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现如今,人们对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安全意识在不断地加强,在交通领域更是如此,人们在购买车辆时更看重车辆的维护和安全性能。
相关技术中,全地形四轮车的外壳覆盖件通常是由塑料材质制成,在驾驶过程中易损坏,这样增加了车辆的维护成本。而且由于外壳覆盖件的强度和刚性非常脆弱,如果驾乘者在体验驾驶乐趣时发生侧翻后,外壳覆盖件不能对驾乘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可以减少车辆的维护成本,而且对驾乘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发生人生安全事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外壳覆盖件,所述外壳覆盖件覆盖在所述车架的外周;保护杠,所述保护杠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外侧且向外延伸,所述保护杠向外超出同侧所述外壳覆盖件,以保护该侧的所述外壳覆盖件。
由此,通过设置保护杠,可以实现对外壳覆盖件的保护,保护杠可以避免外壳覆盖件与物体发生直接的摩擦和碰撞,如此可以节省维修外壳覆盖件的成本,可以有效地保护外壳覆盖件,而且保护杠的设置可以增加整个车辆的刚度和强度,在驾乘者在体验驾驶乐趣时车辆发生侧翻后,保护杠可以对驾乘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避免发生人生安全事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包括驾驶舱,所述保护杠包括侧保护杠,所述侧保护杠设置于所述驾驶舱的左侧和/或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保护杠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驾驶舱的左侧和/或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包括:底盘、第一前竖梁、侧斜梁、第一中纵梁、第一中竖梁、第一后纵梁和第一连接梁,所述第一前竖梁设置于所述底盘的前端中部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中纵梁设置于所述底盘的侧边缘,所述侧斜梁倾斜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前竖梁和所述第一中纵梁之间,所述第一中竖梁连接在所述第一中纵梁的后端且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后纵梁连接在所述第一中竖梁的上部且向后延伸,所述第一连接梁连接在所述第一中竖梁和所述第一后纵梁之间,所述第一后纵梁位于所述底盘的上方,所述侧保护杠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侧斜梁和所述第一连接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保护杠包括:前倾斜段、中纵段和后倾斜段,所述中纵段连接在所述前倾斜段和所述后倾斜段之间,所述前倾斜段的前端连接在所述侧斜梁上,所述后倾斜段的后端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斜梁和所述第一连接梁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分别还设置有焊接螺母,所述侧保护杠的两端设置为带有安装孔的平板状端部,紧固件穿过所述平板状端部的安装孔与对应的所述焊接螺母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包括驾驶舱和动力舱,所述动力舱设置于所述驾驶舱的后方,所述保护杠包括:后保护杠,所述后保护杠设置于所述动力舱的后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保护杠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动力舱后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包括:两个第一后纵梁、两个第一后竖梁、两个第二后纵梁和两个第二连接梁,在每一侧,所述第一后纵梁位于所述第二后纵梁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后竖梁连接在所述第一后纵梁和所述第二后纵梁之间,所述第二连接梁倾斜地连接在所述第一后竖梁和所述第一后纵梁之间;所述后保护杠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保护杠包括:两个侧曲线段和后横段,所述后横段连接在两个所述侧曲线段之间,两个所述侧曲线段位于两个所述第一后竖梁的外侧且前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梁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地形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地形车的仰视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全地形车的侧视图;
图5是图4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
200:全地形车;10:第一前竖梁;20:侧斜梁;30:第一中纵梁;40:侧保护杠;41:前倾斜段;42:中纵段;43:后倾斜段;50:第一中竖梁;60:第一连接梁;61:焊接螺母;62:第一安装支架;63:紧固件;70:第二后纵梁;80:第一后纵梁;90:第二连接梁;91:第二安装支架;100:后保护杠;101:侧曲线段;102:后横段;110:驾驶舱;120:动力舱;130:车架;131:外壳覆盖件;140:保护杠;150:第一后竖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200,全地形车200包括:车架130、外壳覆盖件131和保护杠140,外壳覆盖件131和保护杠140均设置在车架130上。
如图1所示,车架130由多个不同形状的管状物搭建而成,每个管状物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多个管状物搭建成的车架130为全地形车200的大致形状。车架130的管状物与管状物之间形成有许多空间,空间内可以放置一些全地形车200必要的部件。多个管状物搭建成的车架130可以保护车架130内的部件和驾乘者,确保全地形车200的安全性能,增加全地形车200安全行驶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外壳覆盖件131覆盖在车架130的外周,通过将外壳覆盖件131布置在车架130的外周,可以有效地遮住车架130的一部分空间,例如发动机所在的空间,可以使布置在这些空间内的部件直接暴露在外界中,避免阳光或雨水等物质直接照射或者滴落在这些部件上而导致这些部件损坏,从而可以延长全地形车200的使用寿命,而且,外壳覆盖件131覆盖在车架130上可以起着装饰的作用,使全地形车200的外观更加美观。
如图4所示,保护杠140设置于车架130的外侧,而且保护杠140向外延伸,保护杠140向外超出同侧的外壳覆盖件131,以保护该侧的外壳覆盖件131。通过将保护杠140设置在车架130的外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整个车辆侧面的外壳覆盖件131,从而可以避免外壳覆盖件131的损坏,可以降低整车的维护成本,而且保护杠140可以增加整车的刚度和强度,在车辆发生侧翻时,可以保护驾乘人员的人生安全,而且保护杠140与车架130的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在不拆或拆及少外壳覆盖件131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更换。保护杠140的设置可以加强全地形车200的安全性能,确保全地形车200行驶的可靠性。
由此,通过设置保护杠140,可以有效保护外壳覆盖件131,可以降低全地形车200的维修成本,而且保护杠140还可以提高全地形车200的刚度,可以有效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可以提高全地形车200的安全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车架130包括驾驶舱110,保护杠140包括侧保护杠40,侧保护杠40设置于驾驶舱110的左侧和/或右侧。也就是说,侧保护杠40可以仅设置在驾驶舱110的单侧,也可以同时设置在驾驶舱110的两侧。驾驶舱110设置在车架130的中部,保护杠140设置在驾驶舱110的两侧,从而可以有效保护驾驶舱110两侧的外壳覆盖件131,而且可以有效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例如,在全地形车200发生侧翻时,保护杠140为第一个着地的部件,整个全地形车200受到保护杠140的支撑后,全地形车200会重新摆正车身,而且位于驾驶舱110内的驾驶员和乘客也不会受伤。保护杠140可以降低车辆翻车的概率,又可以使得驾驶员和乘客免受伤害,因此,保护杠140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侧保护杠40可拆卸地安装在驾驶舱110的左侧和/或右侧。全地形车200在路面上行驶时,侧保护杠40不可避免地会与物体或者地面摩擦和碰撞,因此,侧保护杠40每间隔一段时间便需要维修或者更换,如此,当侧保护杠40需要维修和更换时,用户或者维修人员可以直接拆卸下来侧保护杠40进行更换,而无需变动其它部件,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维修时间,可以降低维修难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车架130包括:底盘、第一前竖梁10、侧斜梁20、第一中纵梁30、第一中竖梁50、第一后纵梁80和第一连接梁60,第一前竖梁10设置于底盘的前端中部且向上延伸,第一中纵梁30设置于底盘的侧边缘,侧斜梁20倾斜地连接在第一前竖梁10和第一中纵梁30之间,第一中竖梁50连接在第一中纵梁30的后端且向上延伸,第一后纵梁80连接在第一中竖梁50的上部且向后延伸,第一连接梁60连接在第一中竖梁50和第一后纵梁80之间,第一后纵梁80位于底盘的上方,侧保护杠40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安装在侧斜梁20和第一连接梁60上。
由此,侧保护杠40大体从前下方朝向后上方延伸,如此设置的侧保护杠40位置布置合理,可以有效地保护该侧的外壳覆盖件131,而且在全地形车200发生侧翻时,如此设置的侧保护杠40可以更加有力地支撑全地形车200,可以有效地降低全地形车200的整体侧翻可能性,可以更好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
具体地,如图1所示,侧保护杠40包括:前倾斜段41、中纵段42和后倾斜段43,中纵段42连接在前倾斜段41和后倾斜段43之间,前倾斜段41的前端连接在侧斜梁20上,后倾斜段43的后端连接在第一连接梁60上。如此设计的侧保护杠40连接位置合理,可以在该侧的外壳覆盖件131外侧进行有效保护。
如图1、图3和图6所示,侧斜梁20和第一连接梁60上均设置有第一安装支架62,第一安装支架62分别还设置有焊接螺母61,侧保护杠40的两端设置为带有安装孔的平板状端部,紧固件63穿过平板状端部的安装孔与对应的焊接螺母61固定连接。利用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的配合,可以使侧保护杠40稳固地连接在车架130上,而且在需要将侧保护杠40拆拆卸下来的时候,例如侧保护杠40需要维修时,可以将紧固件63取下,之后便可以将侧保护杠40取下,从而可以节省维修时间。
具体地,如图5所示,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加固第一连接梁60和侧保护杠40之间的连接,多个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在其中一个紧固件63和螺母损坏时确保侧保护杠40与车架130仍然连接在一起,多个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加强侧保护杠40的稳固性,增加行驶过程中车辆的可靠性。可选地,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各设置为两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车架130包括驾驶舱110和动力舱120,动力舱120设置于驾驶舱110的后方,保护杠140包括:后保护杠100,后保护杠100设置于动力舱120的后部。动力舱120内设置的是可以为车辆提供动力多的部件,例如发动机。后保护杠100设置在动力舱120的后部,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覆盖在动力舱120外周的外壳覆盖件131,从而可以降低整车的维护成本,而且可以增加整车的刚度和强度,而且后保护杠100与车架130的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在不拆或拆及少外壳覆盖件131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更换。
可选地,如图1和图4所示,后保护杠100可拆卸地安装在动力舱120后上部。后保护杠100设置在车架130的后方,在全地形车200发生后翻时,后保护杠100为第一个着地的部件,整个全地形车200受到后保护杠100的支撑后,全地形车200会重新摆正车身,而且位于驾驶舱110内的驾乘者也不会受伤,而且后保护杠100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设置在动力舱120内的贵重部件,因此,后保护杠100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可选地,如图1所示,车架130包括:两个第一后纵梁80、两个第一后竖梁150、两个第二后纵梁70和两个第二连接梁90,在每一侧,第一后纵梁80位于第二后纵梁70的正上方,第一后竖梁150连接在第一后纵梁80和第二后纵梁70之间,第二连接梁90倾斜地连接在第一后竖梁150和所第一后纵梁80之间;后保护杠100的两端可拆卸地安装在两个第二连接梁90上。数量设置为两个的第一后纵梁80、第一后竖梁150、第二后纵梁70和第二连接梁90对称地布置在车架130上,如此设计可以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的平衡性能。通过合理的设置后保护杠100的安装位置,可以提高后保护杠100的可靠性,也可以使得后保护杠100更好地保护全地形车200。
如图1所示,后保护杠100包括:两个侧曲线段101和后横段102,后横段102连接在两个侧曲线段101之间,两个侧曲线段101位于两个第一后竖梁150的外侧,而且两个侧曲线段101的前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二连接梁90上,后保护杠100位于第一后纵梁80和第二后纵梁70之间。如此设计的后保护杠100使后保护杠100安装在车架130上后可以延伸出来,从而可以更有利于保护杠140对车辆的保护。
其中,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梁90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支架91,第二安装支架91分别还设置有焊接螺母61,后保护杠100的两端设置为带有安装孔的平板状端部,紧固件63穿过平板状端部的安装孔与对应的焊接螺母61固定连接。利用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的配合可以使后保护杠100稳固地连接在车架130上,而且在需要将后保护杠100拆拆卸下来的时候,例如在后保护杠100需要维修时,用户或者维修人员可以将紧固件63取下,之后便可以将后保护杠100取下,从而可以节省维修时间。
具体地,如图6所示,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加固后保护杠100和第二连接梁90之间的连接,多个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在其中一个紧固件63和焊接螺母61损坏时确保后保护杠100与车架130仍然连接在一起,多个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加强后保护杠100的稳固性,增加行驶过程中车辆的可靠性。可选地,焊接螺母61和紧固件63可以各设置为两个。
可选地,保护杠140为一体成型的空心管,空心的保护杠140的两端更容易加工成平板状,如此,紧固件63可以穿过设置有安装孔的保护杠140的两端将保护杠140与车架130连接在一起。而且,空心的保护杠140重量轻,结构强度较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