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后扰流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82536发布日期:2019-10-15 19:57阅读:5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用后扰流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扰流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用后扰流板。



背景技术:

汽车扰流板是指安装在轿车后箱盖上的类似倒装的飞机尾翼的部件,有的汽车上装有前扰流板,俗称气坝,有的汽车上侧部装有侧裙,也是扰流板的一种,后扰流板实际上它也被称为“汽车尾翼”,一方面,它使轿车外形增添了动感;另一方面,它更重要的作用是有效地减少了车辆在高速行驶时产生的空气阻力,既节省了燃料,同时也提高了车辆行驶的稳定性。但是现有的扰流板通常被固定安装在汽车上,扰流板的安装过程不具有灵活可调控性,其次一般的扰流板高度被完全固定,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用后扰流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后扰流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扰流板通常被固定安装在汽车上,扰流板的安装过程不具有灵活可调控性,其次一般的扰流板高度被完全固定,不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后扰流板,包括车后板底座、组合连接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车后板底座的上表面焊接有限位柱,且限位柱的上方悬空设置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上表面排列分布有流水槽,所述组合连接机构位于扰流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所述高度调节机构位于组合连接机构的下端内侧。

优选的,所述限位柱之间相互平行,且限位柱之间关于扰流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而且流水槽沿扰流板的水平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组合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连接支杆和螺纹圈,所述连接套与扰流板之间设置为一体化连接,且连接套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支杆的上端,所述连接支杆的上端表面环绕有螺纹圈。

优选的,所述连接套通过螺纹圈与连接支杆之间构成螺纹结构,且连接支杆通过连接套与扰流板之间相连接,而且连接支杆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孔槽、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所述连接支杆的下端焊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的内部贯穿有限位柱,且孔槽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所述孔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支杆与固定板之间相互垂直,且固定板通过孔槽与限位柱之间相连接,而且孔槽的内部直径大于限位柱的外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中轴线与第二调节螺栓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调节螺栓的内部尺寸与限位柱的外部尺寸相吻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用后扰流板中扰流板覆盖于车后板底座的上方,扰流板可将从车顶冲下来的气流阻滞一下,形成向下的作用力,以抵消一部分气动升力,从而增加车轮的地面附着力,改善高速汽车的动力学和操作稳定性,其次该装置中扰流板的上表面排列分布有流水槽,当遇上下雨天时扰流板上的积水可顺着流水槽排出;

将连接支杆的上端顺时针旋接在连接套的内部,使得连接支杆通过螺纹圈和连接套被螺纹旋接在扰流板的下方,该装置中连接支杆与扰流板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组装,因此扰流板与连接支杆之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导致连接支杆与扰流板之间便于安装和拆卸;

该装置中固定板在限位柱上的位置主要由第一调节螺栓与第二调节螺栓进行调控,因此该装置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扰流板的安装高度,该装置中高度调节机构和组合连接机构均位于扰流板的下方,因此将扰流板固定完毕后,可保证扰流板上表面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扰流板降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扰流板升高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扰流板上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后板底座;2、限位柱;3、扰流板;4、流水槽;5、组合连接机构;6、连接套;7、连接支杆;8、螺纹圈;9、高度调节机构;10、固定板;11、孔槽;12、第一调节螺栓;13、第二调节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用后扰流板,包括车后板底座1、组合连接机构5和高度调节机构9,车后板底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限位柱2,且限位柱2的上方悬空设置有扰流板3,扰流板3的上表面排列分布有流水槽4,限位柱2之间相互平行,且限位柱2之间关于扰流板3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而且流水槽4沿扰流板3的水平方向均匀分布,扰流板3覆盖于车后板底座1的上方,扰流板3可将从车顶冲下来的气流阻滞一下,形成向下的作用力,以抵消一部分气动升力,从而增加车轮的地面附着力,改善高速汽车的动力学和操作稳定性,其次该装置中扰流板3的上表面排列分布有流水槽4,当遇上下雨天时扰流板3上的积水可顺着流水槽4排出;

组合连接机构5位于扰流板3的下表面左右两侧,组合连接机构5包括连接套6、连接支杆7和螺纹圈8,连接套6与扰流板3之间设置为一体化连接,且连接套6的内部贯穿有连接支杆7的上端,连接支杆7的上端表面环绕有螺纹圈8,在使用该装置时,可将连接支杆7的上端顺时针旋接在连接套6的内部,使得连接支杆7通过螺纹圈8和连接套6被螺纹旋接在扰流板3的下方,连接套6通过螺纹圈8与连接支杆7之间构成螺纹结构,且连接支杆7通过连接套6与扰流板3之间相连接,而且连接支杆7之间相互平行,该装置中连接支杆7与扰流板3之间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组装,因此扰流板3与连接支杆7之间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导致连接支杆7与扰流板3之间便于安装和拆卸;

高度调节机构9位于组合连接机构5的下端内侧,高度调节机构9包括固定板10、孔槽11、第一调节螺栓12和第二调节螺栓13,连接支杆7的下端焊接有固定板10,且固定板10的内部开设有孔槽11,孔槽11的内部贯穿有限位柱2,且孔槽11的上方设置有第一调节螺栓12,孔槽11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调节螺栓13,连接支杆7与固定板10之间相互垂直,且固定板10通过孔槽11与限位柱2之间相连接,而且孔槽11的内部直径大于限位柱2的外部直径,由于连接支杆7与固定板10之间设置为焊接,因此固定板10随连接支杆7被固定在扰流板3的下方,随后将固定板10内部的孔槽11对准限位柱2插入,通过固定板10使得扰流板3被安装在车后板底座1的上方,第一调节螺栓12的中轴线与第二调节螺栓13的中轴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且第一调节螺栓12的内部尺寸与限位柱2的外部尺寸相吻合,在安装固定板10之前,首先将第二调节螺栓13顺时针旋接在限位柱2的外侧,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扰流板3的安装高度,当扰流板3所需安装高度较高时,可将第二调节螺栓13安装在限位柱2的中部位置,随后将固定板10通过孔槽11安装在第二调节螺栓13的上方,最后将第一调节螺栓12顺时针拧紧在孔槽11的上方,该装置中固定板10在限位柱2上的位置主要由第一调节螺栓12与第二调节螺栓13进行调控,同理当扰流板3所需安装高度较低时,可将第二调节螺栓13安装在限位柱2的下端位置,随后将固定板10通过孔槽11安装在第二调节螺栓13的上方,通过第一调节螺栓12与第二调节螺栓13对固定板10的上下两端进行封口,该装置中高度调节机构9和组合连接机构5均位于扰流板3的下方,因此将扰流板3固定完毕后,可保证扰流板3上表面的美观性。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汽车用后扰流板时,首先将连接支杆7的上端顺时针旋接在连接套6的内部,使得连接支杆7通过螺纹圈8和连接套6被螺纹旋接在扰流板3的下方,由于连接支杆7与固定板10之间设置为焊接,因此固定板10随连接支杆7被固定在扰流板3的下方,随后将固定板10内部的孔槽11对准限位柱2插入,通过固定板10使得扰流板3被安装在车后板底座1的上方,在安装固定板10之前,首先将第二调节螺栓13顺时针旋接在限位柱2的外侧,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扰流板3的安装高度,当扰流板3所需安装高度较高时,可将第二调节螺栓13安装在限位柱2的中部位置,随后将固定板10通过孔槽11安装在第二调节螺栓13的上方,最后将第一调节螺栓12顺时针拧紧在孔槽11的上方,同理当扰流板3所需安装高度较低时,可将第二调节螺栓13安装在限位柱2的下端位置,随后将固定板10通过孔槽11安装在第二调节螺栓13的上方,通过第一调节螺栓12与第二调节螺栓13对固定板10的上下两端进行封口,这就是该汽车用后扰流板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