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栅车侧门防涨箱挡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85247发布日期:2020-01-03 09:24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仓栅车侧门防涨箱挡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仓栅车侧门防涨箱挡板,属于仓栅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仓栅车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货物等的关系,侧门箱板易出现外涨现象,既影响车辆使用寿命,又不美观,并且如果外涨尺寸太大会造成运输的小型货物掉落,造成交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仓栅车侧门防涨箱挡板,该仓栅车侧门防涨箱挡板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能够有效防止仓栅车侧门发生外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仓栅车侧门防涨箱挡板,包括转动挡体,转动挡体设于两个固定块之间,固定块与箱体下边梁固定连接;转动挡体包括挡板,挡板与仓栅车侧门平行,挡板上部与仓栅车侧门接触,挡板下部与箱体下边梁接触,挡板两侧各固定有一块护板,两块护板上部设有第一通孔,下部设有第二通孔,并且第二通孔为上下方向长圆孔;两个固定块下部之间固定设有定连杆,定连杆贯穿两块护板的第二通孔;两个固定块上部设有第三通孔,第三通孔与第一通孔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动连杆同时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

固定块与下边梁垂直固定,护板与固定块平行设置,并且护板与箱体下边梁之间存在一定间隙,间隙大于长圆孔底面到护板底面的距离。货物运输过程中,在固定块、动连杆和定连杆的共同作用下,转动挡体的挡板同时与仓栅车侧门和箱体下边梁接触,阻挡仓栅车侧门外涨,使仓栅车侧门与箱体下边梁处于同一平面内;当需要打开仓栅车侧门时,将动连杆从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中抽出,然后向上提拉转动挡体,使定连杆与长圆孔底面接触,然后以定连杆为轴向外旋转转动挡体,转动挡体上部即离开仓栅车侧门,从而不会阻挡仓栅车侧门的打开。转动挡体向外翻转即可使仓栅车侧门打开,不需要将转动挡体从仓栅车上取下,使用方便,并且不会出现丢落。

优选的,所述的护板下部呈圆弧形,确保转动挡体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更加顺畅。

优选的,所述的动连杆两端各设有一个锁紧螺母,防止在运输过程动连杆丢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出现丢落,成本低,能够有效防止仓栅车侧门发生外涨,较为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仓栅车侧门防涨箱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块;2、护板;3、挡板;4、仓栅车侧门;5、第一通孔;6、动连杆;7、箱体下边梁;8、第二通孔;9、定连杆;10、第三通孔;11、锁紧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仓栅车侧门防涨箱挡板,包括转动挡体,转动挡体设于两个固定块1之间,固定块1与箱体下边梁7固定连接;转动挡体包括挡板3,挡板3与仓栅车侧门4平行,挡板3上部与仓栅车侧门4接触,挡板3下部与箱体下边梁7接触,挡板3两侧各固定有一块护板2,两块护板2上部设有第一通孔5,下部设有第二通孔8,并且第二通孔8为上下方向长圆孔;两个固定块1下部之间固定设有定连杆9,定连杆9贯穿两块护板2的第二通孔8;两个固定块1上部设有第三通孔10,第三通孔10与第一通孔5的位置相对应,并且动连杆6同时贯穿第一通孔5和第三通孔10。

本实施例中:

护板2下部呈圆弧形,确保转动挡体在转动过程中能够更加顺畅;动连杆6两端各设有一个锁紧螺母11,防止在运输过程动连杆6丢落。

固定块1与下边梁垂直固定,护板2与固定块1平行设置,并且护板2与箱体下边梁7之间存在一定间隙,间隙大于长圆孔底面到护板2底面的距离。货物运输过程中,在固定块1、动连杆6和定连杆9的共同作用下,转动挡体的挡板3同时与仓栅车侧门4和箱体下边梁7接触,阻挡仓栅车侧门4外涨,使仓栅车侧门4与箱体下边梁7处于同一平面内;当需要打开仓栅车侧门4时,将锁紧螺母11拧下,然后将动连杆6从第一通孔5和第三通孔10中抽出,然后向上提拉转动挡体,使定连杆9与长圆孔底面接触,然后以定连杆9为轴向外旋转转动挡体,转动挡体上部即离开仓栅车侧门4,从而不会阻挡仓栅车侧门4的打开。转动挡体向外翻转即可使仓栅车侧门4打开,不需要将转动挡体从仓栅车上取下,使用方便,并且不会出现丢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