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筒搬运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74703发布日期:2020-07-07 14: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卷筒搬运小车,具有车身和一对侧支架,所述一对侧支架沿第一方向间隔地立设于所述车身且分别具有承载面,该承载面对使片状材料卷绕于卷芯而成的卷筒的从该片状材料的两端伸出的该卷芯的伸出端进行支承而承载该卷筒,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侧支架上分别设置有:

第一止挡件,其相对于所述承载面朝上下方向设置,且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一侧与承载于所述承载面的所述卷筒的卷芯的伸出端的外周面抵接;

第二止挡件,其构成为能够在限制状态和非限制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限制状态下,所述第二止挡件的一部分从所述承载面突出而从所述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与承载于所述承载面的所述卷筒的卷芯的伸出端的外周面抵接,从而将所述卷芯的所述伸出端限制在所述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止挡件之间,在所述非限制状态下,所述一部分没入所述承载面以下而不与所述外周面抵接,从而解除对所述卷芯的所述伸出端的限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止挡件经由支点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侧支架上,

所述第二止挡件构成为通过相对于所述侧支架转动而在所述限制状态与所述非限制状态之间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止挡件具有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支点位于与所述第一止挡件相同的一侧的一端部和位于与所述第一止挡件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

所述第二止挡件的在所述另一端部向上突起的突起部构成所述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起部具有随着从所述一端部侧朝向所述另一端部侧而上倾的倾斜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点在所述一端部及所述另一端部中更靠近所述另一端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侧支架上,分别还设置有将处于所述限制状态的所述第二止挡件相对于所述侧支架锁止的锁止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支架分别具有主梁和副梁,所述主梁在上表面形成有所述承载面,所述副梁隔开间隔地设于所述主梁的上方,

所述第二止挡件安装于所述主梁,

所述锁止机构具有锁止杆和锁止部,所述锁止杆以与所述一端部抵接的方式升降自如地安装于所述副梁,所述锁止部将所述锁止杆下压并锁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止部由铰接夹构成,该铰接夹在输入端设置有输入使用者的操作的握把,且在输出端设置有根据使用者的操作而下压所述锁止杆或者解除对所述锁止杆的下压的推杆。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在各所述侧支架上,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止挡件的所述一部分位于与所述第一止挡件相反的一侧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能够在从所述承载面突出的姿态和不从所述承载面突出的姿态之间切换的第三止挡件。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搬运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筒搬运小车具有:

第一把手,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于所述车身的一端;

第二把手,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设于所述车身的靠近所述第一止挡件及所述第二止挡件的所述一部分中的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端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筒搬运小车具有车身和一对侧支架,一对侧支架沿第一方向间隔地立设于车身且分别具有承载面,该承载面对卷筒的从片状材料的两端伸出的卷芯伸出端进行支承而承载卷筒,在各侧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一止挡件,其相对于承载面朝上下方向设置,且从与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一侧与卷芯伸出端的外周面抵接;第二止挡件,其能够在限制状态和非限制状态之间切换,在限制状态下,第二止挡件的一部分从承载面突出而从第二方向的另一侧与卷芯伸出端的外周面抵接,将卷芯伸出端限制在所述一部分与第一止挡件之间,在非限制状态下,所述一部分没入承载面以下而不与外周面抵接,解除对卷芯伸出端的限制。由此,能够使卷筒的更换作业较为轻松。

技术研发人员:堤清贵;横内正;天野贵一;大泽曜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19.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7.07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