,现有的放置设备的放置腔都是固定不变的,放置内胎时,需要将内胎塞入放置腔内,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再生胶车轮内胎用放置车,通过设置放置板和第一支撑杆放置板与第一支撑杆铰接,并通过支撑腿支撑使得相邻两放置板之间形成放置腔,同时通过拉伸弹簧对放置板进行固定,当需要使用时,转动最下面的放置板,使支撑腿与下底板接触对放置板进行支撑,将脱硫生产的内胎放置在此放置板上,放置完成后,继续转动上一层放置板,其支撑腿与最下面的放置板接触连接形成放置腔,然后继续上述操作,工人很方便的将内胎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形成放置腔,继续放置。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再生胶车轮内胎用放置车,包括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下底板和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对称连接在下底板上;

放置机构,所述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支撑腿和铰接柱,所述支撑腿固定连接在放置板的下表面,所述铰接柱对称连接在放置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和拉伸弹簧,

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对称连接在放置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另一端对称连接在与放置板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对应的第一支撑杆上,所述铰接柱与第一支撑杆铰链连接,当放置板运动至与下底板平行时,通过支撑腿支撑使得相邻两放置板之间形成放置腔,放置板与第一支撑杆垂直,且拉伸弹簧的拉升方向与第一支撑杆垂直。

为了保证旋转后放置板的稳定性,还包括第二支撑杆、若干根横梁和固定机构,

所述横梁设有固定通孔,

所述放置板的后侧面上设有固定盲孔,

所述横梁垂直连接在两第二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杆对称连接在下底板上,且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平行,当放置板运动至与下底板平行时,横梁的固定通孔通过固定机构与放置板的固定盲孔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固定机构为螺栓或者销钉。

为了保证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互相支撑,且方便后期更换,减小更换时间和工作量,还包括第二支撑杆缓冲垫,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缓冲垫与第一支撑杆连接。

为了增加拉伸弹簧的长度,增大转动时的缓冲力,防止转动放置板时弹力突变造成危险,所述拉伸弹簧与放置板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的连接点至铰接柱的距离大于放置板左侧面长度的1/2。

为了防止将放置板转动抬起后超限位脱落,还包括防止放置板运动超限位的挡梁,所述挡梁垂直连接在两第一支撑杆的上端。

为了方便在工厂内移动,也为了方便放置,还包括方便移动的滚轮,所述滚轮连接在下底板的下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置放置板和第一支撑杆放置板与第一支撑杆铰接,并通过支撑腿支撑使得相邻两放置板之间形成放置腔,同时通过拉伸弹簧对放置板进行固定,当需要使用时,转动最下面的放置板,使支撑腿与下底板接触对放置板进行支撑,将脱硫生产的内胎放置在此放置板上,放置完成后,继续转动上一层放置板,其支撑腿与最下面的放置板接触连接形成放置腔,然后继续上述操作,工人很方便的将内胎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形成放置腔,继续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 下底板;2. 第一支撑杆;3. 放置板;4. 支撑腿;5. 铰接柱;6. 拉伸弹簧;7. 第二支撑杆;8. 横梁;9. 固定通孔;10. 固定盲孔;11. 缓冲垫;12. 挡梁;13. 滚轮;14. 放置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请参阅图1和2,一种再生胶车轮内胎用放置车,包括支撑机构、放置机构和拉伸弹簧6,支撑机构包括下底板1和第一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2对称连接在下底板1上;放置机构包括放置板3、支撑腿4和铰接柱5,支撑腿4固定连接在放置板3的下表面,铰接柱5对称连接在放置板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拉伸弹簧6的一端对称连接在放置板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另一端对称连接在与放置板3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对应的第一支撑杆2上,铰接柱5与第一支撑杆2铰链连接,当放置板3运动至与下底板1平行时即通过下底板1支撑放置板3,通过支撑腿4支撑使得相邻两放置板3之间形成放置腔14,放置板3与第一支撑杆2垂直,且拉伸弹簧6的拉升方向与第一支撑杆2垂直。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还包括第二支撑杆7、若干根横梁8和固定机构,横梁8设有固定通孔9,放置板3的后侧面上设有固定盲孔10,横梁8垂直连接在两第二支撑杆7之间,第二支撑杆7对称连接在下底板1上,且第二支撑杆7与第一支撑杆2平行,当放置板3运动至与下底板1平行时,横梁8的固定通孔9通过固定机构与放置板3的固定盲孔10固定连接。

其中固定机构为螺栓或者销钉。

作为优选,还包括缓冲垫11,第二支撑杆7通过缓冲垫11与第一支撑杆2连接。

其中拉伸弹簧6与放置板3的左侧面或右侧面的连接点至铰接柱5的距离大于放置板3左侧面长度的1/2。

作为优选,还包括防止放置板3运动超限位的挡梁12,挡梁12垂直连接在两第一支撑杆2的上端。

其中还包括方便移动的滚轮13,滚轮13连接在下底板1的下表面。

当需要使用时,转动最下面的放置板3,使支撑腿4与下底板1接触对放置板3进行支撑,将脱硫生产的内胎放置在此放置板3上,放置完成后,继续转动上一层放置板3上,其支撑腿4与最下面的放置板3接触连接形成放置腔14,然后继续上述操作,工人很方便的将内胎放置在放置板3上,最后通过螺栓将横梁8的固定通孔与放置板3上的固定盲孔10固定,同时通过拉伸弹簧6的拉力,防止放置板3不稳定;当使用完成后,通过转动放置板3,通过拉伸弹簧6将放置板3转动至挡梁12处,减少放置车占用的空间。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