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推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80752发布日期:2020-03-27 13:56阅读:565来源:国知局
田埂推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具技术领域,具体为田埂推车。



背景技术:

田埂推车是一种在田埂上使用的运输推车,目前很多地方已经出现使用水泥砌成的较高田埂,这种田埂较传统土质田埂,可以将田地准确的划分成块,且不会在雨雪天气潮湿泥泞,便于行走以及运输农作物和肥料等。

现有的田埂推车多为简单板车,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下述问题:

1.由于水泥田埂较窄,所以现有的简单板车在田埂上行进时,易歪斜并从田埂上掉落,无法稳定快速的运输农作物和肥料;

2.田埂两侧常垂直交叉设置有同样是水泥砌成的腰埂,现有的一些推车为了增加稳定性,在小车位于田埂两侧平齐的位置设置了辅助限位的滑轮,但是在遇到横着阻挡的腰埂时,需要将整个车体抬起,令辅助滑轮高于腰埂才能通过,使用不方便。

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设计田埂推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田埂推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简单板车无法在田埂上稳定行进,设置有辅助滑轮的推车无法便捷通过腰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田埂推车,包括车架、链轮链条组和主滑轮,所述车架的边侧固定有固定套,且固定套内侧安装有控制管,并且控制管边侧固定有第一螺栓,同时第一螺栓上安装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工作弹簧的底端连接,且第一工作弹簧顶部安装在第二螺栓上,并且第二螺栓固定在车架上,同时第二螺栓上安装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工作弹簧顶部相互连接,且第二工作弹簧底端固定在角铁条外侧,并且角铁条顶部固定有内方管,并且内方管与车架底部内侧贴合,所述角铁条底端安装有副万向滑轮,且角铁条内侧安装有限位轮,所述主滑轮安装在车架底部。

优选的,所述车架上固定有和电瓶和电机,且电机输出端与链轮链条组顶端连接,并且链轮链条组底端安装在主滑轮边侧。

优选的,所述车架由钢质中空方管焊接制成,且车架底端边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套,且控制管贯穿固定套,并且控制管外侧与固定套内壁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工作弹簧和第二工作弹簧均关于车架中心对称分布,且单侧第一工作弹簧和第二工作弹簧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并且第一工作弹簧和第二工作弹簧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连接端均设置有圆环结构,同时圆环结构直径大于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直径。

优选的,所述内方管为焊接连接,且内方管与车架底部的中空方管内壁贴合,并且内方管顶部宽度大于车架底部的中空方管底部开口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主滑轮通过其中心柱状轴上安装的轴承与车架构成转动机构,且主滑轮中心柱状轴通过链轮链条组与电机输出轴构成链传动结构,并且电瓶和电机为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田埂推车,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采用限位辅助结构,使得本装置可以在较窄的水泥田埂上稳定的行进,且设计了可调节结构,令限位辅助结构的位置可以在垂直方向上便捷的调整,便于装置整体顺利的通过腰埂。

1.固定套、控制管、第一工作弹簧、第二工作弹簧、角铁条和内方管组成的结构,可以对副万向滑轮和限位轮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便捷的调整和固定,令装置可以在水泥田埂稳定行进并顺利通过腰埂。

2.电瓶、电机、链轮链条组和主滑轮在工作时,可以令装置整体较为快速的通过具有一定倾角的田埂,便于使用装置对较重的农作物或者肥料进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方管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滑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内方管伸出状态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固定套;3、控制管;4、第一螺栓;5、第一螺母;6、第一工作弹簧;7、第二螺栓;8、第二螺母;9、第二工作弹簧;10、角铁条;11、内方管;12、副万向滑轮;13、限位轮;14、电瓶;15、电机;16、链轮链条组;17、主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田埂推车,包括车架1、固定套2、控制管3、第一螺栓4、第一螺母5、第一工作弹簧6、第二螺栓7、第二螺母8、第二工作弹簧9、角铁条10、内方管11、副万向滑轮12、限位轮13、电瓶14、电机15、链轮链条组16和主滑轮17,车架1的边侧固定有固定套2,且固定套2内侧安装有控制管3,并且控制管3边侧固定有第一螺栓4,同时第一螺栓4上安装有第一螺母5,第一螺栓4与第一工作弹簧6的底端连接,且第一工作弹簧6顶部安装在第二螺栓7上,并且第二螺栓7固定在车架1上,同时第二螺栓7上安装有第二螺母8,第一螺栓4与第二工作弹簧9顶部相互连接,且第二工作弹簧9底端固定在角铁条10外侧,并且角铁条10顶部固定有内方管11,并且内方管11与车架1底部内侧贴合,角铁条10底端安装有副万向滑轮12,且角铁条10内侧安装有限位轮13,车架1上固定有和电瓶14和电机15,且电机15输出端与链轮链条组16顶端连接,并且链轮链条组16底端安装在主滑轮17边侧,主滑轮17安装在车架1底部。

本实施例中车架1由钢质中空方管焊接制成,且车架1底端边侧对称焊接有固定套2,且控制管3贯穿固定套2,并且控制管3外侧与固定套2内壁贴合,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控制管3及控制管3上安装的结构可以在固定套2内稳定旋转。

第一工作弹簧6和第二工作弹簧9均关于车架1中心对称分布,且单侧第一工作弹簧6和第二工作弹簧9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并且第一工作弹簧6和第二工作弹簧9与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7连接端均设置有圆环结构,同时圆环结构直径大于第一螺栓4和第二螺栓7直径,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在控制控制管3在旋转时,可以通过第一螺栓4带动第一工作弹簧6和第二工作弹簧9旋转,且第一工作弹簧6和第二工作弹簧9配合,可以对控制管3和的角铁条10位置进行固定。

角铁条10和内方管11为焊接连接,且内方管11与车架1底部的中空方管内壁贴合,并且内方管11顶部宽度大于车架1底部的中空方管底部开口的宽度,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内方管11不会从车架1底部的中空方管中滑脱,并且可以带着角铁条10进行稳定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移。

主滑轮17通过其中心柱状轴上安装的轴承与车架1构成转动机构,且主滑轮17中心柱状轴通过链轮链条组16与电机15输出轴构成链传动结构,并且电瓶14和电机15为电性连接,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主滑轮17可以被电机15带动进行旋转,便于装置整体较为快速的通过具有一定倾角的田埂。

工作原理:图2所示的第一工作弹簧6对控制管3施加拉力,将控制管3拉住保持倾斜状态,第二工作弹簧9将角铁条10拉住,令角铁条10上固定的内方管11稳定的收纳在图3中车架1底部的中空方管内。

使用本装置时,首先将装置整体推至田埂上,随后将图2中的2个控制管3向下压动旋转,控制管3带动第一螺栓4旋转,第一螺母5保证第一工作弹簧6和第二工作弹簧9不滑脱,第一螺栓4带着第一工作弹簧6和第二工作弹簧9旋转,至控制管3旋转至图5所示与角铁条10贴合的状态,在控制管3向下旋转过程中,由于第一螺栓4的位置下降,所以第二工作弹簧9无法对角铁条10进行稳定拉动,角铁条10就带着内方管11下滑,在垂直方向上位置下降,且第一螺栓4旋转远离第二螺栓7,第二工作弹簧9被拉伸,在内方管11下滑时,由于车架1底部的中空方管底部开口的宽度较小,内方管11无法从车架1底部的中空方管中滑脱,由于第一工作弹簧6被拉伸,所以第一工作弹簧6给予控制管3向车架1中心的拉力,令控制管3稳定保持与角铁条10贴合的状态,而角铁条10带着内方管11下降后,第二工作弹簧9与角铁条10连接的一端跟随角铁条10下降,与旋转下降后的第一螺栓4距离增加,第二工作弹簧9就再次起到拉动角铁条10,保证角铁条10的稳定的效果。

这样限位轮13就跟随角铁条10下降至水泥田埂的两侧,一旦车架1歪斜,限位轮13就会与田埂边侧接触,从边侧进行限位,阻止车架1偏离田埂,避免车架1在行进过程中歪斜从田埂上掉落,当遇到上坡时,只需通过电瓶14为电机15供电,电机15通过链轮链条组16给予原本靠人推动的主滑轮17一定的旋转力,辅助操作人员推动,令装置整体可以省力的爬坡,且在正常水平田埂上行进时,启动电机15可以更加省力。

在遇到田埂旁的腰埂时,下落的角铁条10、内方管11和限位轮13由于位于田埂边侧无法通过腰埂,此时将靠近腰埂一侧的控制管3向上旋转复位至图2所示状态,第二工作弹簧9将角铁条10、内方管11和限位轮13向上拉起,高于腰埂顶部,就可以推动装置通过腰埂,通过后再重复之前操作,将控制管3向下旋转,令角铁条10、内方管11和限位轮13下落即可,在将装置整体从田埂上移动至正常地面时,由于田埂比正常地面矮,所以装置前端的副万向滑轮12先接触田埂与地面连接处的斜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