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助力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3503发布日期:2019-12-13 18:0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助力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助力车。



背景技术:

手推车是以人力推、拉的搬运车辆,其作为不可缺少的搬运工具沿用至今。传统的手推车功能单一,占用空间大且不方便存放,造成使用不便,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使用便捷、折叠方便快捷,可适应于不同用途的手推式多功能助力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多功能助力车,包括:前轮支架、后轮支架、座位或购物筐的平台支架和推车架,所述前轮支架包括前轮支杆和设于所述前轮支杆一端部的前轮,所述后轮支架包括后轮支杆和设于所述后轮支杆一端部的后轮,在一对所述后轮支杆内侧在靠近后轮位置连接有后轮横梁,还包括:

铰接件,所述前轮支杆远离前轮端和所述后轮支杆远离后轮端均铰接于所述铰接件上,所述铰接件包括设置在助力车两侧中部并通过第一铰链连接的内铰接板和外铰接板,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内侧连接有前轮横梁,在一对所述外铰接板内侧连接有下横梁,所述前轮支杆远离前轮端连接于所述前轮横梁上,所述推车架连接于所述下横梁上,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外侧通过第二铰链铰接的所述后轮支杆远离后轮端;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一支撑杆端铰接于所述后轮支杆侧端在靠近后轮端,所述第一支撑杆内侧在靠近第二支撑杆位置铰接于所述前轮支杆外侧中间段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二支撑杆端铰接于所述平台支架外侧在靠近其一端部位置,所述平台支架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外铰接板外侧。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设为空心管结构且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架设有两个并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管口内,所述第二支架其内侧在远离第一支架端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外铰接板外侧,两个所述支架其内侧在远离外铰接板外侧端竖直连接有连接条,两个所述支架上端蒙设有弹力带,所述第一支架上端蒙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架内侧水平开设有横槽,所述横槽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管口内,且所述横槽两端设有张开口,所述连接条插设于所述横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为两根管相互套接的套管结构,在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调节孔,在所述调节孔内装有销钉。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端设有滑块,所述外铰接板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滑道,在所述滑道与滑块上分别设有调节孔,在所述滑道与滑块的调节孔之间装有销钉。

作为优选,所述内铰接板与外铰接板之间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固定在内铰接板上端内的套管,所述套管内装有销钉,所述套管内在销钉后面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顶压在销钉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顶压在套管端部的挡圈上,在所述销钉位于套管内的一端连接有拉线,在所述内铰接板与套管对应的部位设有内通孔,在所述外铰接板上设有多个与内通孔相对应的外通孔,多个所述外通孔以所述第一铰链为中心周向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推车架包括推杆和手推把,所述推杆设为空心管,所述手推把设为l形结构,所述手推把一端部与所述推杆一端部之间通过销轴或螺栓连接,所述推杆远离手推把端焊接于所述下横梁上。

作为优选,所述平台支架底端连接有挡板装置,所述挡板装置包括横板,所述横板上端与所述平台支架底端连接,所述横板底端垂直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有两个,连接件夹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连接件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配合使用的转轴,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内,所述导向槽包括起点和终点,所述起点相对所述横板下端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终点相对所述横板下端的垂直距离,所述起点与所述终点之间通过平滑线逐步递增式过度,所述连接件一端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设为从其靠近连接件起呈逐步翘起状设置,所述连接件另一端部连接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板内侧,且所述伸缩电机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远离托板端连接,所述推车架上设有电池开关,所述电池开关与所述伸缩电机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托板远离连接件端连接有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后轮为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支杆与后轮支杆均为空心管,在所述空心管内装有内套管,在所述空心管与内套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个调节通孔,在所述空心管与内套管的调节通孔之间装有螺栓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前轮支杆、后轮支杆、座位或购物筐的平台支架与铰链件连接处均设置成扁平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侧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中支架平台结构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中第一支架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中横槽结构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侧视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图2中标号24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中挡板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9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中挡板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中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助力车中电池开关和伸缩电机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能助力车,包括:前轮支架1、后轮支架2、座位或购物筐的平台支架3和推车架4,所述前轮支架1包括前轮支杆9和设于所述前轮支杆9一端部的前轮10,所述后轮支架2包括后轮支杆12和设于所述后轮支杆12一端部的后轮13,在一对所述后轮支杆12内侧在靠近后轮13位置连接有后轮横梁14,还包括:

铰接件,所述前轮支杆9远离前轮10端和所述后轮支杆12远离后轮13端均铰接于所述铰接件上,所述铰接件包括设置在助力车两侧中部并通过第一铰链5连接的内铰接板6和外铰接板7,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6内侧连接有前轮横梁8,在一对所述外铰接板7内侧连接有下横梁17,所述前轮支杆9远离前轮10端连接于所述前轮横梁8上,所述推车架4连接于所述下横梁17上,在一对所述内铰接板6外侧通过第二铰链11铰接的所述后轮支杆12远离后轮13端;

第一支撑杆18和第二支撑杆22,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一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2一端部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22远离第一支撑杆18端铰接于所述后轮支杆12侧端在靠近后轮13端,所述第一支撑杆18内侧在靠近第二支撑杆22位置铰接于所述前轮支杆9外侧中间段位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8远离第二支撑杆22端铰接于所述平台支架3外侧在靠近其一端部位置,所述平台支架3另一端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外铰接板7外侧。

上述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助力车,使用者将婴儿座位或购物筐放置于平台支架上,即可充当婴儿车、购物推车或者物品运输推车等,从而取代人工搬运的劳累和繁琐,当需要对本多功能助力车进行折叠时,只需要手动拆开所述平台支架3另一端与所述外铰接板7外侧的连接端,然后减小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与所述前轮支杆9的夹角,驱使两者之间呈逐步共线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18远离平台支架3端在折叠过程中通过第二支撑架22提拉后轮支杆12,进而减小所述前轮支杆9和后轮支杆12的夹角,驱使两者之间呈逐步共线设置,当所述平台支架3另一端与所述外铰接板7外侧的连接端拆开时,推动所述推车架4以所述第一铰链5为中心向靠近所述平台支架3方向折叠,所述第一铰链5可为螺栓铰接,进而保证所述内铰接板6和外铰接板7两者之间具有一定刚度连接,从而在折叠方便的同时最大化的减少所述多功能助力车的占地体积。

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支架3包括第一支架3-1和第二支架3-2,所述第一支架3-1设为空心管结构且呈u形设置,所述第二支架3-2设有两个并插设于所述第一支架3-1管口内,所述第二支架3-2其内侧在远离第一支架3-1端可拆卸式连接于所述外铰接板7外侧,两个所述支架3-2其内侧在远离外铰接板7外侧端竖直连接有连接条3-3,两个所述支架3-2上端蒙设有弹力带,所述第一支架3-1上端蒙设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架3-1内侧水平开设有横槽3-4,所述横槽3-4两端均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3-1管口内,且所述横槽3-4两端设有张开口,所述连接条3-3插设于所述横槽3-4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自所述第一支架3-1内抽出第二支架3-2,两个所述第二支架3-2通过连接条3-3连接,进而完成同步的抽推,以便于在所述平台支架3上放较大体积货物,当将所述第二支架3-2推进第一支架3-1内时,利用弹力带的伸缩性,弹力带通过张开口插入到横槽3-4内,当将所述第二支架3-2自所述第一支架3-1内抽出时,自所述横槽3-4内抽出部分的弹力带在张力作用下与蒙设于第一支架3-1上端的支撑板共面设置,所述支撑板为硬质板体,所述弹力带为具有伸缩性的带体。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杆18为两根管相互套接的套管结构,在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调节孔37,在所述调节孔37内装有销钉3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因第二支架3-1的抽推造成所述平台支架3长度的改变,为了保证所述平台支架3的水平度和高度,通过将述第一支撑杆18为两根管相互套接的套管结构,在所述套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调节孔37,在所述调节孔37内装有销钉38,从而改变所述第一支撑杆18的长度。

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3-2远离第一支架3-1端设有滑块35,所述外铰接板7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滑块35滑动配合的滑道36,在所述滑道36与滑块35上分别设有调节孔37,在所述滑道36与滑块35的调节孔37之间装有销钉3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松开销钉38,过滑块35和滑道36的配合改变所述第一支撑杆18和前轮支杆9的夹角,当夹角变小时,所述平台支架3高度变高,当夹角变大时,所述平台支架3高度变低,当调整到合适高度后,将销钉插入所述滑道36与滑块35上的调节孔37内,以保证助力车的稳固性。

如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铰接板6与外铰接板7之间设有锁定部件24,所述锁定部件24包括固定在内铰接板6上端内的套管24-1,所述套管24-1内装有销钉38,所述套管24-1内在销钉38后面装有弹簧24-4,所述弹簧24-4的一端顶压在销钉38上,所述弹簧24-4的另一端顶压在套管24-1端部的挡圈24-2上,在所述销钉38位于套管24-1内的一端连接有拉线24-3,在所述内铰接板6与套管24-1对应的部位设有内通孔25,在所述外铰接板7上设有多个与内通孔25相对应的外通孔26,多个所述外通孔26以所述第一铰链5为中心周向分布。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当需要对所述推车架4进行折叠时,拉动拉线24-3,所述销钉38脱离所述外通孔26,进而便于所述外铰接板7以第一铰链5为中心发生转动,转动到合适位置后,松开拉线24-3,销钉38在弹簧24-4作用下回归到外通孔26内,从而保证了助力车在使用状态下与折叠后都能够保持平稳牢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车架4包括推杆16和手推把16-1,所述推杆16设为空心管,所述手推把16-1设为l形结构,所述手推把16-1一端部与所述推杆16一端部之间通过销轴或螺栓连接,所述推杆16远离手推把6-1端焊接于所述下横梁17上,所述手推把16-1一端部与所述推杆16一端部之间通过销轴或螺栓连接,从而方便改变两者之间的夹角关系,从而便于推动助力车的不同行进方式,或不同行进方向,以及适用于不同身高使用的不同需求。

如图8至图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支架3底端连接有挡板装置15,所述挡板装置15包括横板15-1,所述横板15-1上端与所述平台支架3底端连接,所述横板15-1底端垂直设有限位板15-2,所述限位板15-2设有两个,连接件15-3夹设于两个所述限位板15-2之间,所述限位板15-2上开设有导向槽15-4,所述连接件15-3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15-4配合使用的转轴15-5,所述转轴15-5连接于所述导向槽15-4内,所述导向槽15-4包括起点15-41和终点15-42,所述起点15-41相对所述横板15-1下端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终点15-42相对所述横板15-1下端的垂直距离,所述起点15-41与所述终点15-42之间通过平滑线逐步递增式过度,所述连接件15-3一端部连接有托板15-7,所述托板15-7设为从其靠近连接件15-3起呈逐步翘起状设置,所述连接件15-3另一端部连接有伸缩电机15-6,所述伸缩电机15-6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板15-2内侧,且所述伸缩电机15-6输出端与所述连接件15-3远离托板15-7端连接,所述推车架4上设有电池开关15-9,所述电池开关15-9与所述伸缩电机15-6通过导线连接,所述托板15-7远离连接件15-3端连接有挡板15-8。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池开关15-9向所述伸缩电机15-6发出工作指令,与所述伸缩电机15-6输出端连接的连接件15-3在导向槽15-4作用下,沿既定运动路线自起点15-41移动到终点15-42处,挡板15-8伸出,从而挡住所述支架平台3前端,当需要将所述挡板15-8收回时,通过电池开关15-9向所述伸缩电机15-6发出工作指令,与所述伸缩电机15-6输出端连接的连接件15-3在导向槽15-4作用下,沿既定运动落线自终点15-42移动到起点15-41处,挡板15-8收回到支架平台3底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轮13为万向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支杆9与后轮支杆12均为空心管,在所述空心管内装有内套管,在所述空心管与内套管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个调节通孔32,在所述空心管与内套管的调节通孔32之间装有螺栓螺母3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轮支杆9、后轮支杆12、座位或购物筐的平台支架3与铰链件连接处均设置成扁平结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