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立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0523发布日期:2020-06-12 13:47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式立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折叠式立管。



背景技术:

在如今社会,为解决城市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的压力,各个国家和政府都大力的促进自行车的发展,骑车出行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及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它具有环保、方便、价格适中的优点,已成为人们信赖的出行工具。现有的自行车,尤其是折叠式自行车,普遍只重视车身位置的折叠,忽略了自行车的车把与前叉之间的立管亦存在折叠的空间,导致折叠效果还不太理想,无法进一步减小车辆体积;此外,即使车身前部是可折叠立管,折叠效果也不理想,其可折叠立管两部分只能呈90°折叠,折叠后体积大,携带不方便;与此同时,由于折叠立管两部分连接结构较为复杂,受力点集中于其连接点上,致使强度和刚度较差,进而导致车辆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受到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节省存放空间的折叠式立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折叠式立管,包括车把连接管以及前叉连接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车把连接管和前叉连接管之间的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与车把连接管固接的上折叠管、与前叉连接管固接的下折叠管以及套接于上折叠管外侧的锁定套筒,所述上折叠管一侧与下折叠管一侧通过铰轴铰接,所述锁定套筒通过锁定部使上折叠管与下折叠管之间保持锁定。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上折叠管下端固接有连接插板,所述连接插板一侧固接有上连接耳,所述下折叠管一侧相对设有两个下连接耳,下折叠管上表面开有与连接插板形状相配合的矩形槽,所述上连接耳通过铰轴铰接于两下连接耳之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锁定部包括锁定块、滑动凸块、锁定凸块、滑槽和锁定坡槽,所述上折叠管下部沿周向开有滑槽,所述下折叠管上方对称设有两个锁定块,所述锁定块外壁开有锁定坡槽,所述锁定套筒内壁相对滑槽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滑动凸块,锁定套筒内壁相对锁定坡槽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锁定凸块,所述上折叠管两侧对称设有让位面。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车把连接管与锁定套筒内壁之间设有回复弹簧,所述锁定套筒受回复弹簧作用抵接于下折叠管上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滑槽内设有定位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锁定套筒外壁设有防滑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锁定套筒一侧螺纹连接有顶丝,所述顶丝外端固接有手持部,顶丝内端贯穿锁定套筒并与锁定块外壁相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及电动车车把与前叉之间的连接位置,打开锁定套筒解除上折叠管与下折叠管之间的锁定关系,由于上折叠管与下折叠管的铰接位置设于一侧,使本实用新型可折叠180°,使得折叠收合后的车体的占用空间更小,方便使用者存放及运输,提高折叠自行车的便携性能;除此之外,通过锁定套筒将两折叠管连接位置通过锁定部紧密连接在一起,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折叠管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下上折叠管与下折叠管连接位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锁定套筒部分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锁定套筒部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把连接管;2、回复弹簧;3、滑动凸块;4、上折叠管;5、锁定块;6、锁定凸块;7、下折叠管;8、锁定套筒;9、滑槽;10、锁定坡槽;11、铰轴;12、下连接耳;13、前叉连接管;14、让位面;15、上连接耳;16、定位块;17、连接插板;18、矩形槽;19、防滑纹;20、手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把连接管1以及前叉连接管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车把连接管1和前叉连接管13之间的折叠组件,所述折叠组件包括与车把连接管1固接的上折叠管4、与前叉连接管13固接的下折叠管7以及套接于上折叠管4外侧的锁定套筒8,所述上折叠管4一侧与下折叠管7一侧通过铰轴11铰接,所述锁定套筒8通过锁定部使上折叠管4与下折叠管7之间保持锁定。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及电动车车把与前叉之间的连接位置,打开锁定套筒8解除上折叠管4与下折叠管7之间的锁定关系,由于上折叠管4与下折叠管7的铰接位置设于一侧,使本实用新型可折叠180°,使得折叠收合后的车体的占用空间更小,方便使用者存放及运输,提高折叠自行车的便携性能;除此之外,通过锁定套筒8将两折叠管连接位置通过锁定部紧密连接在一起,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上折叠管4下端固接有连接插板17,所述连接插板17一侧固接有上连接耳15,所述下折叠管7一侧相对设有两个下连接耳12,下折叠管7上表面开有与连接插板17形状相配合的矩形槽18,所述上连接耳15通过铰轴11铰接于两下连接耳12之间,锁定时与上折叠管4相连的连接插板17转入下折叠管7的矩形槽18内,增加了两折叠管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锁定套筒8将两折叠管连接位置通过锁定部紧密连接在一起,提高折叠立管的受力强度,确保自行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锁定部包括锁定块5、滑动凸块3、锁定凸块6、滑槽9和锁定坡槽10,所述上折叠管4下部沿周向开有滑槽9,所述下折叠管7上方对称设有两个锁定块5,所述锁定块5外壁开有锁定坡槽10,所述锁定套筒8内壁相对滑槽9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滑动凸块3,锁定套筒8内壁相对锁定坡槽10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锁定凸块6,锁定套筒8转动过程中,锁定凸块6在锁定坡槽10内滑动,本例中锁定坡槽10开槽宽度随开槽方向逐渐减小,使锁定套筒8在将上折叠管4和下折叠管7锁定时,锁定凸块6紧密卡接于锁定破槽内,所述上折叠管4两侧对称设有让位面14,使得折叠时,锁定套筒8中的滑动凸块3和锁定凸块6转动至让位面14,将锁定套筒8沿纵向自由移动。锁定时,转动锁定套筒8,通过锁定凸块6与锁定坡槽10,以及滑动凸块3与滑槽9之间的配合关系,使上折叠管4与下折叠管7之间紧密挤压在一起,提高折叠组件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两折叠管之间相对晃动。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车把连接管1与锁定套筒8内壁之间设有回复弹簧2,所述锁定套筒8受回复弹簧2作用抵接于下折叠管7上端,当打开锁定套筒8完成折叠操作后,此设置使锁定套筒8自动回位并抵接于下折叠管7上端,方便用户使用。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滑槽9内设有定位块16,可限制锁定套筒8在一定范围内旋转,当一侧的滑动凸块3与定位块16相抵接时,滑动凸块3和锁定凸块6转动至让位面14位置,使得锁定套筒8沿纵向自由移动。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锁定套筒8外壁设有防滑纹19,方便使用者通过旋转锁定或打开锁定套筒8。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锁定套筒8一侧螺纹连接有顶丝,所述顶丝外端固接有手持部20,顶丝内端贯穿锁定套筒8并与锁定块5外壁相抵接,进一步提高上折叠管4与下折叠管7在锁定时的连接强度,避免其在锁定套筒8内出现晃动。

本实用新型用于自行车及电动车车把与前叉之间的连接位置,打开锁定套筒8解除上折叠管4与下折叠管7之间的锁定关系,由于上折叠管4与下折叠管7的铰接位置设于一侧,使本实用新型可折叠180°,使得折叠收合后的车体的占用空间更小,方便使用者存放及运输,提高折叠自行车的便携性能;除此之外,通过锁定套筒8将两折叠管连接位置通过锁定部紧密连接在一起,操作便捷,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