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充电盖自动开合执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3923发布日期:2019-12-20 19:34阅读:5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充电盖自动开合执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充电盖自动开合执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日趋发展,电动汽车的机构设计日趋成熟。本申请针对汽车充电盖设计了一种可以自动驱动充电盖开合的执行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充电盖自动开合执行器,旨在通过该执行器能够自动控制汽车充电盖的开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汽车充电盖自动开合执行器,包括电机、蜗杆、第一齿轮组、第一销轴、第二齿轮组、第二销轴、第三齿轮组、第三销轴、半弧齿执行组件、下壳体、上壳体;

所述电机设置在下壳体内部底端;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分别通过第一销轴、第二销轴、第三销轴固定在下壳体内;所述第一齿轮组、第二齿轮组、第三齿轮组均由两个同轴的齿轮组成;所述第一销轴穿过第一齿轮组的两个齿轮中心;所述第二销轴穿过第二齿轮组的两个齿轮中心;所述第三销轴穿过第三齿轮组的两个齿轮中心;所述蜗杆连接电机转轴;所述第一齿轮组的一个齿轮的齿与蜗杆的螺纹啮合,第一齿轮组的另一个齿轮的齿与第二齿轮组的一个齿轮的齿啮合,第二齿轮组的另一个齿轮的齿与第三齿轮组的一个齿轮的齿啮合,第三齿轮组的另一个齿轮的齿与半弧齿执行组件的半弧齿啮合;所述半弧齿执行组件设置在下壳体内部顶端,半弧齿执行组件包括半弧齿、弹簧、连接滑件、箱盖连接件;所述半弧齿内设槽,槽内设置弹簧,连接滑件一端伸入半弧齿的槽内,且连接弹簧,连接滑件的另一端穿出下壳体,且抵触箱盖连接件;连接滑件与箱盖连接件接触面呈凹凸不平;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组合成完整壳体。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采用卡扣连接。

使用时,电机驱动齿轮组转动,齿轮组驱动半弧齿执行组件运动,由于半弧齿执行组件的连接滑件与箱盖连接件接触面凹凸不平,当半弧齿执行组件转过一定角度时,连接滑件凸起的位置转到箱盖连接件凸起的位置,即实现了箱盖的顶开,当半弧齿执行组件再转过一定角度时,连接滑件凸起的位置转到箱盖连接件凹陷的位置,即实现了箱盖的闭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充电盖自动开合执行器能够根据预设或者实时的工况要求,通过齿轮组将电机输出的小力值转化成大力值,再通过齿轮组合离合机构传输到目标上;齿轮组既能起到增大输出力的作用,也能当机构受到反向力冲击时起到保护电机的作用。另外,齿轮组及配套的离合机构(即,半弧齿执行组件),可以避免蜗轮蜗杆和齿条的工况局限性,比如:噪音偏大、力值偏小、运行中速度不可调节、无法间隙输出。另外,当箱盖外部有物体抵住箱盖,致使箱盖不能顺利打开,箱盖连接件锁死不动时,为防止连接滑件与箱盖发生剧烈摩擦而导致连接滑件的损伤,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弹簧结构能够缓冲连接滑件与箱盖的这种摩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示意图。

图3为半弧齿执行组件的示意图。

图4为半弧齿执行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一种汽车充电盖自动开合执行器,包括电机1、蜗杆2、第一齿轮组3、第一销轴4、第二齿轮组5、第二销轴6、第三齿轮组7、第三销轴8、半弧齿执行组件9、下壳体10、上壳体11;

所述电机1设置在下壳体10内部底端;所述第一齿轮组3、第二齿轮组5、第三齿轮组7分别通过第一销轴4、第二销轴6、第三销轴8固定在下壳体10内;所述第一齿轮组3、第二齿轮组5、第三齿轮组7均由两个同轴的齿轮组成;所述第一销轴4穿过第一齿轮组3的两个齿轮中心;所述第二销轴6穿过第二齿轮组5的两个齿轮中心;所述第三销轴8穿过第三齿轮组7的两个齿轮中心;所述蜗杆2连接电机1转轴;所述第一齿轮组3的一个齿轮的齿与蜗杆的螺纹啮合,第一齿轮组3的另一个齿轮的齿与第二齿轮组5的一个齿轮的齿啮合,第二齿轮组5的另一个齿轮的齿与第三齿轮组7的一个齿轮的齿啮合,第三齿轮组7的另一个齿轮的齿与半弧齿执行组件的半弧齿91啮合;所述半弧齿执行组件9设置在下壳体10内部顶端,半弧齿执行组件9包括半弧齿91、弹簧92、连接滑件93、箱盖连接件94;所述半弧齿91内设槽,槽内设置弹簧92,连接滑件93一端伸入半弧齿91的槽内,且连接弹簧92,连接滑件93的另一端穿出下壳体10,且抵触箱盖连接件94;连接滑件93与箱盖连接件94接触面呈凹凸不平;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组合成完整壳体。

所述上壳体11与下壳体10采用卡扣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