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39224发布日期:2020-04-10 17:3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作业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作业车,应用于各类产品作业,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中,许多场合都有产品存取要求,通常需要不停更换取用位置或存放多种产品种类。例如机械制造业中控制柜、仓体等装置的标准件装配,控制柜、仓体等装置需要在不同的高度、位置装配标准件,同一工作中,需要装配人员多次来回移动取用多种标准件。根据这一特点,急需要一种结构强度、组装形式、移动方式等方面均合理的多功能作业车来辅助装配人员工作。其具备强度大、体积合适、可自由移动固定、可根据需要变换存放物品位置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标准件物品存放的多位置变换要求,可根据装配需要自动调节。位置偏低的装配位置,装配人员可坐于多功能车上盖上(多功能车作为多功能凳使用),通过滑轮自由移动至不同装配区,避免装配人员蹲着工作,不仅满足了装配需求,提高了装配效率,还提高了装配人员工作的舒适度,降低了劳动强度。操作者使用前后,在短短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所有需用物品的取用存放,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完成工作位置转换,不仅满足现场服务时快速装配的要求,且便于携带,给一些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强度大、便于移动固定、物品存放合理、分类清晰、使用方便、位置可变、便于收纳携带的多功能作业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作业车,包括上盖、下盘、支梁、托盘、滑轮和升降顶盘结构;

所述上盖、下盘分别与支梁固定连接,所述支梁不少于三个;

所述托盘与下盘连接且可伸出下盘;

所述下盘底侧安装使车体自由移动和固定的滑轮;

所述升降顶盘结构包括顶盘和用于收纳和升起顶盘的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与上盖和下盘均固定连接,所述顶盘可拆卸连接在升降结构上。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导轨架、升降柱和导轨滑杆;所述导轨架上设有空槽,升降柱上设有通孔,所述导轨滑杆穿过所述空槽和通孔,实现导轨架和升降柱之间的移动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柱上设有定位卡针,导轨架上设有与定位卡针配合固定导轨架和升降柱相对位置的针槽。

进一步地,所述针槽为l形圆弧槽。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结构还包括销轴和弹簧;所述销轴一端穿过顶盘上的通孔,与螺母配合固定连接在顶盘上,另一端穿过升降柱上的通孔,与螺母配合将弹簧压紧在升降柱和螺母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柱设有u形卡头结构,所述u形卡头结构与顶盘上的卡孔配合安装,实现顶盘的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滑杆位于导轨架顶部时,顶盘可绕导轨滑杆翻转;收纳状态时,顶盘翻转至下盘下方,使用状态时,顶盘翻转至上盘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盖、下盘分别与支梁机械连接或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托盘与下盘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盘底侧固定安装滑轮,或滑轮与下盘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实现了专用便携式多功能作业车从无到有的技术过程。

(2)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牢固、布局合理、分类清晰、存放明确、取用方便、满足多位置需求优势尤为突出;

(3)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操作者使用前后,在短短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不同位置的来回切换。

(4)本实用新型可作为凳子使用,操作人员坐于上面工作,加快移动效率,增强工作舒适度。

(5)本实用新型存放各种物品均清晰定置,可通过简单的折叠与展开,实现收复与使用。

(6)本实用新型折叠收复后便于携带,可满足工程现场及外场服务时需不停变换物品使用位置的作业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收复状态下的轴侧视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下的轴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轨架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柱单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柱单元与顶盘单元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8、9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结构几种连接方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作业车,包括车体主体部分和升降结构部分。车体主体部分有上盖单元、下盘单元、支梁单元、托盘单元、滑轮结构。上盖、下盘分别与支梁机械连接(或注塑连接);下盘底侧安装滑轮,可实现多功能车自由移动和固定;托盘(两个)与下盘通过合页结构(或注塑软连接)进行开合、翻转、折叠,使下盘单元、托盘单元合理配置,达到车体内部使用空间的有效变换,物品辨别、取用最便捷化。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作业车,升降结构部分与车体主体部分机械连接(或注塑连接),升降结构部分有导轨架单元、升降柱单元、顶盘单元、导轨滑杆单元、定位卡针单元连接组成。其特征在于:定位卡针安装至升降柱的后部孔位时,导轨架与升降柱通过导轨滑杆、定位卡针连接固定,可以实现升降柱固定在导轨架的不同相对位置,满足多种高度的取用物品需要。将定位卡针安装至升降柱的前部孔位时,导轨架与升降柱通过导轨滑杆、定位卡针连接固定,可以实现升降柱底部固定在导轨架的顶端位置,提拉翻转后,可实现顶盘及升降柱的折叠收纳需要。

顶盘单元与升降柱单元连接部位安装弹簧结构可实现顶盘7的角度自由转换。升降柱单元顶端的u形卡头结构可与顶盘上的孔配合安装,实现顶盘角度变换后的位置固定,保证顶盘的牢固性。

导轨架单元侧边的l形圆弧槽,可实现定位卡针提拉固定,使升降柱固定在导轨架上的不同位置,实现顶盘的不同位置放置需求,使顶盘里的物品取用便捷。

如图1所示,上盖1、下盘2分别与支梁3机械连接或注塑连接,使用人员可坐于上盖1上,提升工作舒适度;下盘2空间可存放物品。托盘4与下盘2通过合页机械连接或注塑软连接,可实现托盘的开合收纳,既增加储物空间,又可自由收纳折叠;下盘2底侧机械安装或注塑成型滑轮,可实现车体的快速自由移动和固定。

如图1、7所示,将定位卡针9安装至升降柱6的前部孔位时,导轨架5与升降柱6通过导轨滑杆8、定位卡针9连接固定,可以实现升降柱6底部固定在导轨架5的顶端位置;或通过提拉翻转,实现顶盘7及升降柱6折叠收纳至车体底部。

如图4所示,导轨架单元5侧边的l形圆弧槽,可实现定位卡针9提拉固定,使升降柱6固定在导轨架5上的不同位置,实现顶盘7的不同位置放置需求,使顶盘里的物品取用便捷。

如图5、6所示,顶盘单元7与升降柱单元6连接部位安装弹簧结构10可实现顶盘7的角度自由转换。升降柱单元6顶端的u形卡头结构可与顶盘7上的孔配合安装,实现顶盘7角度变换后的位置固定,保证顶盘的牢固性。

如图8所示,定位卡针9安装至升降柱6的后部孔位时,导轨架5与升降柱6通过导轨滑杆8、定位卡针9连接固定,可以实现升降柱6固定在导轨架5的不同相对位置,满足多种高度的取用物品需要。

如图9所示,定位卡针9安装至升降柱6的前、后部孔位时,导轨架5与升降柱6都可通过导轨滑杆8、定位卡针9连接固定,实现升降柱6固定在导轨架5的顶端位置,满足取用物品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定位卡针9安装至升降柱6的后部孔位,导轨架5与升降柱6由导轨滑杆8、定位卡针9连接固定,通过导轨架5上的不同位置上的l形圆弧槽,可以实现升降柱6固定在导轨架5的不同相对位置,满足多种高度的取用物品需要。握住顶盘7,通过拉紧弹簧10可使升降柱6的u型结构脱离顶盘7的固定孔,从而转动顶盘7,可根据工作空间需要,实现顶盘7的角度转换。转换完成后,松下弹簧10,使升降柱6的u型结构再次插到顶盘7的固定孔中,可固定顶盘7。张开合页,将托盘4打开,可将物品分别存放于托盘4、顶盘7、下盘2上,增加车的存储空间。打开滑轮锁定,可将车移动至所需的各个使用地点,固定滑轮后,可增强车体的稳定性。使用完成后,只需将前述打开步骤反过来执行一遍,即可完成盒体的折叠收复。收复时,将定位卡针安装至升降柱的前部孔位,导轨架与升降柱通过导轨滑杆、定位卡针连接固定,可以实现升降柱底部固定在导轨架的顶端位置,向上提拉升降柱,使定位卡针脱离l形圆弧槽,再将升降柱90°翻转,可实现顶盘及升降柱折叠收纳至车体底部。收复折叠后,可通过把滑轮构完成多功能车的便捷移动及固定以及外出携带。

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