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部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后板加强梁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是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之一,它可以用来运载人员或货物,汽车的车身部件有很多,而加强梁就是其中之一。
专利申请公布号cn202400155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加强梁,包括断面均呈倒“u”形的加强梁左段和加强梁右段;所述加强梁左段的端部呈阶梯状,且后边较长而前边较短;加强梁左段端部的顶面也呈阶梯状,后边的左后顶面较高而前边的左前顶面较低;所述加强梁右段的端部呈阶梯状,且后边较短而前边较长;加强梁右段端部的顶面也呈阶梯状,后边的右后顶面较低而前边的右前顶面较高;所述加强梁左段与加强梁右段的端部交错重叠,并通过点焊固定连接。该实用新型通过加强梁端部的阶梯结构和顶面的阶梯结构,实现了加强梁交叉贴合,从而有效的控制了零件的累计误差;同时,加强梁端部设计为阶梯结构,还能有效的控制零件的回弹,降低零件制造难度。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该实用新型损坏时,无法对损坏的部位单独进行更换,而是需要对该实用新型整体进行更换,这就会使更换成本较高,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后板加强梁的支撑结构,通过设有第一对接机构、第二对接机构和外覆加固机构,使本实用新型在损坏后可以对损坏的部位单独进行更换,不需要对本实用新型整体进行更换,使得更换的成本较低,从而减少经济损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用后板加强梁的支撑结构,包括多个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之间设置有第一对接机构、第二对接机构和外覆加固机构,所述连接柱顶端固定设置有环状对位块以及底端设置有对位槽;
所述第一对接机构包括第一对接槽、第一弧形对接板和第一y形滑槽,所述第一对接槽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插孔,所述第一弧形对接板内部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一y形滑槽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弧形滑道以及内部设置有第一y形滑杆,所述第一y形滑杆一侧焊接设置有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杆;
所述第二对接机构包括第二对接槽、第二弧形对接板和第二y形滑槽,所述第二对接槽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插孔,所述第二弧形对接板内部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二y形滑槽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滑道以及内部设置有第二y形滑杆,所述第二y形滑杆一侧焊接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限位杆;
所述外覆加固机构包括两个卡槽、两个弧形加固板和多个紧固螺孔,所述弧形加固板上焊接设置有两个弧形卡条以及内部贯穿设置有多个紧固螺钉。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杆与第一插孔、第一弧形孔和第一弧形滑道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杆设置于第一弧形滑道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对接板焊接设置于环状对位块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杆与第二插孔、第二弧形孔和第二弧形滑道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杆设置于第二弧形滑道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对接板焊接设置于环状对位块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卡槽分别设置于连接柱两端外壁,所述卡槽与弧形卡条大小相匹配,所述紧固螺孔设置于环状对位块上,所述紧固螺钉与紧固螺孔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钉贯穿设置于对位槽上。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y形滑杆一端和第二y形滑杆一端均套接设置有橡胶层,所述橡胶层上设置有拇指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杆一端和第二弧形限位杆一端均贯穿设置有穿孔,所述第一插孔外侧和第二插孔外侧均设置有螺钉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有第一对接机构、第二对接机构和外覆加固机构,当本实用新型某一部位损坏时,可以将弧形加固板拆下,并将第一弧形限位杆和第二弧形限位杆从第一弧形孔和第二弧形孔内移出,从而可以将环状对位块、第一弧形对接板和第二弧形对接板分别从对位槽、第一对接槽和第二对接槽内移出,进而可以将损坏的连接柱拆下并进行更换,这就使本实用新型在损坏后可以对损坏的部位单独进行更换,不需要对本实用新型整体进行更换,使得更换的成本较低,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2、通过设有橡胶层和拇指槽,可以避免人的手指在拉动第一y形滑杆一端或第二y形滑杆一端的过程中被划伤,同时也有一定的防滑效果,通过设有穿孔和螺钉孔,可以避免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弧形限位杆和第二弧形限位杆出现偏移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c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柱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加固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连接柱、2第一对接机构、3第二对接机构、4外覆加固机构、5环状对位块、6第一对接槽、7第一弧形对接板、8第一y形滑槽、9第一插孔、10第一弧形孔、11第一弧形滑道、12第一y形滑杆、13第一弧形限位杆、14第二对接槽、15第二弧形对接板、16第二y形滑槽、17第二插孔、18第二弧形孔、19第二弧形滑道、20第二y形滑杆、21第二弧形限位杆、22卡槽、23弧形加固板、24紧固螺孔、25弧形卡条、26紧固螺钉、27橡胶层、28拇指槽、29螺钉孔、30对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6所示的一种车用后板加强梁的支撑结构,包括多个连接柱1,所述连接柱1之间设置有第一对接机构2、第二对接机构3和外覆加固机构4,所述连接柱1顶端固定设置有环状对位块5以及底端设置有对位槽30;
所述第一对接机构2包括第一对接槽6、第一弧形对接板7和第一y形滑槽8,所述第一弧形对接板7焊接设置于环状对位块5上,所述第一对接槽6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插孔9,所述第一弧形对接板7内部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一弧形孔10,所述第一y形滑槽8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弧形滑道11以及内部设置有第一y形滑杆12,所述第一y形滑杆12一侧焊接设置有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杆13,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杆13与第一插孔9、第一弧形孔10和第一弧形滑道11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杆13设置于第一弧形滑道11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对接机构3包括第二对接槽14、第二弧形对接板15和第二y形滑槽16,所述第二弧形对接板15焊接设置于环状对位块5上,所述第二对接槽14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插孔17,所述第二弧形对接板15内部贯穿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孔18,所述第二y形滑槽16一侧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滑道19以及内部设置有第二y形滑杆20,所述第二y形滑杆20一侧焊接设置有两个第二弧形限位杆21,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杆21与第二插孔17、第二弧形孔18和第二弧形滑道19大小相匹配,所述第二弧形限位杆21设置于第二弧形滑道19内部并与其滑动连接;
所述外覆加固机构4包括两个卡槽22、两个弧形加固板23和多个紧固螺孔24,两个所述卡槽22分别设置于连接柱1两端外壁,所述紧固螺孔24设置于环状对位块5上,所述弧形加固板23上焊接设置有两个弧形卡条25以及内部贯穿设置有多个紧固螺钉26,所述卡槽22与弧形卡条25大小相匹配,所述紧固螺钉26与紧固螺孔24螺纹连接,所述紧固螺钉26贯穿设置于对位槽30上。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本实用新型某一部位损坏时,可以人为转动紧固螺钉26,使其从紧固螺孔24中移出,将所有紧固螺钉26取下后,便可以通过弧形加固板23将弧形卡条25从卡槽22内移出,然后人为拉动第一y形滑杆12一端,使其在第一y形滑槽8内滑动,同时它也会带动两个第一弧形限位杆13移动,第一弧形限位杆13移动会使其一端从第一插孔9内移出,并从第一弧形孔10内滑动至第一弧形滑道11内,当第一y形滑杆12滑动至第一y形滑槽8一侧底端时,第一弧形限位杆13会完全从第一弧形孔10内移出,然后人为拉动第二y形滑杆20一端,使其在第二y形滑槽16内滑动,同时它也会带动两个第二弧形限位杆21移动,第二弧形限位杆21移动会使其一端从第二插孔17内移出,并从第二弧形孔18内滑动至第二弧形滑道19内,当第二y形滑杆20滑动至第二y形滑槽16一侧底端时,第二弧形限位杆21会完全从第二弧形孔18内移出,这时第一弧形对接板7和第二弧形对接板15不再被卡在第一对接槽6和第二对接槽14内,然后人为将两个相邻连接柱1向两侧拉开,使环状对位块5、第一弧形对接板7和第二弧形对接板15分别从对位槽30、第一对接槽6和第二对接槽14内移出,从而可以将损坏的连接柱1拆下并进行更换,这就使本实用新型在损坏后可以对损坏的部位单独进行更换,不需要对本实用新型整体进行更换,使得更换的成本较低,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5所示的一种车用后板加强梁的支撑结构,还包括橡胶层27,所述橡胶层27套接设置于第一y形滑杆12一端和第二y形滑杆20一端,所述橡胶层27上设置有拇指槽28,所述第一弧形限位杆13一端和第二弧形限位杆21一端均贯穿设置有穿孔,所述第一插孔9外侧和第二插孔17外侧均设置有螺钉孔29。
实施方式具体为:当人为拉动第一y形滑杆12一端或第二y形滑杆20一端时,人可以将手指放置于橡胶层27的拇指槽28上,这样可以避免人的手指在拉动过程中被划伤,同时也有一定的防滑效果,当第一弧形限位杆13一端插入第一插孔9中或第二弧形限位杆21一端插入第二插孔17中时,可以使用螺钉旋入螺钉孔29中并插入穿孔内,使得第一弧形限位杆13或第二弧形限位杆21被固定住,使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弧形限位杆13和第二弧形限位杆21不会出现偏移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参照说明书附图1-6,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设有第一对接机构2、第二对接机构3和外覆加固机构4,当本实用新型某一部位损坏时,可以将弧形加固板23拆下,并将第一弧形限位杆13和第二弧形限位杆21从第一弧形孔10和第二弧形孔18内移出,从而可以将环状对位块5、第一弧形对接板7和第二弧形对接板15分别从对位槽30、第一对接槽6和第二对接槽14内移出,进而可以将损坏的连接柱1拆下并进行更换,这就使本实用新型在损坏后可以对损坏的部位单独进行更换,不需要对本实用新型整体进行更换,使得更换的成本较低,从而减少经济损失;
参照说明书附图1、附图2和附图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设有橡胶层27和拇指槽28,可以避免人的手指在拉动第一y形滑杆12一端或第二y形滑杆20一端的过程中被划伤,同时也有一定的防滑效果,通过设有穿孔和螺钉孔29,可以避免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第一弧形限位杆13和第二弧形限位杆21出现偏移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