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避震漂移甩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44010发布日期:2020-05-22 20:17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避震漂移甩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避震漂移甩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面的电动卡丁车,电动漂移车,后部漂移甩尾装置要靠一根链接拉杆,手动操控,这样导致骑行体验差,危险因素多,因为在快速骑行中,本身是要双手操控方向盘,但是由于是手动操控拉杆才能实现漂移甩尾,这样就会一只手操控方向盘,一只手拉漂移甩尾拉杆,极大的增加了玩耍骑行的危险性,很多时候方由于要实现漂移甩尾,只能一只手控制方向盘,导致力度不够不稳直接造成撞车,翻车等危险情况,并且后部无减震装置,让骑行者在骑行中也不舒服,颠簸反馈比较明显。并且由于没避震导致后轮摩擦力大,磨损严重,非常耗损后轮,增加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避震漂移甩尾装置,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单,操控方便,安全性高,实现漂移甩尾的功能性很强,具有一定的避震减缓颠簸的作用,让骑行更舒适;并且由于有一定的避震缓冲作用,极大的减少后轮的直接摩擦力,延长了后轮的损坏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产品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避震器支架1、避震器支架活动固定机构2、万向支架3、后轮4、避震器;所述避震器安装在避震器支架1前部上,所述避震器支架1前端安装有万向支架3,所述万向支架3前端设置有后轮4,所述避震器支架1后端安装有避震器支架活动固定机构2;所述避震器支架1包含支架11、前连接架12、连接底板13,所述前连接架12设置在支架11前端,所述连接底板13设置在支架11前部,所述避震器包含避震器上盖5、避震器弹簧6、第一螺杆7、避震器底座8、第一锁紧螺母9,所述避震器底座8设置在连接底板13上,所述避震器上盖5设置在避震器底座8上方,所述避震器弹簧6设置在避震器上盖5和避震器底座8之间,所述避震器底座8、避震器上盖5和连接底板13中部均贯穿开设有第一螺杆孔10,所述第一螺杆7依次穿过避震器上盖5上的第一螺杆孔10、避震器弹簧6、避震器底座8上的第一螺杆孔10以及连接底板13上的第一螺杆孔10,所述第一螺杆7上下两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9锁紧固定。

所万向支架3包含后叉31、万向连接架32,所述后叉31下端连接着后轮4,所述后叉31上端固定连接着万向连接架32的下端,所述万向连接架32的上端固定连接着前连接架12。

所述避震器支架活动固定机构2包含活动固定块21、第二螺杆22、套管23、第二锁紧螺母24,所述活动固定块21为冂形固定块,所述活动固定块21下部左右两端和支架11后部均开设有第二螺杆孔25,所述第二螺杆22依次穿过活动固定块21左端的第二螺杆孔25、套管23、支架11后部上的第二螺杆孔25和活动固定块21右端的第二螺杆孔25,所述第二螺杆22两端通过两颗第二锁紧螺母24锁紧固定,所述活动固定块21通过第二螺杆22、套管23、第二锁紧螺母24的配合安装在支架11后端上。

所述避震器底座8、支架11、前连接架12、连接底板13一体成型。

所述万万向支架3的固定轴向后偏离垂线,其偏离的角度为0-19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避震漂移甩尾装置,它独立安装在车身后轮左右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车身后轮左右独立安装在一种避震漂移甩尾装置上,左右两轮之间不需要链接杆,相互独立,骑行者在骑行中通过身体左右摇摆倾斜,实现重心位置的变化,从而使左右避震器压缩力度不一样,然后使任何一边的整个避震漂移甩尾装置的力度和角度发生变化,最后导致后万向轮的运行力度和角度发生变化,最终实现车体快速的漂移甩尾效果;这样无需用手操作,在漂移甩尾中,双手可以很好的控制方向盘,更安全,更简单,更容易操控。并且设置有减重缓存机构还具有一定的避震减缓颠簸的作用,让骑行更舒适;并且由于有一定的避震缓冲作用,极大的减少后轮的直接摩擦力,延长了后轮的损坏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产品成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单,操控方便,安全性高,实现漂移甩尾的功能性很强,具有一定的避震减缓颠簸的作用,让骑行更舒适;并且由于有一定的避震缓冲作用,极大的减少后轮的直接摩擦力,延长了后轮的损坏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产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对应图1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避震器支架1、避震器支架活动固定机构2、万向支架3、后轮4、避震器上盖5、避震器弹簧6、第一螺杆7、避震器底座8、第一锁紧螺母9、第一螺杆孔10、支架11、前连接架12、连接底板13、活动固定块21、第二螺杆22、套管23、第二锁紧螺母24、第二螺杆孔25、后叉31、万向连接架32。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避震器支架1、避震器支架活动固定机构2、万向支架3、后轮4、避震器;所述避震器安装在避震器支架1前部上,所述避震器支架1前端安装有万向支架3,所述万向支架3前端设置有后轮4,所述避震器支架1后端安装有避震器支架活动固定机构2;所述避震器支架1包含支架11、前连接架12、连接底板13,所述前连接架12设置在支架11前端,所述连接底板13设置在支架11前部,所述避震器包含避震器上盖5、避震器弹簧6、第一螺杆7、避震器底座8、第一锁紧螺母9,所述避震器底座8设置在连接底板13上,所述避震器上盖5设置在避震器底座8上方,所述避震器弹簧6设置在避震器上盖5和避震器底座8之间,所述避震器底座8、避震器上盖5和连接底板13中部均贯穿开设有第一螺杆孔10,所述第一螺杆7依次穿过避震器上盖5上的第一螺杆孔10、避震器弹簧6、避震器底座8上的第一螺杆孔10以及连接底板13上的第一螺杆孔10,所述第一螺杆7上下两端通过第一锁紧螺母9锁紧固定。

所万向支架3包含后叉31、万向连接架32,所述后叉31下端连接着后轮4,所述后叉31上端固定连接着万向连接架32的下端,所述万向连接架32的上端固定连接着前连接架12。

所述避震器支架活动固定机构2包含活动固定块21、第二螺杆22、套管23、第二锁紧螺母24,所述活动固定块21为冂形固定块,所述活动固定块21下部左右两端和支架11后部均开设有第二螺杆孔25,所述第二螺杆22依次穿过活动固定块21左端的第二螺杆孔25、套管23、支架11后部上的第二螺杆孔25和活动固定块21右端的第二螺杆孔25,所述第二螺杆22两端通过两颗第二锁紧螺母24锁紧固定,所述活动固定块21通过第二螺杆22、套管23、第二锁紧螺母24的配合安装在支架11后端上。

所述避震器底座8、支架11、前连接架12、连接底板13一体成型。所述的支架11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可以加强支架11的,保证支架的安全稳定。

所述万万向支架3的固定轴向后偏离垂线,其偏离的角度为0-19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避震漂移甩尾装置,它独立安装在车身后轮左右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车身后轮左右独立安装在一种避震漂移甩尾装置上,左右两轮之间不需要链接杆,相互独立,骑行者在骑行中通过身体左右摇摆倾斜,实现重心位置的变化,从而使左右避震器压缩力度不一样,然后使任何一边的整个避震漂移甩尾装置的力度和角度发生变化,最后导致后万向轮的运行力度和角度发生变化,最终实现车体快速的漂移甩尾效果;这样无需用手操作,在漂移甩尾中,双手可以很好的控制方向盘,更安全,更简单,更容易操控。并且设置有减重缓存机构还具有一定的避震减缓颠簸的作用,让骑行更舒适;并且由于有一定的避震缓冲作用,极大的减少后轮的直接摩擦力,延长了后轮的损坏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产品成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合理,安装简单,操控方便,安全性高,实现漂移甩尾的功能性很强,具有一定的避震减缓颠簸的作用,让骑行更舒适;并且由于有一定的避震缓冲作用,极大的减少后轮的直接摩擦力,延长了后轮的损坏时间,节省了大量的产品成本。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