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60472发布日期:2020-06-12 13:46阅读:4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电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动自行车因其不用人力蹬骑,省力、快速,越来越多地取代了自行车。在人口数量庞大的中国,电动车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但现有电动车一般体积较大,重量很重,不便于携带,只能停在某处安放,容易丢失。并且一般电动车为前后两个车轮,车体很重,容易失去平衡,造成交通事故。

另外,一般电动车无靠背,长时间行驶途中腰背部会感觉到疲劳,尤其针对患有腰背疾病的人群,普通电动车尤为不适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折叠电动车,该电动车为三轮结构,驾驶稳定;通过将车架横梁与前车架、后车架以及后轮之间铰接,实现四点式折叠结构,便于携带;配合三点式锁紧结构,方便折叠与收纳;通过靠背设计,使驾驶舒适。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折叠电动车,所述电动车包括车把、刹车、前车架、车架横梁、车座、电动轮、后轮、电池,所述折叠电动车还包括竖直设置的后车架,所述前车架与车架横梁铰接相连,所述车架横梁与后车架滑动连接,所述车座固定在车架横梁后部,所述后车架上设有车靠背,所述后车架下方设有后轮,所述后轮的轮轴与车架横梁中部之间设有铰接的支撑连杆,所述前车架、车架横梁、后车架三者之间相对转动或滑动连接,所述车架横梁与前车架铰接处设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可在车体折叠后锁紧前车架与后车架,保持车体折叠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架上与车架横梁连接处设有车架横梁固定端,所述车架横梁固定端上设有前锁紧挡板,所述车架横梁前端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前锁紧钩、弹簧、固定横杆、车架横梁下固定环、后锁紧钩、锁紧拉杆,所述锁紧拉杆竖直贯穿于车架横梁前端,其上方制有锁紧装置包括前锁紧钩,其下方制有与之垂直的固定横杆,所述固定横杆置于车架横梁前段下方设有的车架横梁下固定环内,所述固定横杆下方设有后锁紧钩,所述锁紧拉杆中部一端设有弹簧,锁紧拉杆上套有锁紧杆套环,所述锁紧杆套环另一端经拉杆与拉环相连,所述弹簧、锁紧杆套环、拉杆均置于车架横梁内,拉环置于车架横梁后端外部,所述车架横梁上锁紧拉杆移动位置处开设有移动滑槽,所述后车架中下部设有后车架下横杆。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地方设有转向灯。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置于前车架前端,与电动轮、转向灯经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轮为两个,前轮为电动轮,所述电动轮两侧设有脚踏板。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横梁后端焊接有套环固定轴,其内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套于后车架上外部,可上下滑动,所述后车架两侧中下部设有搭接柱。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架上设有车靠背,所述车靠背为绳式或网式或皮制或布制或高分子材料,布置于后车架框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车靠背为绳式,所述绳式为绳索贯穿于后车架两侧分布的贯穿环中,沿车靠背平面弯折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连杆一端与后轮轴铰接,另一端与车架横梁中部铰接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车把上设有加速、减速控制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电动车具有三个车轮,行驶平稳,不易失衡,保证了行驶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车架横梁与前车架、后车架以及后轮之间铰接,实现四点式折叠结构,利用它们之间的整体协调的位移,达到折叠的目的。

3、本实用新型折叠锁紧的核心结构为三点式锁紧结构,实现折叠锁紧、展开锁紧、站立锁紧的目的,通过操作环的设计,使折叠、展开电动车方便、快捷、省力。

4、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通过靠背设计,使驾驶舒适,质量轻、美观、实用。

5、本实用新型电动车重量轻,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车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车折叠后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车折叠后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车折叠后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体展开时锁紧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体折叠时锁紧机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1为车把、2为刹车、3为前车架、4为电动轮、5为脚踏板、6为车架横梁固定端、7为车架横梁、8为车座、9为支撑连杆、10为后车架、11为车靠背、12为拉环、13为后轮、14为转向灯、15为电池、16为前锁紧挡板、17为前锁紧钩、18为弹簧、19为固定横杆、20为车架横梁下固定环、21为后锁紧钩、22为锁紧杆套环、23为拉杆、24为套环固定轴、25为套环、26为锁紧拉杆、27为后车架下横杆、28为搭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折叠电动车,车把1、刹车2、前车架3、电动轮4、脚踏板5、车架横梁固定端6、车架横梁7、车座8、支撑连杆9、后车架10、车靠背11、拉环12、后轮13、转向灯14、电池15、前锁紧挡板16、前锁紧钩17、弹簧18、固定横杆19、车架横梁下固定环20、后锁紧钩21、锁紧杆套环22、拉杆23、套环固定轴24、套环25、锁紧拉杆26。

本实用新型折叠电动车为三轮结构,电动轮4为前轮,设置1个,后轮2个。所述后车架10地方设有转向灯14,该电动车设有电池15、电池与电动轮4、车把上的开关、转向灯14电线连接,这种连接为现有技术,电线可在前车架3、车架横梁7内部走线。通过车把手上的开关可调节电动车的进行速度,此为现有技术。所述电动轮4两侧设有脚踏板5,方便脚踏。

所述前车架3与车架横梁7铰接相连,所述车架横梁7与后车架10滑动连接,所述车座8固定在车架横梁7后部,所述后车架10上设有车靠背11,所述后车架10下方设有后轮13,所述后轮的轮轴与车架横梁7中部之间设有铰接的支撑连杆9,左右两侧的支撑连杆9之间经螺杆贯穿于车架横梁7中部。所述前车架3、车架横梁7、后车架10三者之间相对转动或滑动连接,所述车架横梁7与前车架3铰接处设有锁紧装置,该锁紧装置可在车体折叠后锁紧前车架3与后车架10,保持车体折叠状态。

所述车架横梁7后端焊接有套环固定轴24,其内贯穿有套环25,所述套环25套于后车架10上外部,可沿后车架框架上下滑动。所述支撑连杆9一端与后轮轴铰接,另一端与车架横梁7中部铰接相连。

车体折叠时,车架横梁7相对于前车架3绕铰接点向上抬起,车架横梁7后部套环25沿后车架10向上抬起,支撑连杆9随车架横梁7转动靠近后车架10,前车架3、后车架10相互靠拢,收紧、折叠车体。

所述前车架3中部与车架横梁7连接处焊接有车架横梁固定端6,所述固定端6为两个四分之一圆平行焊接于前车架3中部,二者之间下部焊接横板。所述车架横梁固定端6上焊接有斜向上的前锁紧挡板16,所述车架横梁7前端设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前锁紧钩17、弹簧18、固定横杆19、车架横梁下固定环20、后锁紧钩21、锁紧拉杆26,所述锁紧拉杆26竖直贯穿于车架横梁7前端,其上方制有锁紧装置包括前锁紧钩17,其下方制有与之垂直的固定横杆19,所述固定横杆19置于车架横梁前段下方焊接的两个车架横梁下固定环20内,所述固定横杆19下方制有后锁紧钩21,所述锁紧拉杆26中部一端与车架横梁固定端6经弹簧18相连,锁紧拉杆26上套有锁紧杆套环22,所述锁紧杆套环22另一端经拉杆23与拉环12相连,所述弹簧18、锁紧杆套环22、拉杆23均置于车架横梁7内,拉环12置于车架横梁7后端外部,所述车架横梁7上锁紧拉杆26移动位置处开设有移动滑槽。所述后车架10的中下部焊接有横向的后车架下横杆27。

当想要将电动车折叠时,拉动车架横梁7后端的拉环12,进而拉动锁紧拉杆26,将车折叠,折叠后,前锁紧钩17卡住前锁紧挡板16,后锁紧钩21卡住后车架下横杆27,进而固定住车的折叠状态。

车体展开时,拉动拉环12,放松锁紧装置,车体展开,车架横梁前端担在车架横梁固定端6的下部的横板上,车架横梁7后部的套环担在搭接柱28上,中间经支撑连杆9支撑,支撑连杆9与横梁中后部及后车架下端形成稳定的三角形。

所述后车架10上设有车靠背11,所述车靠背11为绳式,即为绳索贯穿于后车架两侧分布的贯穿环中,沿车靠背11平面弯折布置。人在骑行时,背部可靠在车靠背上,舒适实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于车靠背11为网式状。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基本一致,区别在于车靠背11为布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