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机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38628发布日期:2020-03-24 14:1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机转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农机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我国自走式植保机械起步较晚,自主品牌的技术还不成熟,特别是用于农田的高地隙行走装置。

经检索发现公开号cn10843805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腰力回转驱动行走装置,其包括前车架、后车架和行走机构,述前车架与所述后车架之间通过回转驱动相连,回转驱动距两前行走机构之间的距离等于回转支撑距两后行走机构之间的距离,转向时能够实现两前行走机构与两后行走机构的转向中心及转向半径相同,两前行走机构与两后行走机构的行驶轨迹相同,行驶压痕少,对农作物损伤少,但上述结构存在前车架和后车架均与回转驱动相连,此连接为弱连接,结构强度低,另外,该装置的承载物需要设置在前车架和后车架上方,重心高,导致稳定性差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机转向机构以解决上述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农机转向机构,包括车架、两个前行走机构和两个后行走机构,所述的车架包括前桥、后桥和中连部,中连部两端分别位于前桥和后桥中部,且中连部前端与前桥之间通过第一转向装置相连接,中连部后端与后桥之间通过第二转向装置相连接,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上均设置有角度感应装置,前桥两端设置有前行走机构,后桥两端设置有后行走机构,前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均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的动力装置,角度感应装置和主控制器相连,动力装置通过控制装置与主控制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转向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上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前桥和中连部上,所述的第二转向装置包括转盘,转盘上部固定在中连部后端底部,转盘底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底部的开口内固定有与后桥垂直的固定轴,后桥通过轴承转动穿设在固定轴上,两个角度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转轴和转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转向装置包括转盘,转盘上部固定在中连部前端底部,转盘底部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底部的开口内固定有与前桥垂直的固定轴,前桥通过轴承转动穿设在固定轴上,所述的第二转向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前桥和中连部上,两个角度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转轴和转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连部与前桥和后桥之间均铰接连接有锁止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锁止装置为锁止油缸或锁止离合器。

进一步的,所述的前行走机构、后行走机构为车轮或行走履带。

进一步的,所述的动力装置为电机或燃油发动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机为轮毂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装置为电调或燃油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中连部底部用来悬挂承载物,承载物可以为药箱,采用中连部底部悬挂承载物提高装置稳定性,两个前行走机构和两个后行走机构均以转动中心为圆心转动,使得转向过程中同一侧的前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沿同一圆周轨迹移动,上述转向过程中同侧的前行走机构和后行走机构为同一行走轨迹,转弯半径小,可原地调整转向角度,相比传统的转向装置减少了两条轨迹,降低转向时对农作物的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向时的实施例图。

图中标号为:1-前行走机构、2-后行走机构、3-前桥、4-后桥、5-中连部、6-转轴、7-转盘、8-固定架、9-固定轴、10-锁止装置、11-承载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1-3可知,一种农机转向机构,包括车架、两个前行走机构1和两个后行走机构2,所述的车架包括前桥3、后桥4和中连部5,中连部5两端分别位于前桥3和后桥4中部,且中连部5前端与前桥3之间通过第一转向装置相连接,中连部5后端与后桥4之间通过第二转向装置相连接,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上均设置有角度感应装置,角度感应装置用来检测发生转动的角度,具体的,第一转向装置包括转轴6,转轴6上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前桥3和中连部5上,第二转向装置包括转盘7,转盘7上部固定在中连部5后端底部,转盘7底部设置有固定架8,固定架8底部的开口内固定有与后桥4垂直的固定轴9,后桥4通过轴承转动穿设在固定轴9上,通过将后桥4转动固定在固定轴9上,后桥4两端的行走机构可上下摆动,在行走时行走机构遇到凹凸不平的地面时不会出现行走机构腾空影响结构强度问题,两个角度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转轴6和转盘7上,前桥3两端设置有前行走机构1,后桥4两端设置有后行走机构2,具体的,前、后行走机构1、2为车轮或行走履带,前行走机构1和后行走机构2均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的动力装置,具体的,动力装置为电机或燃油发动机,优选的,电机为轮毂电机,角度感应装置和主控制器相连,动力装置通过控制装置与主控制器相连,控制装置为电调或燃油控制器,当动力装置为电机时,控制装置为电调,当动力装置为燃油发动机时,控制装置为燃油控制器。

本方案的农机转向机构的工作原理:

直行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装置带动前行走机构1和后行走机构2转动,带动装置整体移动,直行时动力装置带动两个前行走机构1和两个后行走机构2的转动速度相同;

转向时,控制装置控制动力装置带动两前行走机构1之间和两后行走机构2之间产生差速,通过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使中连部5与前桥3和后桥4之间产生转动完成转向,转向过程中角度感应装置实时监测转向角度,两前行走机构1的轴心线延长线与两后行走机构2的轴心线延长线的交点为转动中心,且h1与h2相等,此时,两个前行走机构1和两个后行走机构2均以转动中心为圆心转动,使得转向过程中同一侧的前行走机构1和后行走机构2沿同一圆周轨迹移动,上述转向过程中同侧的前行走机构1和后行走机构2为同一行走轨迹,转弯半径小,可原地调整转向角度,相比传统的转向装置减少了两条轨迹,降低转向时对农作物的损害。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1-3可知,一种农机转向机构,包括车架、两个前行走机构1和两个后行走机构2,所述的车架包括前桥3、后桥4和中连部5,中连部5两端分别位于前桥3和后桥4中部,且中连部5前端与前桥3之间通过第一转向装置相连接,中连部5后端与后桥4之间通过第二转向装置相连接,第一转向装置和第二转向装置上均设置有角度感应装置,第一转向装置包括转盘7,转盘7上部固定在中连部5前端底部,转盘7底部设置有固定架8,固定架8底部的开口内固定有与前桥3垂直的固定轴9,前桥3通过轴承转动穿设在固定轴9上,前桥3两端的行走机构可上下摆动,第二转向装置包括转轴6,转轴6上下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前桥3和中连部4上,两个角度感应装置分别设置在转轴6和转盘7上,前桥3两端设置有前行走机构1,后桥4两端设置有后行走机构2,前行走机构1、后行走机构2为车轮或行走履带,前行走机构1和后行走机构2均连接有用于驱动其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为电机或燃油发动机,优选的,电机为轮毂电机,角度感应装置和主控制器相连,动力装置通过控制装置与主控制器相连。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技术效果是复杂路况时前桥3两端的行走机构可上下摆动。

实施例三

参照附图1,为防止复杂的路况导致前桥3或后桥4发生自转,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或二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中连部5与前桥3和后桥4之间均铰接连接有锁止装置10,锁止装置10为锁止油缸或锁止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中连部5底部用来悬挂承载物11,承载物11可以为药箱,采用中连部5底部悬挂承载物11提高装置稳定性,两个前行走机构1和两个后行走机构2均以转动中心为圆心转动,使得转向过程中同一侧的前行走机构1和后行走机构2沿同一圆周轨迹移动,上述转向过程中同侧的前行走机构1和后行走机构2为同一行走轨迹,转弯半径小,可原地调整转向角度,相比传统的转向装置减少了两条轨迹,降低转向时对农作物的损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